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女,37岁,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于L2,3间隙以17 G硬膜外针穿刺,突破感明显、负压试验阳性、注气无阻力,确认进入硬膜外腔。以25 G腰麻针经硬膜外针穿过硬脊膜,见脑脊液流出后45 s内注入 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 ml,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5 min后测麻醉平面达T6,手术历时45 min。术  相似文献   

2.
腰-硬联合阻滞穿刺中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腰 硬联合阻滞法无疑提高了椎管内阻滞效果 ,但在操作过程中常被硬膜外腔到位后脊穿无脑脊液流出的问题所困扰 ,有时不得不放弃联合麻醉 ,只行硬膜外阻滞。现将我院近年来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选择下腹、下肢手术及无痛分娩针套针腰 硬联合穿刺病人 2 12 0例 ,其中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0岁,体重55 kg,身高156 cm,ASA Ⅱ级,术前诊断:子宫肌瘤.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既往X线片示腰椎间隙变窄.患者取左侧卧位,穿刺前触摸腰棘突间隙较窄,故选用侧入法,经L2~3间隙应用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包行硬膜外穿刺,进针后针尖所到之处均为骨质感,使患者进一步弯腰低头抱膝后,针尖划过骨质进入硬膜外腔,进针阻力较大,进针深度5 cm.用25G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0.5%罗哌卡因2 ml(重比蕈液)蛛网膜下腔注射.  相似文献   

4.
腰-硬联合麻醉致脊髓栓系病人截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出现,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广泛应用于临床。新型腰麻穿刺针因从硬膜外腔穿刺套针中植入,故设计非常精细,穿刺后在硬膜上留下的微小创口几乎没有脑脊液外渗,避免了传统腰穿针腰麻后因脑脊液外渗造成低颅压所引起头痛的并发症。但我们在近几年的使用中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6岁.因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全切术.ASA Ⅰ级,麻醉选择腰-硬联合麻醉(CSEA).入室后常规ECG、BP、HR、SpO2监测,建立静脉通路,输注胶体液500 ml.采用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包(BD公司,中国苏州),常规根据体表触摸定位选择L2~3穿刺.硬膜外穿刺顺利,回抽无脑脊液.置入腰穿针时,患者右下肢出现明显一过性触电样异感,立即停止进针,脑脊液回流通畅,45 s内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3 ml.拔出腰穿针,硬膜外置管通畅无异感,腰麻平面满意,硬膜外未给药,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3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前血压120/80mmHg,心肺及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既往无头痛史。于腰_(1-2)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在转针斜面时刺破硬脊膜,见脑脊液滴出。立即拔出穿刺针,于胸_(12)腰_1重新穿刺成功,置入导管,证实在硬脊膜外腔,给1.6%利多卡因5ml,观察10分钟,无腰麻现象。又给1.6%利多卡因5ml,10分钟后麻醉平面为胸_(9-12)。  相似文献   

7.
例1女,67岁,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右侧卧位,L2~3间隙硬膜外穿刺顺利,继以针中针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向头端注入1%罗哌卡因2ml加10%葡萄糖1ml混合液。向头端置硬膜外导管3cm,穿刺置管顺利。平卧位后,调整平面至T6,[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产妇,25岁,ASAⅠ级,孕38+6周,疤痕子宫,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宫外孕手术及剖宫产术史。入室后心电监测,T 36.7℃,BP 125/77mm Hg,HR90次/分,RR 22次/分。开放静脉,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置入腰麻针,脑脊液回流通畅,于蛛网膜下腔以5s/ml的速度推入0.5%的布比卡因1.8ml,退出腰麻针,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cm,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平卧后予2%利多卡因3ml硬膜外试验量,10min测阻滞平面为S5~T6。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术中的效果,并与硬膜外麻醉作比较。方法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CSEA组)。硬膜外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EA组),两组作效果比较研究。CSEA组的麻醉方法是:患者左侧卧位,选择L2~3或L3~4间隙,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G25腰椎穿刺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达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1∶1混合液2.5ml,向硬膜外头端置管3~4cm,患者平卧,若10min后麻醉平面低于T8,再向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3~5ml。在100例施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例中,经L1~2或L2~3穿刺,头端置管,用2%利多卡因1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后,分次注入。结果两组比较;CSEA组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作用完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表1。麻醉效果比较;CSEA组麻醉效果比EA组好,但术中低血压亦高于EA组。结论CSEA组的优点是: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无内脏牵拉痛、用药少、可任意延长手术时间和术后镇痛,可以推广应用。其缺点是术中可产生低血压、呕吐和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10.
应用葡萄糖试纸鉴别硬脊膜外腔穿刺返流液是否为脑脊液吴雪媛*金国光*魏强*硬脊膜外腔穿刺时若不慎穿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即有脑脊液返流出。如未能及时发现而盲目注入局麻药,有造成全脊髓麻醉的危险,故在注药前必须明确鉴定返流液是否为脑脊液。根据正常人脑脊...  相似文献   

11.
正椎管内麻醉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具有节段性镇痛,减少局麻药使用剂量,延长局麻药物作用时间的特点,是常用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方式。但椎管内应用芬太尼后瘙痒的发生率极高,为57%[~100%1,2],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阻滞穿刺过程中如有脑脊液流出,可认为已刺破硬膜到达蛛网膜下腔。但在刺破后的近期再作穿刺,又有脑脊液流出,则不一定是再刺破。兹报告两例。例一:女,44岁,因左输尿管结石拟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硬膜外阻滞取T11~12椎间隙。穿刺中病人有左下肢电击感并见脑脊液从针管内不断流出,证明已穿破硬脊膜,为安全起见暂停手术。术后病人头  相似文献   

13.
侯典勤 《中国麻醉与镇痛》2004,6(2):126-126,140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技术已得到临床普遍开展,一般需采用市场供应的专用穿刺器械包,采用“针内针”法,先后施行腰麻注药(SA)和硬膜外腔置管备用(EA)、注药。本文作者身处基层医院,深感市售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的价格较为昂贵且还存在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的潜在顾虑。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7岁,167 cm,67 kg,孕39+3周.患者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于17:0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注复方乳酸钠5 ml.kg-1.h-1,监测BP、HR、ECG、SpO2.术中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2~3 L/min.选择L3~4间隙以一点法穿刺,腰麻穿刺成功后,抽取0.75%布比卡因2 ml以脑脊液稀释至3 ml于蛛网膜下腔缓慢推注2.0 ml,迅速硬膜外腔置管后摆为平卧位,测得腰麻平面达T12,硬膜外腔分3次共注入1.735%碳酸利多卡因(湖北清大康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 ml,阻滞完善,平面达T6后开始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妊娠后期腰椎管硬脊膜囊是否被挤压及其程度.方法 采用超声横切扫描于L_(3~4)或L_(2~3)椎间隙,分组测定不同妊娠时期侧卧位时硬脊膜囊前后缘之间的超声距离(UD).结果 后期妊娠组硬脊膜囊前后缘的UD较中期妊娠组、早期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明显缩短约2~3mm(P<0.05).结论 妊娠后期腹压增高等因素对硬脊膜囊产生挤压作用,蛛网膜下腔变窄,脑脊液容积减少而压力可能升高,后硬脊膜外腔相对增宽,可能对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时腰穿针的穿刺成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laeaclache,PDPH)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常见的并发症,产妇由于围产期女性雌激素含量变化、妊娠期间脑脊液的密度较低和分娩后硬脊膜外腔压力的降低等因素,加速椎管内麻醉时硬脊膜穿刺后腩脊液的渗漏,成为PDPH的高发群体~([1]).  相似文献   

17.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临床应用使少,其原因多为麻醉平面不易控制,特别在采用一根穿刺针在同一棘突间隙一次完成CSE情况下,容易使硬膜外导管经过硬膜上的腰麻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师美美等人曾用勺状背部打孔针与细腰穿针配套使用,一次性完成CSE操作。我院参考有关文献,使用另一种针内针法CSE技术,可避免导管经硬膜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3岁,因左下肢闭塞性脉管炎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大腿下1/3截肢术。术前一般情况可,BP 102/70mmHg,P80bpm,心肺、血尿常规正常。于L3~4间隙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将穿刺针退至硬膜外腔,反复回吸无脑脊液流出,向头端  相似文献   

19.
腰-硬联合镇痛致术后下肢麻醉恢复延迟三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女,24岁。在联合腰麻(CSEA)下行剖宫产术。左侧卧位,于L3~4椎间隙直入法用18号针顺利做好硬膜外腔穿刺。针内针法用25号针行蛛网膜下隙穿刺,顺利获得清亮脑脊液。缓慢向骶端注入1:1:1的局麻药混合液(1%丁卡因1ml,10%葡萄糖1ml,3%麻黄碱1m1)3ml。退出针内针,向头端硬膜外腔置入导管3cm备用。改平卧位后,调整麻醉平面至T9以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硬膜外血液补丁( EBP)预防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CSEA)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E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产妇采用25G/18G腰-硬联合穿刺针行CSEA.手术结束后E组自硬膜外导管注入自体静脉血7.5 ml后拔出,C组患者直接拔除硬膜外导管.记录术后1~5 d硬脊膜穿刺后头痛( PDPH)的发生率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 E组PDPH的发生为4例(2.7%),略低于C组的11例(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均未发生硬膜外脓肿、蛛网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EBP不能有效预防剖宫产CSEA后头痛,无预防性应用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