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学术界和社会不断呼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在该方面的工作是从进入20世纪才正式起步的.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仅提及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心理卫生工作,但近十多年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多次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提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强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2].教育部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2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3],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已普遍开展起来.本文提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阶段是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发育的重要时期,易发生情绪、学习、行为等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10%~3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其比例逐年上升[1-2].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心理保健知识水平,使其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3].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危险因素[4],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制定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广州市在2010年10月对高中和初中生开展了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凤玲 《健康必读》2008,7(9):14-17
目的了解德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索一条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校共育新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德阳市四所学校小四至高二年级共212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学习焦虑问题较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6个分量表调查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较男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以及恐怖倾向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结论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相关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加强卫生部门的社会职责,建立“医校共育”新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型手段和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1].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2-4].聋哑群体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社会成员,部分学者对其心理健康问题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3-6].而聋中学生是兼有残疾人和中学生双重特征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既面临各种学习问题和成长困惑,又要面临听觉和言语表达障碍带来的人际交往影响.其心理状况是台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顺利融入社会,独立生存.因而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可有助于开展聋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于上世纪90年代得到重视,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成绩的取得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心是分不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2011),这2个文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并从整体上规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与方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面向全体,预防为主,个别心理咨询辅导为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实施的,宗旨是提高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这体现了“治未病”的中国传统理念,不仅要对已经出现心理困扰的少数学生进行干预或咨询,更重要是预防广大普通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也是多渠道、全方位的.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创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心理健康理念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1].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贵阳市城区8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3 60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36.2%.有1 309人(36.2%)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问题1 023人(28.3%),中度心理问题178人(4.9%),偏重心理问题23人(0.6%).心理问题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重点初中学生高于普通初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与高中、示范性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量表因子阳性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情绪不稳(46.2%)、学习压力(41.2%)、强迫(37.2%).学习压力因子与其他因子显著相关.结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丁志贤  刘颖 《中国校医》1994,8(1):43-44
为了解中小学生目前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为我们全面开展心理行为教育及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我们于1992年9月至10月份对我区阜阳市、涡阳、蒙城县的275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行为调查,其结果如下。互.瞩查方法采用无记名填表方式,让每位学生按照《中小学生心理行为现状个案调查表》要求如实回答。调查表共设27项;筛选出表中有关四项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内容为,有无下列情况:A常感到情绪不稳,对一切不感兴趣;B有些学科总学不好、怕肄业、对学习缺乏毅力自信心不足、怕考不上重点学校Ic.对学习态度认真否、是否认为学习无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已成为学生常见病中检出率最高的病种[1-2].近视也是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可导致注意力深度和广度受限,辨认远处和精细目标下降[3-4].我国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2008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对预防学生的近视状况提供了政策支持[5].本研究通过对怀柔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视力不良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平  何陋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75-475,477
1999年底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展望 2 1世纪 ,心理健康教育将在我国大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起来。怎样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卫生工作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学校心理卫生工作该构建怎样的系统模式 ,值得研究。1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心理卫生工作应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为核心来组建学校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系统构架 ,用人才社会化和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心理卫生工作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良好发展 ,从而使学生…  相似文献   

10.
了解当前贵阳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和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阳市小学生1 295名,中学生2 426名,分别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小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5%;中学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卫生问题者占33.9%,中等及以上程度问题者占4.8%.小学阶段男生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障碍、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6个维度上得分比女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4,4.84,7.73,4.17,2.71,2.42,P值均<0.05);中学阶段女生在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维度得分及总均分比男生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留守中小学生各维度的得分比非留守中小学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中小学生比城市学生各维度的得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与量表中其他心理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需重点关注留守学生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校长问卷)》对安徽省芜湖市三县四区129名校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偏少,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少;(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够理想;(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偏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难多.对策:(1)推进课程建设,加强理论研究;(2)重视心理教育,大力开展培训;(3)引起上级重视,加速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巢湖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据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很乐观.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一般都在10%~30%之间.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 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生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占4.2%;初中生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14.2%,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是2.9%;高中生中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是14.8%.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是2.5%[1].因此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要且紧迫,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中部地区农村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浙江中部地区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该地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周步成等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浙江中部地区245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也占一定比例,毕业班女生为高发人群;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学习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MHT得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总量表分上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对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阶段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提出较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方法:采用《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2000年)》,对2004年某市城乡部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展开心理健康调查,比较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在城乡、不同教育模式等情况下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营养不良和肥胖已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城乡学生的营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学生的肥胖率高于乡村,而乡村学生的营养不良率高于城市。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营养状况也存在差异。在意志等心理方面,寄宿生优于非寄宿生;在依恋家人、同伴关系、侵犯性等方面,非寄宿生优于寄宿生。独生子女对家人依赖性强,对挫折承受力较差,容易出现抑郁、意志薄弱、自杀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结论: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忽视,对城乡及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问题干预应有所侧重,对不同教育模式心理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独生子女心理教育应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增长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在以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大多数是以学校和家庭为核心,社会支持这方面研究较少.文章试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概念、重要性、途径和方法进行阐述,以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针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本论文提出了三项策略,认为心理健康的促进应在心理之外下功夫,即体育、艺术和游戏活动。其一,学生热衷于参与社交体育活动,而社交体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二,学校可通过开设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欣赏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其三,游戏活动是人类成长的乐园和阶梯,学校应该开展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感悟、体验和应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建议学校应当开展社交体育、开设艺术欣赏课程和设计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参与式和体验式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7.
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普遍做法和重要内容[1-2].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是过去20 a中用于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中最常见的心理量表[3-5].该量表具有涵盖的心理症状较多、信息量大、操作简单、筛选迅速等优点.然而,许多研究者发现UPI量表应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拥有良好的心理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他们保持心理良好状态.在生活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大学生普遍感觉学习与生活压力增大,加之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随之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和身体不适,导致越来越多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管理.应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研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心理教育特点,从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和环境4个纬度,分析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方法与途径;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和重要性;研究两者有效融合的措施、对策和建议;探究在互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合力不足和动力不够的情况;运用协同发展理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探讨两者在工作绩效、资源和知识等方面的有效整合,通过协调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同步发展和优化合作,增强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笔者发现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存在认知程度简单化、课程设置边缘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的现状,可以通过全面提高认知水平、逐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丰富教学方式等途径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银川市示范性高中与非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银川市直属示范性高中和非示范性高中1 19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3.8%,其中轻度、中度和严重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7.4%,6.0%和0.4%.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中,非示范性高中较示范性高中生得分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女生.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敌对、抑郁、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平衡性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示范性高中3个年级学生在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执、焦虑、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症状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示范性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非示范性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女生,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他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