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洁飞  马啸吟 《中外医疗》2010,29(22):162-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科室2008~2009年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心理支持法,心理疏导法,协助行为矫正,积极心理暗示,及引导有效应对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估应用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对肿瘤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能减轻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靶控输注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病人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20例),D1组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啶(0.25 μg/kg)组,D2组为大剂量右旋美托咪啶(0.50μg/kg)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确定后,...  相似文献   

3.
冯增光  胡明新  杨军  邓宁 《医学综述》2009,15(16):2519-2522
目的使用大脑状态指数(CSI)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观察靶控异丙酚麻醉时瑞芬太尼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麻醉学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各20例)。瑞芬太尼组靶控瑞芬太尼6μg/L,效应室浓度稳定10 min后给予靶控异丙酚(维持靶控瑞芬太尼),对照组则只靶控异丙酚,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效应室靶浓度(EC)及每秒产生的CSI值、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比较,除平均动脉压(MAP)在LOC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指标(各时段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给异丙酚前、LVC时的MAP)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LVC、LOC时的CSI值和异丙酚的E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通过本研究计算得出了两组5%、50%及95%的患者出现LVC、LOC时CSI和异丙酚的EC(mg/L)及它们的95%可信区间。结论瑞芬太尼明显增强异丙酚的临床镇静效果。研究得出的相应的CSI05、CSI50、CSI95和异丙酚的EC05、EC50、EC95及它们的95%可信区间可以为CSI提供临床麻醉深度监测参考以及为靶控异丙酚提供类似于吸入麻醉药物MAC的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对麻醉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术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分别为41、41、4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指导,Ⅰ组为对照组,未采取其他干预措施;Ⅱ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 ;Ⅲ组术前1 d给予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前1 d及入手术室15 min进行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Ram‐say镇静评分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入手术室15 min后 AVAT 评分、Ramsay评分,Ⅰ组[(4.37±1.56)、(1.98±0.72)分]与Ⅱ组[(4.22±0.99)、(1.90±0.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Ⅱ组分别与Ⅲ组[(3.63±0.97)、(2.38±0.6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26.83%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以头痛、乏力、皮疹为主。结论术前多学科团队心理干预镇静效果优于药物苯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钠镇静效果欠佳且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血管治疗、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有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现状(S)-背景(B)-评估(A)-建议(R)”(SBAR)沟通措施结合强化干预对急诊腹泻患儿恢复效果、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和患儿家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急诊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管理方式和干预措施,研究组采取SBAR沟通措施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同时给予患儿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恢复效果、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SCL-90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4周,两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酵母样真菌数量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干预后两组患儿的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样真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的情感支持、沟通/信息支持、优质护理支持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干预后研究组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对性心理咨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心理咨询治疗。采用自拟乙型肝炎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无差异性(t=0.98,P>0.05),采用针对性心理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P<0.01)。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80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的生存质量(QOL)、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陷(N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QOL得分及SDS明显较对照组好转(P〈0.05);NDS明显低于对照组,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评价实施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有效患者74例,总有效率为98.76%,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有效患者63例,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91.22±3.64)、身体健康(85.36±5.28)、总体健康(80.12±3.22)、生理职能(77.49±2.36)、情感职能(75.31±3.55)、社会功能(82.33±4.35)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好的影响效果,能够很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调查对象,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稳定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