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24和miR-22在胃癌细胞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24和miR-22在人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4株人胃癌细胞株以及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24和miR-2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GES-1比较,miR-24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3、P=0.007),而在MGC-803和AGS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P=0.120);与GES-1比较,miR-22在SGC-7901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0),在MGC-803中表达显著降低(P=0.000),而在AGS和BGC-823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P=0.307);胃癌组织中miR-24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胃黏膜组织(P=0.005);miR-22在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1);胃癌组织中除miR-24的表达与性别具有显著相关性外(P=0.029),miR-24、miR-22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iR-24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03以及胃癌组织中表达是上调的,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1947(circ_0001947)在胃腺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出5例临床胃腺癌、癌旁组织标本中差异表达的5种环状RNA,挑选升高表达最明显的circ_0001947继续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_0001947在75例临床胃腺癌、癌旁组织以及胃癌BGC-823,HGC-27,MGC-803,SGC-7901细胞株、正常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株中的表达。将细胞株BGC 823、SGC 7901各分为两组,设si circ_0001947组(转染si RNA)和si NC组(转染无关序列)。细胞培养0、12、24、48、72 h后,采用CCK 8实验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Bcl-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 高通量测序筛选出的胃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为hsa_circ_0000033,hsa_circ_0000038,hsa_circ_0004916,hsa_circ_0058092,hsa_circ_0001947。circ_0001947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胃癌BGC-823,HGC-27,MGC-803,SGC-7901细胞株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株(P均<0.05)。si RNA能够明显抑制BGC 823、SGC-7901细胞中circ_0001947表达。si-circ_0001947组BGC 823,SGC-7901细胞光密度值明显低于si-NC组(P均<0.01);si circ_0001947组BGC 823,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i NC组(P均<0.01)。与si-NC组相比,si-circ_0001947组BGC 823,SGC 7901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 及Bax表达明显上调,Bcl 2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结论: circ_0001947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呈高表达,干扰circ_0001947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种人胃癌细胞株中及胃癌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3种分化不同的胃癌细胞MKN-1(高分化)、SGC-7901(中分化)、BGC-823(低分化)以及人胃黏膜细胞GES-1,收集绍兴第二医院病理科40例原发胃癌患者的石蜡标本。以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4种细胞株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GC-7901、BGC-823组中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MKN-1、GES-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C-823组中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SGC-790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N-1组与GES-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ING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G4作为抑癌基因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RON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癌旁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的RON表达及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新鲜胃癌、癌旁、伴转移的淋巴结和正常对照组织的RON表达,并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随访(3~89个月).结果 (1)胃癌组织RON表达率为56.1%(55/98),癌旁组织为25.6%(8/29)(P<0.01),而正常胃黏膜不表达;(2)RON表达与胃癌细胞浸润深度、有否伴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有明显关系(均P<0.05),而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及是否伴远处转移无明显关系(均P>0.05);(3)RON阳性表达组与阴性组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新鲜胃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伴转移的淋巴结中RON变异体(RONA165)均呈强表达,而正常胃黏膜和正常淋巴结未见RON变异体表达.结论 RON在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其对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iRNA靶向HES1对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的HES1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2条靶向HES1的siRNA片段(siHES1-1和siHES1-2)高效转染至BGC-823和SGC-7901细胞,经qPCR法检测后选取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进行后续功能学研究;分别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71例胃癌组织的HES1 mRNA水平高于59例癌旁组织,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HES1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P < 0.05);转染HES1 siRNA可降低BGC-823和SGC-7901细胞的HES1水平,此外,较转染对照组细胞,其存活率及穿膜细胞数目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5)?结论:胃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HES1高表达,靶向沉默HES1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32例胃癌及其癌旁对照组织中CCR7的表达。结果CCR7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癌旁对照组的1.66倍(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P〈0.05)、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R7蛋自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癌旁对照组的2.3倍(P〈0.01),且高表达于肿瘤分期较晚(P〈0.05)、分化较差(P〈0.05)、浸润较深(P〈0.05)、有淋巴结转移(P〈0.05)和远处转移(P〈0.05)的组织。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7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C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在正常胃黏膜中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1.7%(33/46),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 VEGF-C 阳性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VEGF-C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F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FAF1mRNA和FAF1蛋白的表达。结果:FAF1mRNA在胃癌组织(O.27±0.12)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胃组织(0.48±0.08)(P〈0.01)。FAF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分化程度为低未分化及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FAF1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高中分化及无远处转移者,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胃癌组织的F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7.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2.50%)(P〈O.05)和正常组织(72.50%)(P〈0.01);FAF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低或未分化胃癌组织FA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FAF1表达减少,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AF1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也可能成为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检测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amer-binding protein-4,OCT4)基因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MKN-28、SGC-7901、BGC-823)及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中的表达情况,研究OCT4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和侵袭力的相关性。方法 RT-PCR确定GES-1、MKN-28、SGC-7901、BGC-823中OCT4基因的表达水平,OCT4 siRNA转染BGC-823细胞,分别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OCT4基因表达的效果,并利用Transwell小室法研究OCT4在BGC-823细胞侵袭力中的作用。结果 正常人胃黏膜细胞中未检测到OCT4的表达,人胃癌细胞系分化程度越低,OCT4基因表达量越高,低分化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中OCT4基因表达最高,转染OCT4 siRNA的BGC-823细胞内的OCT4 mRNA和OCT4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干扰胃癌细胞BG-823中OCT4基因的表达,穿膜细胞数量减少(P<0.05),侵袭力下降。结论 OCT4基因表达量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OCT4基因可能在胃癌细胞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影响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表达程度有望成为胃癌患者恶性度预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cdysoneless(EC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ECD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ECD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CD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R结果显示ECDmRN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增高。100例胃癌组织中54例(占54.0%)ECD蛋白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D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CD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8±1.9)月,显著低于阴性组的(45.2±1.9)月(P〈0.01);ECD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为24.1鬈(13/54),低于阴性组的50.0%(23/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Lauren分型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而ECD表达不能作为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F=-0.212)。结论:ECD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且其高表达与胃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Ki-67在不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术后标本中Ki-6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四格表Chi-square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Ki-67在不同组织类型胃癌中的表达差异;采用Spearman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分析Ki-67分别表达及双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期分析,分析Ki-67表达对胃癌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⑴胃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65%(31/60),在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Ki-67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rs=0.269,0.265,P<0.05),Ki-67表达阳性的患者无病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0.011,0.021).结论 Ki-67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相关,Ki-67阳性表达者生存期劣于阴性表达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livin和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探讨livin与caspase-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中livin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livin和caspase-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9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和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表达与caspase-9表达呈负相关(r=-0.280,P<0.05)。结论livin和caspase-9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二者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16、Cyclin D1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p16、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黏膜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p16的表达率高于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胃癌组织中p16的表达率低于二者;p16、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均无关;p1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yclin D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P<0.05);Survivin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且p16与Cyclin 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86),p16与Survivin也呈负相关(r=-0.518),Cyclin D1与Survivin呈正相关(r=0.431)。结论 p16、Cyclin D1和Survivin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60例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选择60例正常胃黏膜检测Galectin-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作为对照。结果胃癌组织Galectin-3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1)。分化程度越高、浸润程度越浅、淋巴结无转移的胃癌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率越高(P〈0.01)。浸润程度越深、淋巴结有转移的胃癌组织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Galectin-3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2例胃癌、52例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胃组织中KISS1mRNA的表达,半定量分析RT-PCR产物电泳条带密度。结果 在52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KISS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46)和(0.825±0.028);12例正常胃组织表达水平分别为(0.856±0.044);胃癌组织KIS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1)。KISS1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淋巴结有转移者其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降;其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胃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玮浩  赵松  崔广晖  郭海周 《当代医师》2013,(10):1334-1337
【摘要】目的研究角蛋白34βE12在不同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进而探讨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25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66例食管原位癌及106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角蛋白34βE12的表达情况,并根据临床资料评价其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另收集其中60例新鲜食管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食管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组织中角蛋白34βE12的表达情况。结果(1)角蛋白34βE12在食管鳞癌、原位癌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54.5%和2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角蛋白34βE12在食管鳞癌临床I期、Ⅱ期及Ⅲ期的表达率分别为76.5%,84.7%和96.3%,癌组织的表达强度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淋巴结转移组角蛋白34βE12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3)Western印迹法结果进一步证实食管鳞癌组织的角蛋白34βE1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1)。结论角蛋白3413E12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角蛋白34βE12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其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判断食管癌预后的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unx3、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Runx3、survivin蛋白在8例正常胃粘膜、15例异型增生、47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unx3、survivin在正常胃黏膜、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87.5%、53.3%、36.2%和0%、33.3%、70.2%。Runx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类、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2)Runx3与sur-vivin在正常胃粘膜(P〈0.010,r=-0.6255)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r=-0.3271)。结论:Runx3、survivin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Runx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更能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磷脂酶C-δ1 (PLCD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方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PLCD1 mRNA的表达.结果 在30例胃癌组织中18例(60%) PLCD1 mRNA呈低表达,PLCD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是配对正常组织的0.372倍.胃癌组织中PLCD1 mRNA表达水平(M =0.00041)高于正常胃组织(M =0.00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按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对胃癌病人分别进行分组,各组间PLCD1 mR-NA表达情况均无差异(P>0.05).结论 PLCD1 mRNA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表达量与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有成为胃癌诊断和治疗新靶点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HGC-1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0例胃癌中HGC-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9例胃癌、正常黏膜及2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织中HGC-1蛋白的表达。结果 HGC-1 mRNA在73.3%的胃癌中高表达;HGC-1蛋白在胃癌及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5%和65%,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7.9%,P<0.001),胃癌与肠上皮化生组织中HGC-1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HGC-1蛋白表达阳性与胃癌分化(P<0.01)、PCNA(P<0.05)相关。HGC-1蛋白阳性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HGC-1是影响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HGC-1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