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燕  张侃  张荣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8):1301-1302
我院CT增强扫描现为临床常用诊治方法,现回顾分析120例CT增强扫描资料,总结其应用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260例患者行螺旋增强扫描,通过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CT检查中,为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密度的差别,明确诊断,常使用造影剂作增强检查;以显示普通CT检查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变。如:根据增强的时间、程序、形式判断病变的性质,做出鉴别诊断等。由于增强扫描的效果与给药方式及药量有直接关系,且给药的特点是剂量大,浓度高、注射速度快,所以,许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因此,作好C乖强扫描过程中的护理,对于能否使CT增强检查顺利进行并达到明确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1996年2月至1998年6月,我院共进行CT增强扫描551例,出现过敏反应者28例,占5.1%,其中轻度反应…  相似文献   

4.
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增强扫描是提高CT诊断率的重要手段。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的使用又必不可少且具有过敏反应的风险,特别是离子型造影剂。因此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1268例患者的离子型造影剂CT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体会,主要讨论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606-5607
CT增强扫描是在平扫的基础上,为明确诊断或对病灶进行术前分期,发现平扫时漏检病灶,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病灶的检出率、显示和鉴别诊断血管与非血管病变的有效途径。但增强扫描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增强患者在扫描中的心理反应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分析CT增强患者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护理问题.结果 为CT增强患者能顺利完成扫描奠定基础.结论 密切的护理观察是提高CT增强扫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CT增强扫描是肝脏检查的常规技术,但对婴儿实施该项操作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由于婴儿无认知能力,血管细脆,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不但不会主动配合,甚至还会哭闹不停、反抗等,给操作带来极大不便。我院于2005年1—12月成功地为3例婴儿进行了CT增强扫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CT增强扫描是肝脏检查的常规技术,但对婴儿实施该项操作仍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由于婴儿无认知能力,血管细脆,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不但不会主动配合,甚至还会哭闹不停、反抗等,给操作带来极大不便.  相似文献   

9.
马秀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52-2452
目的 探讨小儿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护理临床实践,分别从增强扫描前、中、后护理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密切观察患儿的体征变化,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小儿CT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结论 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儿是一群特殊的护理对象.护士要采取特殊性、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与患儿、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和沟通工作,融入到他们当中去,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唐瑜  胡家梅  曹慧勤  孙惠敏 《全科护理》2012,10(23):2167-2168
CT图像是一种二维图像,通过调节CT的窗技术即可得到层次分明而清晰的图像[1]。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给予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常用的造影剂有两种:水溶性离子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随着CT增强扫描在影像诊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CT增强扫描由于能提高病变检出率,确定病变性质、范围及其供血情况,已成为CT检查中不可缺少部分。但在增强过程中高龄患者由于各重要脏器功能下降,各种基础疾病增多,视力、听力下降,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因此,对高龄患者在增强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尤为重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CT增强扫描检查2 457例,其中70~100岁高龄患者共636例,占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方法:对1159例CT增强扫描患者中出现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副反应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有轻、中度不良反应者79例,重度反应1例,无1例死亡。结论:虽然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应用大大减少CT增强扫描时副反应的发生,检查前严格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对症处理,密切配合医生,确保检查安全顺利的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640例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病历资料。结果2640例均完成检查。全身有轻微热感1980例,无需处理;轻中度过敏反应5例,对症处理后好转;穿刺部位局部渗漏者26例;静脉炎10例;无渗漏致局部皮肤坏死和空气栓塞等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禁忌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保证了螺旋CT增强扫描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十六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在2004~2008年做CT增强扫描6000余例.在增强扫描中,通过加强护理,减少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顺立安全接受CT增强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678例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肠道准备、屏气训练、专业宣教、心理护理、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检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图像。结论:腹部CT增强扫描的护理配合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减少了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图像质量,为腹部疾病的影像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CT增强扫描17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2009年成功地为17例婴儿进行了CT增强扫描,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15 d~1岁.1.2 造影方法本院运用GE双螺旋CT机,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注射液(300 mg/ml).将患儿安置于检查床上,取仰卧位,进行定位像扫描,范围在肝上缘和肝下或病灶下缘之间,时间约10 s;然后进行肝区平扫约10 s后,开始由静脉内缓慢推注造影剂,使用剂量以1.5~2.0 ml/kg计算[1].  相似文献   

17.
陈桂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25-4226
目的总结小儿行CT增强扫描所实施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62例小儿行CT增强扫描前、扫描中、扫描后护理。结果扫描成功261例,失败1例。结论对实施了系统护理干预的CT增强检查患儿可确保一次顺利圆满的完成检查,有效获取高质量的CT图像,为临床提供可靠地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CT增强扫描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患儿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造影剂护理等.结果:本组病例中28例增强扫描效果佳,3例效果一般,1例效果差;轻度不良反应2例,无中度及重度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CT增强扫描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是确保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09年成功地为17例婴儿进行了CT增强扫描,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15d~1岁。  相似文献   

20.
黄艳 《家庭护士》2009,7(16):1453-1454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增强扫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它在疾病的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高压注射器已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注射法,运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具有高自动化、高精确度等优势,能快捷将碘造影剂注射到动脉、静脉中,分布于各血管,利用造影剂对血管、器官及病变区域的强化提供更多信息,给予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