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提取物的抗炎保肝作用。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耳肿胀度为指标,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的抗炎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以小鼠血清中ALT、AST、MDA含量为指标,比较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的保肝作用。结果: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均具有良好的抗炎保肝作用,以二者高剂量给药时,苣荬菜抗炎、保肝的作用要优于中华苦荬菜(P0.05)。结论: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提取物均可以有效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也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说明二者具有良好的保肝、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腺苷、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中华苦荬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保,抗烟碱,抗氧化,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为了合理利用药用资源,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华苦荬菜,本文对近些年中华苦荬菜炮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别名山苦菜、小苦菜,属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富含维生素C,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全草入药,性寒味苦,在我国山东、河南、新疆等省区作“败酱草”药用,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华苦荬菜具有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烟碱、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作用。为了深入研究中华苦荬菜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本实验对中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3-methoxy-4-hydroxybenzaldehyde,)、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3,5-dimethoxy-4-hyd…  相似文献   

4.
中华苦荬菜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华苦荬菜的生境条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华苦荬莱自然分布区,测定土壤质地和pH值,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中华苦荬菜自然分布区以砂质土壤为主,pH值在7.5-8.5之间。结论:中华苦荬菜自然分布区土壤贫瘠,以砂质土壤为主,偏碱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中华苦荬菜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200 mm×4.6mm,5μm),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建立了中华苦荬菜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8个共有峰,各中华苦荬菜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中华苦荬菜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样品中总黄酮在浓度10.05~50.2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25 X+0.0088,R2=0.9993。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9.91%,RSD为0.58%。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抱茎苦荬菜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苦荬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其药理活性越来越得到重视。查阅近10年苦荬菜属植物的国内外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苦荬菜属植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苦荬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其药理活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查阅近10 年苦荬菜属植 物的国内外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苦荬菜属植物提供参考和 依据。  相似文献   

9.
抱茎苦荬菜具有清热解毒、排毒、止痛之功效。近年来,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共分离得到100多个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甾醇类等化合物。抱茎苦荬菜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抗病毒方面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研究小苦苣菜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类型。方法:采用系统预实验对小苦苣菜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结果:小苦苣菜中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皂苷、鞣质、有机酸、黄酮、蒽醌、酚、内酯、香豆素、甾体化合物、萜类、生物碱和挥发油等。结论:实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小苦苣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苦苣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苦苣黄酮对羟自由基(· OH)清除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组织及肝线粒体、微粒体中丙二醛( MDA)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线粒体膨胀程度及黄酮对脱氧核糖-铁体系产生的· OH以及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结果苦苣黄酮能有效清除· OH,并能显著抑制肝组织MDA的产生以及红细胞氧化溶血,并且随着莴苣黄酮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加大,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苦苣黄酮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雀儿舌头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雀儿舌头叶、秆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在水解条件下测定叶、秆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和结论:雀儿舌头叶、秆中均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雀儿舌头秆中的氨基酸含量高于叶中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骆驼蓬属植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骆驼蓬属植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蔡振利,刘志斌,段金廒,周荣汉,赵守训(宁夏药品检验所,银川750004;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分类学研究室,植物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09)关键词骆驼蓬属;蒺藜科;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蒺藜科(Zygophyll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取、鉴定野生马齿苋脂肪酸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研究马齿苋脂肪酸的生物活性成份。方法对马齿苋鲜品全草(茎、叶及种子)脂肪油进行提取,经皂化-甲酯化处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鉴定分析马齿苋脂肪酸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结果结果显示,马齿苋脂肪酸气质谱解析出16种成分,含亚油酸(22.57%)、ω-3脂肪酸(ω-3FA)—α-亚麻酸(α-LNA)(1.35%)、油酸(1.27%)、14-十八烯酸(24.37%)等不饱和脂肪酸共计49.57%。结论研究表明,马齿苋脂肪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有效成分亚油酸、ω-3脂肪酸(ω-3FA)—α-亚麻酸(α-LNA)、油酸比较丰富,马齿苋作为一种新型的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绿色食品,在药品、食品、保健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齿果酸模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齿果酸模全草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齿果酸模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齿果酸模中分离鉴定了13个脂肪酸成分、2个甾类成分和1个植醇,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6.03%。结论: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是齿果酸模的主要脂肪酸,也是其发挥药效的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独角莲种子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独角莲种子进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 GC- MS)和日立 835 - 5 0型氨基酸分析仪。结果 :从独角莲种子中分离出 4种脂肪酸和 1 6种氨基酸。结论 :独角莲种子中含 2种不饱和脂肪酸和 7种必需氨基酸 ,并分别以亚油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取鉴定紫丁香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丁香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紫丁香中分离鉴定了13个脂肪酸成分和1个甾类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79.5%。主要为亚油酸(36.41%)、油酸(15.93%)、棕榈酸(7.07%)、硬脂酸(5.16%)、花生酸(2.15%)和(3β,5α,24S)-豆甾-7-烯-3-醇(9.93%)。结论:紫丁香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亚油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两面针4个部位(根、茎、叶、地上部分)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为两面针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参考。【方法】观察两面针根、茎、叶、地上部分对盐酸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两面针叶对消炎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两面针根、茎、叶、地上部分均可减轻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30 g.kg-1.d-1剂量两面针叶可减轻消炎痛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结论】两面针根、茎、叶及地上部分均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测定独角莲雄蕊、雌蕊、花瓣、果肉和种子中氨基酸含量 ,并观察不同生长期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结果 :从雄蕊、花瓣、果肉中检出 1 6种氨基酸 ,从雌蕊、种子中检出 1 5种氨基酸 ;5个地上部位都以谷氨酸含量最高 ;从独角莲叶中检出 1 6种氨基酸 ;不同生长期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 1 .0 98%( 8月 1 0日 )、1 2 .665 %( 9月 1 0日 )、1 4.5 0 6%( 1 0月 1 2日 )。结论 :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丰富 ,独角莲叶中氨基酸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槐花、槐米和槐叶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槐花、槐米和槐叶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槐花、槐米和槐叶中的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槐花中分离鉴定了22个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86.73%,从槐米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55.74%,从槐叶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学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66.5%。结论:有7种化合物:硬脂酸、肉豆蔻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山嵛酸和植醇是槐花、槐米和槐叶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