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制备顺铂-聚己内酯微球,探讨该微球载药量、粒径大小及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水包油(O/W)乳化法和溶剂挥发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微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载药率和包封率,采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其粒径大小和表面形态。 结果 当聚乙烯醇浓度为3.5%、乳化搅拌速度为800 r/min时,采用高分子量的聚己内酯负载顺铂,可制得粒径约为54 μm的顺铂微球,其载药率为7.8%、顺铂包封率为75%。药物释放速率与微球粒径大小有关,且遵循Fickian扩散定律。 结论 通过优化条件制得的顺铂-聚己内酯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均一,有良好的缓释行为。  相似文献   

2.
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采用W/O/W乳剂-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考察了微球的粉粒学特征,并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结果:差热分析表明,布比卡因在载体中以分子状态存在,与聚乳酸形成了包嵌的微球体;其体外释药曲线可用Higuchi方程拟合,t1/2=22.76 h.结论: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制备阿司匹林磁性壳聚糖微球(AMCM),研究其体外释放度与体内靶向性.方法 利用壳聚糖为骨架材料,以Fe3O4作为磁性内核,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固载阿司匹林,研制AMCM,采用动态透析法及分光光度法进行体外释药实验;设定纯种兔为一靶区,外加磁场,经兔耳缘静脉注射AMCM,观察AMCM在体内分布情况,并观察外加磁场强度对微球在靶区定位的影响.结果 制备的AMCM成球性能好,无粘连,粒径1~8 μm,载药率0.922(W/W),包封率82.4%,具有显著的缓释阿司匹林作用,经外加磁场下的AMCM有较好的靶向分布性且与磁场强度相平行.结论 自制的AMCM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与体内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载艾塞那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凝聚法(W/O/O)制备载艾塞那肽缓释注射微球,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艾塞那肽含量的方法和微球中药物提取方法,考察微球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载药量等理化性质,并对微球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微球球形较圆整,平均粒径为(51.2±1.97)μm,实际载药量为(4.50±0.13)%,包封率在(96.5±2.68)%,首日突释率为(13.19±1.39)%,28 d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可达(88.6±0.73)%。结论以生物可降解的PLGA为载体,用W/O/O法制备的艾塞那肽微球工艺稳定可控,重现性好,可在体外缓释一个月,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聚己内酯为载体制备姜黄素微球以期延长姜黄素的释放时间,研究聚合物分子量对缓释性能的影响,探讨药物释放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水包油(O/W)乳化和溶剂挥发法相结合制备载药微球,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形态和粒径,UV-VIS分光光谱仪在426 nm处测定微球的载药率、包封率及药物释放行为。结果制备得到粒径〈10μm的微球,聚己内酯分子量越大,姜黄素释放时间越长,且药物释放满足Fickian扩散方程。结论聚己内酯能有效延长姜黄素的释放时间,可以通过调节聚己内酯的分子量来调节药物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6.
全反式维甲酸缓释微球的差热分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皮肤病。由于该药不稳定,半衰期短且副作用较大,如引起高脂血症[1]、高颅压综合征[2]、高白细胞综合征[3]、维甲酸综合征[4]等。因此,我们将其做成缓释制剂,以减少副作用,延长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为判断维甲酸在载体中的分散情况,我们应用差热分析法(DTA)对其进行研究,获得了简便、快速的鉴定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 差动热分析仪CDR-1型,上海天平仪器厂。1.2 样品 全反式维甲…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聚合物降解、微球释放及小鼠皮下单剂量注射后的体内免疫应答水平.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复乳法制备疫苗微球,测定PLGA及微球的理化性质和微球的体内免疫应答水平.结果:聚乙烯醇(PVA)浓度是影响微球粒径的的显著因素(P<0.05);HBsAg释放主要靠微球中PLGA的溶蚀;将3种处方的微球混合单剂量免疫小鼠,抗体应答水平与现行的铝佐剂疫苗相当.结论:将不同释药行为的HBsAg-PLGA微球混合作为单剂量控释给药疫苗,具有很好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睾丸酮微球长效制剂的开发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乳酸(LA)-乙醇酸(GA)共聚物(PLGA,LA:GA,8:2)为载体,用溶剂挥发-溶剂萃取法制备含睾丸酮(T)的PLGA微通过体外药物释放评价微球的药物缓释作用,并考察^60Co辐照灭菌对T/PLCA微球的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溶剂挥发-溶剂萃取法可得到收率、粒径大小和分布及含药量均满意的T/PLGA微  相似文献   

9.
氟尿嘧啶微球体外释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对以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的氟尿嘧啶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超声作用下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氟尿嘧啶羧甲基壳聚糖微球(Fu—CMCS-MS);光镜观察微球的形态和粒径分布;恒温振荡透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Fu—CMCS-MS的药物释放,考察5种因素对微球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 超声作用下制得Fu—CMCS-MS成球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微球76.4%在1~3μm,平均粒径1.6μm。微球体外释药受投药方式、投药量、交联剂、释放介质和超声作用的影响显著,前期释药速率快,遵守溶胀控制机制,缓释后期释药缓慢,遵守扩散控制机制。结论 超声作用下以戊二醛乳化交联所制Fu—CMCS-MS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丙烯酸树脂包衣制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微丸.方法 以EUDRAGIT(R) NE 30 D作为主要缓释材料,配以EUDRAGIT(R)L 30 D-55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Methocel(R) E3作为释放调节剂,用流化床底喷先载药空白糖丸,而后进行该单层缓释包衣,制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微丸.采用Box-Behnken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优化缓释层组方中影响微丸释放的3个非线性影响因素:Methocel@E3在聚合物中的百分比、EUDRAGIT(R)L 30 D-55干聚物在聚合物中的百分比和聚合物总增重,以小丸在2、3和5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并以2h释放在12%~39%、3h释放在44%~70%和5h释放>70%为优化范围.结果 优化后确定了丙烯酸树脂为主的三种材料协同控制药物释放的单层缓释包衣处方中三因素水平为聚合物总增重为12%,其中EUDRAGIT(R)L 30 D-55和Methocel(R) E3分别为总干聚物的7%和2%(均以干聚物计).通过优化配方制得的盐酸坦索罗辛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实际值接近预测值,并通过相似因子f2法比较,与市售制剂(Harnal(R))缓释胶囊微丸体外释放行为具有良好的相似性(3批样品的f2分别为71、73、80).结论 本研究处方工艺简便、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于创面的阴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和评估 rh EGF确切的临床效果 ,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入选病例 95例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 ,治疗区在对照区基础上用 rh EGF局部均匀喷湿创面 ,每日换药 ,观察创面愈合 ,以创面愈合为标准 ,判断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用 rh EGF治疗刃厚供皮区、中厚供皮区、烧伤浅 °、深 °创面 ,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 ( 7.1 0± 3 .2 0 ) d、( 1 5 .8± 3 .3 0 ) d、( 1 1 .0± 2 .1 0 ) d、( 2 1 .7± 3 .84) d,治疗区愈合时间较对照区无明显差异。结论  rh EGF用于治疗各类烧伤创面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减少肿瘤治疗的给药次数,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更好地控制肿瘤进展以及延缓肿瘤术后复发,制备载紫杉醇微球的温敏原位凝胶(temperature-sensitive in situ gel with paclitaxel microspheres,PTX/M gel),以术前瘤旁或术后瘤腔内局部注射的方式给药。方法 首先,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微球(paclitaxel microspheres,PTX/M),考察粒径、比表面积、形态、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其次,通过冷置溶解法制备PTX/M gel,测定相转变温度、弹性模量、溶蚀曲线、溶蚀-释放相关性;最后,分别建立人源U87 MG和鼠源4T1的皮下肿瘤模型,研究PTX/M gel在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复发方面的药效。结果 经筛选,PTX/M中位径为(32.24±1.09) μm,比表面积为(206.61±10.23) m 2/kg,包封率为85.29%±1.34%,PTX/M中紫杉醇(paclitaxel,PTX)在第30天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为33.56%±3.33%;PTX/M gel相转变温度为33 ℃,在25 ℃和37 ℃时的弹性模量分别为4.2×10 3 Pa和18×10 3 Pa,体内滞留时间可达48 h。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和泰素-(Taxol)组相比,PTX/M gel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最缓慢(P<0.05),体内安全性良好,同样地,在肿瘤复发实验中,PTX/M gel组小鼠术后的肿瘤复发时间最晚。 结论 PTX/M gel作为一种局部缓释制剂,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术后复发,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体表慢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体表慢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体表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创面常规消毒清创,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无菌干棉球蘸干创面后,创面喷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尔后用庆大霉素纱布条敷于创面,外加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2次;对照组除不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余治疗同治疗组。4阉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1%,平均治愈时间12.38d,对照组治愈率为40.6%,平均治愈时间19.78d,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用于体表慢性溃疡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米雷  袁志根  谭赞  艾缘  付三清  刘益锋 《西部医学》2019,31(8):1170-1173,1177
目的 优选正丁苯酞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微球的性能进行检测。 方法 使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正丁苯酞-PLGA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观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制备工艺,并观察体外释药性能。采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并测量粒径。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投药量15 mg,PLGA 50 mg,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 2%,搅拌转速为700 rpm。正丁苯酞的载药量 (14.49±0.56),包封率 (82.89 ± 1.46)。所制备的微球光滑圆整、粒径均一,平均粒径约为 (23.6±0.87)nm。体外释药实验表现为突释。结论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初步制备了正丁苯酞 PLGA微球,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制备方法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利用DNA自动合成仪及酶促反应合成了全长175bp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由计算机辅助进行基因序列、化学合成片段和酶切位点的设计,片段退火预测以及重复顺序和发夹结构的搜寻,所设计的基因具有多种克隆及表达途径。全基因先由DNA合成仪合成8个片段,经5端磷酸化及退火,再由DNA聚合酶合成4个缺口片段,用连接酶连接而形成,将基因插入pUC12质粒,转化JM103大肠杆菌,20ng的连接质粒转化后,在含X-gal及氨苄青霉索的营养琼脂平板上获得约200个白色克隆。随机选择7个克隆提取质粒作限制性内切酶鉴定,4个符合实验设计,取1个克隆作插入基因的DNA序列分析,结果与设计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6.
徐皑  付广丽  刘兴容  鲍艳 《海南医学》2013,24(13):1883-1886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adenovirus mediat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Ad-EGF)转染至hDPSCs后对其凋亡的影响。方法 rAd-EGF转染hDPSCs后,采用RT-PCR检测EGF mRNA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法检测hDPSCs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一定时间内,rAd-EGF转染入hDPSCs,实验组hDPSCs中EGF mRNA的表达水平相对于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均明显上调(P<0.05),并且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hDPSCs体外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rAd-EGF转染入hDPSCs,EGF mRNA的表达量增加,在短期内对其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牟海波  孟晓蓉 《安徽医学》2014,(11):1570-157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内膜息肉及正常内膜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及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在息肉组织腺体及间质上表达,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周围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生长因子在息肉组织腺体与间质上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EGF水平的变化,用放免法测定了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1名健康自愿者尿EGF、AER及β2──MG水平。结果显示107例患者尿EG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当患者AER及β2-MG尚正常时,尿EGF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ER、β2-MG增高时,尿EGF则显著降低,且尿EGF降低与β2-MG增高关系更密切。提示尿EGF变化与DN关系密切,当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功能受损时,尿EGF水平降低可能反映了肾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HB-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选择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30例,正常生育妇女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子宫内膜HB-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HB-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HB-EGF和EGFR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生育妇女组(P<0.05)。HB-EGF和EGFR成正相关(r=0.57,P<0.05)。结论HB-EGF和EGFR的下降可能与不孕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