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提出正确的护理措施,为该病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至7月收治了64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2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32例,实施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P<0.05。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人数为30例,护理有效率为97%,低血糖恢复人数为27例,低血糖复发率为93.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人数为30例,护理有效率为84.4%,低血糖恢复人数为19例,低血糖复发率为84.4%。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冬平 《北方药学》2013,(12):176-17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糖尿病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者76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两组患者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低血糖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患者再发低血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情况,降低了低血糖的再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临床症状、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复发率及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且未出现低血糖复发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O.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脱离危险,降低复发率,促使患者正确、规律用药,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低血糖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糖14例,发生率为23.33%,干预组患者发生低血糖5例,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的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规范化的进行治疗,有效的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江静 《淮海医药》2016,(4):490-49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2例2型糖尿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增加夜间监测和巡视,加强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与临床分组护理,从而探讨护理干预措施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与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与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将其护理结果进行记录,如患者病情复发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等,给与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访6个月病情复发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23.33%,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与常规临床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增加情志干预、辨证施膳、足部护理、运动康复等措施,以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英国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治疗有效率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 TCSS 临床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足部神经筛查积分、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吕春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678-1679
目的:探讨预防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相关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2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预防低血糖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防低血糖症状的相关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经积极预防干预,低血糖发生率[20.71%(29/140)]明显低于对照组[44.29%(6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预防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血糖调节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内科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期特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51.86%,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74.0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结论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期进行不同的康复护理训练,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来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1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5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SAS评分和SDS评分中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护理总满意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01%、护理总满意率为8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介入研究组临床护理中,观察干预措施介入前后不良护理行为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各项不良护理行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78.4%(174/222),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2.8%(103/1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干预措施能预防普外科风险事件,避免不安全因素引起的不良护理行为,减少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母婴影响评价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2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并发症率,明显比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辅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疗效,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糖尿病低血糖致精神症状发作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选取90例由于糖尿病低血糖所致精神症状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针对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举措,对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总体护理有效率。结果经过应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以后,研究组患者得到的总体护理有效率为95.56%,参照组患者获得的总体护理有效率为77.78%,两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的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由糖尿病低血糖导致精神症状发作的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举措,能够将总体护理有效率获得提升,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行雾化治疗的116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4.83%;而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2.41%,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使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得到提升,并使患者治愈率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某院急诊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胃出血患者中抽取8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6,(3):214-2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肝源性低血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肝源性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肝源性低血糖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的4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肝病患者肝源性低血糖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原因、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终末期DN患者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终末期DN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透析中细致观察病情,增进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81%、13.43%,且干预组透析过程中各时段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终末期DN患者透析过程中容易引发低血糖反应,积极地护理干预对减少低血糖反应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可用于指导终末期DN患者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针灸、按摩等中医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上述不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愈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愈13人,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满意率为85.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护理方法配合心理疏导,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上均优于常规护理,疗效显著,十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复发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病死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8.3%,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在临床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服务在肾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肾结石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命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1%(研究组)和82.9%(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研究组)和28.6%(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整体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生命状况整体情况较对照组良好(P 0.05)。结论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