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张莉  田野  于心珂 《西部医学》2011,23(1):12-16
目的探讨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丹参酮注射液对大鼠腹膜局部保护作用及全身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180-200g)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每日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0ml;B组为腹膜透析组,每日用4.25%的腹膜透析液腹腔注射20ml;C、D组为丹参酮低、高浓度组,每日分别用含丹参酮浓度为50mg/L和100mg/L的4.25%腹膜透析液,腹腔注射20ml。于实验第30天在腹腔注射用药2小时后杀检动物。取腹主动脉血2m1和透出液1ml。测定并比较四组大鼠其透出液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同时取壁层腹膜组织行光镜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透出液及血清GSH、T—SOD明显降低(P〈0.05)、MDA明显升高(P〈0.05)。C、D组大鼠血清及透出液GSH、T-SOD均较B组显著升高(P〈0.05),透出液MDA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D组表现最为显著。即丹参酮治疗组大鼠血清及透出液氧化应激指标与透析液中加入丹参酮浓度呈负相关(P〈0.05)。壁层腹膜HE染色显示,与A组比较。30天时各组壁层腹膜组织均明显增厚,有大量胶原沉积,其中B组最为显著。结论高浓度葡萄糖透析液可出现透析大鼠腹腔液及全身高氧化应激状态,可导致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在透析液中添加丹参酮对体外腹膜透析液中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和腹膜纤维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丹参酮IIA的这种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提示丹参酮IIA具有潜在延缓腹膜透析伴发腹膜纤维化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2组均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组分别于第1、4月开始予肾康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肌酐清除率(GFR)作为残余肾功能(RRF)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无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肾脏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尿毒症患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用火焰及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30例尿毒症患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前及透析1月后血清铜、锌、铁的含量及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铁、钙、镁、磷、钾元素的含量,分析腹膜透析前后尿毒症患者血清及透出液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尿毒症患者透析后血清铁及锌的浓度均明显高于透析前(P〈0.05),而血清铜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铜、锌、镁、钾、钙、磷含量透析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膜透析透出液中铁浓度透析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CAPD治疗后尿毒症患者铜、锌、铁、磷、钾的异常代谢可得到部分纠正。  相似文献   

4.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腹膜透析效能及腹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腹膜透析效能及腹膜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空白及实验对照设计,将3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单纯腹透组(A)。黄芪注射液常规浓度组(B)及高浓度组(C),观察各组大鼠尿素氮清除率(CBUN)、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D/P值、排液量及透出液蛋白质浓度及腹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黄芪注慑液常规浓度组、黄芪注射液高浓度组的CBUN及CCr值、排液量均显著高于单纯腹透组(P〈0.05),B、c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注射液常规浓度组、高浓度组透出液蛋白质浓度和单纯腹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C两组腹膜间皮细胞及间皮细胞之间连接的损伤程度较A组为轻。结论黄芪注射液确能提高大鼠腹膜透析效能,提高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率,对透出液中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影响,对大鼠的腹膜问质细胞的完整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验通过建立尿毒症大鼠模型并予长期腹膜透析,观察其腹膜血管新生及结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尿毒症生理盐水组(NS组)及尿毒症腹透液组(PD组)。C组不予干预,NS组每日予20rnl生理盐水腹腔灌注,PD组每日子20ml 4.25%百特腹透液灌注,持续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腹膜结构变化。结果实验表明PD组相对另两组新生血管数显著增多,Ns组新生血管数较C组增多(P均〈0.05)。免疫组化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生成素2阳性细胞数PD组相对其他两组明显增加,NS组较C组亦有增加(P均〈0.05)。lit-PCR示PD组VEGF和Ang-2mRNA表达较Ns组和C组明显上调,而NS组高于C组(P均〈0.05)。结论尿毒症本身以及非生物相容性腹透液均会诱发腹膜血管新生,最终导致腹膜超滤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转运特性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膜平衡试验(PET),将31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分为低转运(L)、低平均转运(LA)、高平均转运(HA)、高转运(n)4种类型,比较4种转运特性腹膜透析患者腹透6个月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倘法(SGA)。结果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低平均转运、高平均转运组比较,ALB、TF、Hb、SGA均显著降低(P〈0.05);高转运腹膜组与低转运组比较,ALB、TF、、SG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溶质清除相同的条件下,腹膜转运性高的腹透患者营养状况明显差于腹膜转运低的腹透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腹膜透析置管的疗效及早期与晚期并发症。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1日-2013年6月1日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符合 CKD5诊断标准)患者135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43例行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A组),92例行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B组),均采用标准Tenckhoff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围手术期情况、腹膜透析导管(腹透管)使用寿命、术后早期与晚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磷水平明显低于术前,而血红蛋白(Hb)、血钙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术后 Scr、BUN、Hb、血钙及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疼痛方面优于 B组,但 A组手术相关费用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1个月及6个月腹透管使用寿命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A组1、2、3及4 a腹透管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主要表现为早期移位及切口疼痛(P <0.05~0.01);B组晚期移位率、腹透管堵塞率明显高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腹膜炎、腹壁疝、腹透液渗漏、出口及隧道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腹膜透析置管术各有利弊。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具有创伤小、腹透管使用寿命长、术后近期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对经济条件差、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全麻及合并症多的患者建议选择开腹置管术。  相似文献   

8.
谢平  袁利  刘峰 《河北医学》2014,(4):562-566
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腔出血、伤口感染和腹膜粘连等并发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 P 均<0.05)。随访2年内,A组腹膜炎发生率为15%,高于B组的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08)。B组无出口隧道感染和渗漏等并发症发生,而A组各有1例发生( P 均<0.01)。 A组有3例导管移位和2例引流不畅发生,而B组没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发生导管移位率、引流不畅率显著降低,是改善腹膜透析置管手术风险和减少并发症的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经试产后改行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患者56例(A组)与腹腔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51例(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与B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肛门排气时间、白细胞计数及术后体温与B组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治疗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的84例腹膜透析患者,测定不同透析处方治疗组(维生素E治疗组、普罗布考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KT/V、残肾内生肌酐清除率等相关指标,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普罗布考组hs—CRP水平[(4.47±221)mg/L]均显著低于维生素E组及对照组[(6.03±2.23)、(627±2.16)mg/L](P〈0.01),各组间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杨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60-61,64
目的研究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和小剂量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残肾功能较好的糖尿病。肾病性尿毒症(DNU)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8例DN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DAPD模式、CAPD模式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腹膜尿素氮清除率(Kt/V)、残肾Kt/V、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24h尿蛋白量(Upro)、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RI)使用剂量、24h腹透液蛋白(Dpro)、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残肾Kt/V、rGFR、ALB、HG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pr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腹膜Kt/V、FBG、HbA1c及RI使用剂量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BG、HbA1c及RI使用剂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于残肾功能较好的DNU患者,DAPD较CAPD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残肾功能,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比较血液透析(以下称“血透”)与腹膜透析(以下称“腹透”)对尿毒症患者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稳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四组:糖尿病血透组及非糖尿病血透组,以及糖尿病腹透组及非糖尿病腹透组。在入选当时停用影响血脂及血蛋白质的药物,透析前与透析2个月后检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及总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腹透组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均低于糖尿病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血红蛋白、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腹透组血浆白蛋白低于非糖尿病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透组较血透组更加容易出现低蛋白和高血脂的代谢紊乱,但透析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3.
史伟文  吴永贵  沈裕欣 《安徽医学》2013,34(11):1628-1630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检查在腹膜透析(PD)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住院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组)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心脏彩超测定CAPD患者及对照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肺动脉压力(PAP)及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等,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CAPD组LAD、LVDd、LvDs、IVST、PAP、及LVMI高于对照组(P〈0.05),E/A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APD组LVEF与BNP呈负相关(r=-0.467,P=0.000);LVMI与BNP(r=0.416,P=0.006)旱正相关。结论心脏彩超可用于CAP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腹透液(加入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干预后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糖类抗原125(CA125)浓度的变化,探讨黄芪对腹膜间皮细胞(PMCs)的保护作用。方法:腹透随访患者59例,发生腹膜炎患者20例,未发生腹膜炎患者39例。使用黄芪腹透液患者25例(腹膜炎9例,非腹膜炎16例),观察透出液CA125浓度与透析龄、腹膜炎的关系,以及黄芪注射液干预后透出液CA125浓度的变化。结果:①透析龄≥3年患者的透出液CA125浓度低于透析龄≤1年的患者(P〈0.01);②腹膜炎患者发生腹膜炎时透出液CA125浓度升高(P〈0.01),腹膜炎控制后CA125浓度下降(P〈0.01),但仍高于未发生腹膜炎时的状态(P〈0.05);⑧非腹膜炎患者使用黄芪腹透液前后透出液CA125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透出液CA125浓度较用药前有下降趋势(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腹膜炎患者腹膜炎控制后透出液CA125浓度均有下降(P〈0.01),使用黄芪腹透液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大,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透患者随透析龄增长而透出液CA125浓度下降,发生腹膜炎时CA125浓度升高,腹膜炎控制后使用黄芪腹透液有助于CA125浓度的恢复,提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有助于腹膜炎后PMCs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曲廖准  李拱榆  唐小玲 《河北医学》2011,17(8):999-1003
目的:探讨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透出液C反应蛋白(CRP)和癌抗原125(CA125)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自动生化仪检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及透出液CRP和CA125浓度。1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腹膜炎的患者归入频发腹膜炎组(A组)共15例,其余44例归入单纯腹膜炎组(B组),对照分析两组间数据。结果:治疗后血清及透出液CRP水平A组〉B组(P〈0.05)。在腹膜炎感染期,两组透出液CA125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炎治疗后透出液CA125均降低,A组首次腹膜炎治疗后透出液CA125水平与B组相当(P〉0.05),A组末次腹膜炎治疗后透出液CA125水平较B组低(P〈0.05)。结论:检测CAPD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透出液CRP和CA125浓度的变化,对评估腹膜炎的预后及评价腹膜功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前瞻性观察长期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简称腹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残余肾功能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透时间大于3个月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7例作为实验组,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以残余肾肌酐清除率3ml/min为界,分A组[残余肾功能(RRF)<3ml/min],32例次;B组(RRF≥3ml/min),21例次。采用常规处方透析,留取尿液、腹透液,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RRF、KT/V值、肌酐清除率(Ccr)、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0.56、0.83及0.80,P均<0.05),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0.41、0.33,P均<0.05),与PV/S不相关。A组Ccr、KT/V及血浆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但PCR高于B组。A、B两组间白蛋白、三酰甘油及胆固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RF与腹膜透析的充分性密切相关,并影响腹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RRF下降程度及时调整透析剂量及方案,是预防CAPD患者营养不良最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透析方式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毒症患者和非尿毒症患者以及不同透析方式下尿毒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及总羰基化合物(TCC)水平。结果与非尿毒症患者相比,尿毒症患者SOD、VitE、VitC水平较低(P〈0.01),CRP、MDA及TCC较高(P〈0.01)。腹膜透析患者SOD、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透析组(P〈0.05),与聚砜膜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DA、TCC水平低于两血液透析组(P〈0.05);CRP水平与血液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砜膜组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组,SOD、MDA、CRP及透析前TCC水平两组间无差异(P〉0.05);聚砜膜组透析前后TCC清除量高于血仿膜组(P〈0.01)。与TCC作多元回归分析所得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MDA(b=0.727,P〈0.01)、CRP(b=0.370,P〈0.01)、SOD(b=0.192,P〈0.05)、VitC(b=-0.153,P〈0.01)、VitE(b=0.054,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处于炎症、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可能是尿毒症羰基应激的重要机制。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对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的影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医院肾病内科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64例,随机分为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A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B组,羟苯磺酸钙治疗,0.5g,3次/天),另选择笔者医院体检中心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C组).其中A、B组患者行常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治疗时间12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受试者肾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以及营养学指标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Hb)、改良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C组相比较,A组、B组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上升(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而与C组相比较,A组、B组患者营养学指标(Alb、PA、Hb)均有所下降(P<0.05),SGA评分有所上升(P<0.05);羟苯磺酸钙液治疗12周后,B组患者Alb、PA、Hb水平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GA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羟苯磺酸钙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对尿毒症腹透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的腹膜透析,治疗组在维持性腹膜透析同时予左旋卡尼汀治疗.疗程均为30d。分别于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1)。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同时使用左旋卡尼汀,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苏白海  李孜  冀玲  樊均明  米绪华  刘先蓉 《西部医学》2006,18(2):150-151,154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光光度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毒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非尿毒症相比,尿毒症患者SOD、VitE、VitC水平较低(P〈0.01),CRP和MDA浓度较高(P〈0.01)。腹膜透析患者SOD、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透析组(P〈0.05)。与聚砜膜透析组无差异;MDA水平低于两血液透析组(P〈0.05);CRP水平与血液透析组无差异。聚砜膜组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组,SOD、MDA及CRP水平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处于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尿毒症炎症和氧化应激互为因果,相互作用。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对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的影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