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游戏成瘾指个体不能控制地、过度地和/或强迫性地玩网络游戏而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1].过度使用网络游戏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业适应以及其他社会功能产生消极影响[2-3].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核心的场所[4],作为家庭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父母网络监管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密切相关[5],社会化主体(如父母、老师)的控制可以减少青少年的偏差行为[6],父母网络监管可有效减少青少年网络使用[7-9].  相似文献   

2.
吕芳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6):945-947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的产生往往伴随诸多消极后效的出现[1],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2].在攻击行为产生机制的实证研究中,一般攻击模型是目前被广泛运用的解释框架,认为主观认知、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对攻击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3].心理特权指一种感到有权利获得优待、被豁免社会责任的主观信念或知觉,能够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4].心理特权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与他人发生人际冲突[5-6],更可能做出言语攻击[7],伴随更多的攻击行为[8]、敌对[9].而自我威胁理论认为,自恋者更容易表现出敌意和攻击行为[10-11],自恋与攻击行为之间有着持续稳定的正向关系[12-14].马基雅维里主义指个体在认知、情绪与情感和行为方面具有阴暗面,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心理与行为上多表现为擅长操纵、对他人持不信任态度、冷酷无情、道德感薄弱等[15].一般攻击模型理论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提供了线索,马基雅维里主义水平较高的个体容易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16].  相似文献   

3.
学校态度指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或消极情感体验,是学生对学校的主观感受[1].学校态度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变量,消极学校态度能正向预测学业不良和问题行为[2-3],与学生辍学、青少年犯罪问题存在密切相关[4-5].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个体正确看待问题、评价自己,并运用各种技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以促进自身良好适应的能力[6].问题解决能力低下能负向预测攻击性行为[7].有研究者认为问题行为是一种适应不良的问题解决方式[8].而问题解决技能是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所需要的技能[9].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功能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1],并为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孤独感和偏差行为等有显著影响,家庭功能不良可能会导致子女表现出更多的外显或内隐心理问题[3-6].  相似文献   

5.
孙亚蜀  任俊  吴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14-1516
青少年的自身心理特点、家庭教养和监督、社会文化和网络环境影响其对网络的使用[1-2].初中生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很难抵抗网上新奇刺激信息的诱惑,从而容易造成过度使用网络[3].心理韧性(心理弹性)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和特质[4],具体表现为个体认知、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对帮助其抵御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特质[5].心理韧性水平高,预示更为积极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及恢复力.  相似文献   

6.
自网络成瘾的概念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1].网络成瘾与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存在正向关联,包括孤独、抑郁、焦虑、社会适应不良[2-4].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特征、环境特征和互联网使用体验都会导致网络游戏成瘾[5-12].个体特征包括自我、人格、情绪、自尊、自我控制和感恩等,环境特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除此之外沉醉体验(flow)也会影响网络成瘾[12].  相似文献   

7.
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具有的功能,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1].个体早期的自我控制能有效预测个体良好的调节能力、较高的成绩、和谐的人际交流和积极的情绪反应[2-3].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对以后适应社会和正确处理社会问题有重要影响[4-5].父母对儿童的满意情绪与儿童的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呈显著相关[6].本研究拟考察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特点及其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娟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688-689
孤独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研究发现,青少年期是孤独感发生、发展的高危期,青少年的孤独感体验要比其他任何年龄段更为流行和常见〔1〕。目前,对孤独感的研究多为探讨同伴关系、友谊质量、学校适  相似文献   

9.
祁慧  贾艳贤 《卫生软科学》2010,24(5):450-453
[目的]了解衣村留守青少年内心孤独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和自编一般影响因素调查表,以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①农村4~9年级留守青少年在孤独感得分上略高于非留守青少年,但二者无显著差异。②孤独感的发生在留守青少年中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和类型差异,但无明显的性别差异。③影响留守青少年孤独感的主要因素有:健康状况、成绩、父母关系和朋友关系。[结论]农村地区留守青少年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成绩、融洽的家庭气氛和亲密的同伴关系,对缓解留守青少年的孤独体验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晨  郭黎岩  王冰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7):1088-1090
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1].国际卫生组织将儿童虐待主要划分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以及忽视等4种类型.其中情感虐待是儿童虐待的核心组成部分[2],它是指父母或看护人等经常对孩子侮辱、恐吓、指责、轻视或孤立等,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3].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情感虐待与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孤独感)、认知问题(情绪面孔反应、情绪面孔注意偏向)以及心理健康问题[4-5]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率均在10%以上,其中我国中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发病率为2.3%~19.5%[1].如果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当前的学习和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成年期的社会适应不良及心理缺陷.心理发育主要是指心理活动从不成熟到成熟,及其行为通过环境适应不断得到改造并日趋完善的复杂过程[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过程,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人格[3].也有研究者认为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化发展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核心内容[4].  相似文献   

12.
焦虑是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之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2].以不同学生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表明,焦虑与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3-6].此外,焦虑或焦虑障碍还与遗传、行为抑制、消极学习经验、应激性生活事件,以及不良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7].适应行为是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即个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8].研究表明,小学生的适应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成就等因素有关[8-9].本研究拟探讨汉族、哈尼族小学生的焦虑、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行为的关系,以期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1-7],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3,8].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9],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困扰比较少,从而拥有更多亲密关系[10-11].人格因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部因素[9].心理韧性是一种以克服和战胜逆境并恢复常态的能力为特征的人格特质[12].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预测积极情绪和总体幸福感[13].  相似文献   

14.
徐凯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62-1565
我国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堪忧[1],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自杀意念作为预示自杀行为的强高危因素,指一个人在思想中出现死亡、自杀或严重自我伤害的内容,包括对自杀的计划、步骤和结果的想法[2].尽管自杀意念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3],但它却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早期预警信号[4].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角色冲突是影响青少年自杀、自残等危险行为的重要因素[5-6],性别角色冲突水平越高越容易采用自杀行为[7-10].自尊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总体评价[11],它作为积极心理特征与性别角色冲突显著负相关[9],能很好缓解由性别角色冲突引发的消极心理特征、消极情绪和危险行为[12-13],且在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间起到中介效应[1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的调查以及探讨自尊在性别角色冲突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学生自杀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青少年性早熟及不良性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带来的生殖健康问题也广受关注[1-2].青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甚至会弱化同伴教育的效果[3].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发挥越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问题行为越少[4].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家庭功能的调查,不仅可以了解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性行为的影响,帮助筛检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还可为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很好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家庭医生》2012,(12):61-61
家庭和同伴群体是青少年成长的两个重要情境。已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家庭和同伴因素关系密切。家庭功能不良、亲子冲突过多、父母对子女严厉惩罚以及父母对青少年疏于监督和约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强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1].情绪可以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2个基本类别:正性情绪(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2];负性情绪(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负面影响,引起的一些情志波动,从而导致体内气机紊乱[3].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认知活动及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1,4].严重的焦虑、恐惧和抑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5-7];体验到较多负性情绪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低[8].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2].本研究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持续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3].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长期分离,亲情缺失,且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在身心方面发展较快,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4-8].也有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甚至某些方面可能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得更为出色[9],从而提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这一概念.心理弹性(resilience)指个体面临困难或处于逆境时成功应对并适应良好的能力[10],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1].家庭功能( family functioning)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2-7].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是由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8].  相似文献   

20.
情绪智力反映了人们在体验、识别、理解、调节和使用自我相关与他人相关情绪方面所存在的个体差异[1-2].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则意味着易损性,与心理痛苦密切相关[3-6].已有研究证实,情绪智力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7-9].鉴于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5,10-11],可以推测应对方式可能在个体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