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0):937-938,.94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常规分次与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87例适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次和低分割组.常规分次组44例,采用每日1次,每周5次,每次5~7 Gy,总剂量36~60 Gy;低分割组43例,隔日1次,每周3次,单次剂量和总剂量同常规分次组.两组中心型肺癌,纵隔有淋巴结转移者合并常规纵隔野外照射,剂量40~46 Gy.结果:1,2和3 a局部控制率,常规分次组分别为84.1%,65.9%和52.3%;低分割组分别为79.1%,51.2%和27.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64,P=0.035).1,2和3 a生存率,常规分次组分别为77.3%,59.1%和36.4%;低分割组分别为60.5%,46.5%和18.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0,P=0.041).1,2级放射性食管炎,常规分次组20例;低分割组1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1,P=0.45).1,2级放射性肺炎,常规分次组10例,低分割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8,P=0.46).结论:常规分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疗效而不增加放射损伤的方法。方法1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62例行大分割适形放疗,6~8 Gy/次,隔日1次,总剂量48~64 Gy,共6~8次,总疗程2~3周;73例行常规分割放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70 Gy,共30~35次,总疗程6~7周。对比观察治疗后1、2年肺内局部病灶控制率、生存率以及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结果放疗后3个月,常规分割放疗组和大分割适形放疗组病灶完全消失率分别为44.9%和77.8%,有效率分别为94.4%和100%,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2.5%和77.8%(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30.1%和48.6%(P<0.01),两组局部病灶控制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放射性肺、食道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适形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  相似文献   

4.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radiation complications of late course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NSCL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n=42) receiving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at the total dose of 66 to 70 Gy in 33 to 35 fractions completed in 6 to 7 weeks and group B (n=44) with late course 3DCRT at the dose of 24-30 Gy in 6 fractions (400-500 cGy per fraction every other day) after 40 Gy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completed in 5 to 6 weeks. RESULTS: The efficacy rate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55.0% and 82.9%, and 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s were 7.5% and 31.7% respectively,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1- and 2-year survival rates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B were 62.5% vs 78.0%, and 40.0% vs 53.7% respectively,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in groups A and B were 11.4 months and 19.8 months respectively. The major radiation complications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were grade I to II acute radiation esophagitis and hematopoietic toxicity. The later stage radiation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grade I to II radiation lung fibrosis, occurring at a similar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Late course 3DCRT produce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s than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NSCLC.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8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42例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总剂量66~70Gy/33~35次,6~7周完成;B组44例常规放疗40Gy后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4~30Gy/6次,每次400~500cGy,隔日1次,5~6周完成。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0%和82.9%,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和31.7%(P<0.05);两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2.5%vs78.0%和40.0%vs53.7%(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4和19.8个月;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食道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两组接近。结论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4年1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常规放疗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2、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结幂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和54.3%,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1.7%和8.7%(P<0.05),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3%、47.8%和29.0%,以及58.7%、34.8%和24.8%.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个月和16个月.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三维适彤放疗110例未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放疗前行99mTc—MIBI肺显像。应用70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物理参数及99mTc—MIBI肺显像指标与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放疗后完全缓解29.0%(32/110),部分缓解58.2%(64/110),全组患者有效率87.3%(96/110)。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卡氏评分、血红蛋白水平、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放疗时间、放疗增敏情况及ER和DR(P〈O.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红蛋白、肿瘤大小、放疗时间、放疗增敏及DR为影响3D—CRT近期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3D—CRT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血红蛋白、肿瘤大小、放疗时间、放疗增敏及DR为影响3D—CRT近期疗效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36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每次3~6Gy,每周4、5次,总剂量48~60Gy。结果 近期疗效:CR:11例(30.6%),PR:19例(52.8%),NC:5例(13.9%),PD1例(2.8%),RR30例(83.3%)。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9.4%、44.4%和38.9%。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系统对比研究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治疗的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方法对32例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模拟定位及CT模拟定位;为每例患者设计3套治疗计划。计划1为CT模拟定位下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计划2为虚拟综合治疗计划(VCTP):即先常规后程适形治疗计划;计划3为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治疗计划。均给予常规分割,处方剂量60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3种计划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3种治疗计划在靶区剂量上,VCTP的剂量高于3DCRT,3DCRT比CTP剂量高。部分数据差异有显著性。而3DCRT和VCTP计划基本能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在正常组织受量上,3DCRT优于VCTP和CTP。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能够在减少肺照射剂量同时给予肿瘤靶区更多的剂量照射,进而有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7—2010年我院收治的术前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49例作为观察组,直接手术病人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04,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21、4.200,P<0.05)。结论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可以显著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及病人1、3年生存率,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周剂量内皮抑素改善乏氧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Ⅰ-Ⅲ期)且乏氧阳性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25例)和单放组(25例)。2组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靶区为原发灶及转移的淋巴结,不做预防性照射,总剂量DT 60Gy/30次,共6周。联合组在放疗开始的1周内连续静脉滴注内皮抑素15mg/d,与放疗同步进行,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50例乏氧阳性的患者中,联合组总有效率(CR+PR)为80.0%,单放组为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P<0.01);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9±8.4)%和(68.1±7.8)%,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6±7.2)%和(43.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1.1±0.97)个月、(16.5±0.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7.2)%和 (76.6±9.3)%,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3±2.4)%和(37.6±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剂量内皮抑素改善乏氧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1、2年总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卡铂周方案同步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9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同步A、B组及序贯组,分别为33、29、32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Gy/次,总剂量70?Gy。同步A组采用紫杉醇50?mg/m2+卡铂AUC1.5,给药时点1、8、15、29、36、43?d。同步B组方法同A组,但紫杉醇为40?mg/m2。序贯组采用紫杉醇150?mg/m2卡铂AUC5,21?d为1周期,放疗前使用2个周期。结果同步A、B组、序贯组的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分别为81.8%、79.3%、56.2%。序贯组与同步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8、17.6、15.6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0%、41.0%;72.0%、39.0%;69.0%、35.0%,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Ⅱ、Ⅲ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Ⅱ、Ⅲ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Ⅱ、Ⅲ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60.6%、24.2%、42.4%; 58.6%、24.1%、44.8%; 40.6%、21.9%、18.8%。结论紫杉醇加卡铂周方案联合同步放疗,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也有提高的趋势,但毒副反应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111例非小细胞肺癌、103例肺部良性疾病、97例正常人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组织多肽抗原(TPA)、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A125、CYFRA21-1、SCC、T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P<0.01);四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其测定水平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B(PTP1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000年6月至2006年10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手术切除的经常规病理证实的63例NSCLC肺癌组织和9例肺炎组织中PTP1B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PTP1B在肺炎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0.8%(32/63),显著高于肺炎组(x2=8.229,P=0.004);PTP1B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化疗与否无明显相关,而与pTNM分期显著相关(X2=6.426,P=0.040).Kaplan-Meire生存分析显示,PTP1B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相关(Log-rank,P=0.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TP1B的表达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HR=2.050,P=0.044),pTNM分期也是影响NSCLC独立预后因素(HR =3.631,P=0.000).结论 PTP1B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PTP1B及pTNM分期是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B_7-H_4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B7家族成员B7-H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7-H4分子在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7-H4可表达于肺癌细胞的胞膜、胞浆内或二者均有表达。鳞癌和腺癌患者B7-H4阳性表达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B7-H4的阳性表达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7-H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分子分期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术中将每枚淋巴结平均分成两半,一半淋巴结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另一半淋巴结,按区域混合,用于RT-PCR。如果一枚淋巴结HE染色证实有显性转移,该患者同一区域的其他淋巴结不再接受RT-PCR。结果(1)25例肺癌患者中共195枚淋巴结接受了HE染色检查,9例共30枚淋巴结中发现有显性转移,无一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2)39组HE染色阴性的区域淋巴结混合组织中,11组RT-PCR呈阳性。(3)16例常规病理PN现了0期患者中,6例肺门淋巴结出现了微转移;另9例常规病理PN1期患者中,5例出纵隔淋巴结的微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63,P=0.0043)。结论(1)HE染色病理能准确地检测出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中的显性转移灶,而不易发现隐匿性微转移灶。(2)RT-PCR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并可对部分Ⅰ、Ⅱ期患者重新进行分子分期。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形放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将132例老年人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放疗加三维适形放疗)和对照组(常规放疗),各66例,第一阶段两组常规放疗方法相同,先设前后对穿野,20次(5次/周)共照射DT40GY。第二阶段观察组以三维适形放疗,每次DT2~3GY,5次/周,总剂量20~28GY;对照组仍常规放疗避开脊髓共补充DT20GY,5次/周,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与对照组(84.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26.5±3.5)个月与对照组(18.5±2.5)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5%、33.3%与对照组的30.3%、16.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反应(放射性肺炎和Ⅰ、Ⅱ期放射性食管炎)与晚期放射性反应(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老年人NSCLC采用3DCRT,可提高肿瘤病灶放射剂量,减少放疗副反应,提高老年人2、3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对31例晚期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普通放疗(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10例、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21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 RT+3DCRT组、单纯3DCRT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5.2%;1年生存率分别为20%、12.9%;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3DCRT可使晚期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9.
Zhou SQ  Zhou JH  Deng T  Zeng F  Wang YK  Liu XG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0):2828-2831
目的 探讨泡膜蛋白1(V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NSCLC组织蜡块78例并进行随访,订制兔抗人VMP1抗体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VM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VMP1只表达于肿瘤细胞且定位于胞质,阳性率为35.9%(28/78),VMP1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x2=6.829,P<0.05),但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均无关(P>0.05).患者术后1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9%和66.3%,平均生存期为37.2个月(95% CI:33.7 ~40.8).VMP1表达对生存曲线分布有影响,其中阳性者预后较差(x2 =6.192,P<0.05),平均生存期仅为29.0个月(95%CI:25.0~33.0);VMP1表达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VMP1的表达具有较好的预后价值,VMP1阳性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