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黏膜屏障能保持肠黏膜正常防御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梗阻性黄疸可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导致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是临床上常见的胆管系统疾病之一,可引起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以及肝、肾、心、肺等多种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近年来,尽管对OJ的诊断取得了一些进展,诊治技术不断革新,新的强效抗菌药物广泛使用,但是患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其原因还未完全明了.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临床常见,其治疗一直是外科一大难题.外科手术无疑是解除梗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围手术期多脏器损害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未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试验性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mg组各12只.模型组、溶剂组、Res 10 mg组和Res 20 mg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胆总管.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HE和透射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比色法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处理2周后,模型组血浆内毒素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HE染色观察模型组大鼠腺体排列紊乱,绒毛变钝、短缩,伴有较多淋巴细胞、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示肠黏膜微绒毛明显稀疏,排列紊乱,细胞连接模糊、间隙增宽.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TUNEL法检测示模型组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不同浓度Res干预后上述病理改变得到纠正,大鼠肠黏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较模型组和溶剂组明显降低(P<0.05),且SOD增加(P<0.05);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es 20 mg组较Res 10 mg组凋亡指数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OJ大鼠存在肠黏膜氧化应激损伤,Res明显改善OJ大鼠高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提高肠黏膜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尚不能完全避免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是主要原因。梗阻性黄疸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特点为小肠屏障功能破坏导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破坏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免疫屏障、生物屏障以及机械屏障的破坏。实验研究表明梗阻性黄疸时通常出现小肠黏膜通透性增加,主要影响因素有小肠肠壁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改变、氧化应激反应、肠壁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等。 相似文献
6.
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SO+NS组、BDL+NS组和BDL+Res组,每组10只.BDL+NS组和BDL+Res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SO+NS组不结扎胆总管.BDL+Res组给予白藜芦醇(100 mg/kg)灌胃,SO+NS组和BDL+NS组以生理盐水(10.0 mL/kg)灌胃,1次/d.4周后取材,应用比色法检测回肠组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HE染色法观察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定大鼠回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结果:BDL+NS组的肠黏膜明显变薄,绒毛萎缩变矮,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与SO+NS组和BDL+Re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Res组的回肠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介于SO+NS组和BDL+NS组之间,与SO+NS组和BDL+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NS组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SO+NS组,而SOD活性低于SO+NS组,与SO+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Res治疗4周后大鼠肠道黏膜组织的MDA含量明显低于BDL+NS组(P<0.01),而SOD活性高于BDL+NS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肠黏膜的损伤程度,使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得到修复,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内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1],可分为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体内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可发生异常.在机体发生阻塞性黄疸时,可 相似文献
8.
小肠三大黏膜屏障由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构成,以维持肠道内各类天然菌落的平衡,阻止肠内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梗阻性黄疸常造成小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肠壁通透性增高,肠道内各种细菌和内毒素移位至肝、脾、血浆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引发门静脉以至全身血液系统的内毒素血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梗阻性黄胆与黏膜屏障的损伤及其修复等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一些降低肠内细菌移位率的有效药物和方法,并尝试应用微生态制剂来修复损伤的肠黏膜,对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胆道引流,术后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乌司他丁,10万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为7 d。测定术前1d、术后3 d、术后7 d 2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术前1 d、术后7 d 2组尿液乳果糖与甘露醇(L/M)比值。结果 2组术前1 d,血浆内毒素水平、DAO活性和尿L/M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2组内毒素水平、DAO活性均较术前1 d降低(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7 d,2组患者尿L/M比值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vs.75.8%,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降低肠通透性,减轻肠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方法将5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72 h检验全血细菌DNA、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所有患者细菌DNA PCR结果均为阴性,术后72 h内PCR检测阳性10例(20.00%),术后SIRS组与无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与病例组术前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各时段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呈正相关(P<0.05)。PCR阳性组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显著高于PCR阴性组(P<0.01),SIRS组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显著高于无SIRS组(P<0.01)。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SIRS与肠道细菌移位密切相关,细菌DNA PCR有助于早期诊断肠道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对大鼠肠黏膜上皮结构及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OJ组制成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7 d后各组同一时间点取材。观察肠黏膜上皮组织形态变化,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D-乳酸含量。结果 OJ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结构受损,门静脉血内毒素、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性受损,是发生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OJ组、OJ+能全素组。OJ+能全素组给予肠内营养10 d,总能量提供为630kJ/(kg.d),含氮量1.0 g/(kg.d)。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TGF-β1的表达。结果 OJ+能全素组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低于OJ组(P﹤0.05),OJ组大鼠肠黏膜TGF-β1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1)。OJ+能全素组大鼠肠黏膜TGF-β1阳性细胞表达与OJ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肠内营养可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肠黏膜上皮细胞TGF-β1分泌,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防止OJ时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特点,揭示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改变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7例进行肝、胆、胰及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梗阻性黄疸组(n=15,试验组)和非梗阻性黄疸组(n=12,对照组),分别于手术时取患者的小肠黏膜。HE染色观察患者的肠黏膜上皮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活性;免疫组化检测Ki-67抗原的表达,测定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小肠黏膜绒毛间隙增大,明显不连续,广泛存在小凹陷,有少量绒毛脱落。粘膜腺体排列稀疏,粘膜萎缩变薄。肠粘膜损伤分级评分试验组(3.73±1.03)较对照组(1.08±0.79)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指标Ki67,试验组(54.06±23.60)较对照组(225.42±110.44)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凋亡指数试验组(38.20±12.16)较对照组(9.67±4.33)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下降和细胞凋亡的增加,是导致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幼鼠肠黏膜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能全素(Nutrison)喂养对实验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OJ组、OJ+能全素(OJ+N)组,每组10只。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肠黏膜CD4^+、CD8^+淋巴细胞,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OJ组大鼠肠黏膜CD4^+淋巴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OJ+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N组CD4^+/CD8^+比值较OJ组显著升高,OJ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OJ显著降低大鼠肠黏膜CD4^+淋巴细胞百分数,OJ+N组与OJ组比较,CD4^+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OJ组肠黏膜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及OJ+N组显著降低,肠内营养对肠黏膜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为临床上应用肠内营养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肠黏膜局部免疫功能提供了初步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肠黏膜屏障与肠道细菌移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的面积高达数百平方米,是正常微生物在其宿主体内栖居的巨大“表面”。这一“表面体系”除了消化吸收机体所需的营养外,还有效地将生理情况下总数是地球上总人口1000倍的细菌〔1〕、毒素、废物等有害物质局限于肠腔内,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一肠道微生态表面体系主要由机械、免疫、化学和生物屏障四大部分组成。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屏蔽功能损坏可导致细菌移位,引起肠道微生态体系的失调,致病菌和肠毒素穿过肠壁,入侵肠外组织,激发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引起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研究细菌移位的机制,对于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烫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54只,制成烫伤动物模型(30%TBSAⅢ度烫伤),随机分为标准营养组(EN组)和免疫营养组(EIN组),每组24只,EIN和EN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各组于伤后2h开始灌喂营养液。另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伤前对照(Control)。分别于伤前、伤后1、4、7、10d,处死每组各6只大鼠并立即心脏取血,检测血清中TNF-α、IL-2、IL-6、IL-8及D-乳酸的含量。结果:(1)烫伤后观察期内EIN组和EN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或P〈0.05),而IL-2水平则低于Control组(P〈0.01或P〈0.05),但EIN组于伤后7d恢复(P〉0.05);伤后4、7、10dEIN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EN组(P〈0.05),而IL-2则明显高于EN组(P〈0.05);(2)烫伤后血清D-乳酸水平升高,EN组在观察时间内血清D-乳酸水平没有恢复至伤前水平,EIN组在伤后4d恢复。结论:烫伤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可减轻烫伤后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同时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效果优于标准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8.
19.
梗阻性黄疸对于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涵盖了机械、生物及免疫屏障等多层次、多因素的病理演变阶段,同时又有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性的变化、氧化应激反应、细胞自我再生修复能力的下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众多因素的参与,这使得人们对于小肠微环境及其所发挥的免疫防御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地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巨噬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体重300~350g的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梗阻性黄疸组(OJ)、胆汁外引流组(ED)、胆汁内引流组(ID)及假手术对照组(SH)。于二次术后第7天留取末端回肠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肠黏膜CD68及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四组大鼠模型均成功建立。梗黄时大鼠肠黏膜CD68及TNF-α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平均光密度升高[(0.58±0.050)、(0.28±0.034),P<0.01;(0.34±0.042)、(0.14±0.021),P<0.01]。黄疸由胆汁内引流术解除后,大鼠肠黏膜CD68的表达与梗阻性黄疸组相比明显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0.49±0.049),P<0.05];黄疸由胆汁外引流术解除后,大鼠肠黏膜CD68表达水平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0.55±0.076),与梗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胆汁内外引流术解除黄疸后,大鼠肠黏膜TNF-α表达受到抑制,平均光密度均降低[(0.29±0.034)、(0.33±0.030)],但内引流组较梗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外引流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肠黏膜免疫屏障受损,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分泌紊乱,胆汁内引流术能显著降低肠黏膜炎症因子的分泌,但胆汁外引流术却不能改善这一状况,提示梗阻性黄疸术前通过胆汁内引流术解除要优于胆汁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