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新国  黄霞妮  孙盈  段修云 《现代预防医学》2015,(6):1052-1054,1088
目的探究大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广西大学和广西财经大学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发放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结果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为28人,占总人数的9.4%。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中介模型检验各项拟合指数良好,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率为17.9%。结论生活事件直接影响自杀意念,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可以通过社会支持来减少因生活事件所产生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2.
了解大学生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人格特征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吉林和浙江6所高校的1 244名学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童年期负性事件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64%,自杀意念得分女生(8.47±2.20)高于男生(5.92±1.25),农村学生(7.90±0.92)高于城市学生(5.68±1.16).有84.57%的大学生至少经历过1种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精神质、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42,0.65,-0.58,P值均<0.01).精神质、神经质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和大学自杀意念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54,效应量分别为13.19%,39.33%.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学院各年级分别抽取的1 686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吾尔族乡村大学生自杀意念总分(5.74±1.65)高于城市生源学生(5.49±1.69),男生的自杀意念(6.07±1.77)总分高于女生(5.34±1.57)(t值分别为3.07,8.76,P值均0.01);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杀意念得分高于12分的人数比例为7.53%(127人);维吾尔族男生自杀意念人数比例为8.95%(76人),女生为6.09%(51人);大一至大四年级自杀意念人数比例分别为7.43%,9.63%,8.03%,3.19%;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中介率为49%。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生命价值观和大学生自杀意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广西南宁市64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有无自杀意念组在生命价值观各维度和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拒绝、母亲过度保护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情感温暖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0.307,-0.287;P0.001),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177~0.292,P0.001),父/母情感温暖与生命价值观呈正相关(r=0.263,0.236;P0.001);生命价值观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0.221,P0.001)。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拒绝均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177,-0.180;0.290,0.350,父/母情感温暖可以通过生命价值观间接影响自杀意念,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106,-0.093;效应值分别为-0.283,-0.273;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7.46%和34.07%。结论生命价值观在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了解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并探讨自我和谐、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孤独量表(UCLA)和自杀意念量表(SSI)对某高校1 101名大一~研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1.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94~ 2.05,P值均>0.05).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67,P值均<0.01);自我的灵活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23,P值均<0.01).自我和谐的3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和孤独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值均<0.05);孤独感在自我和谐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30%.结论 改善自我和谐和孤独感水平可以减少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学生网络欺凌现状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自杀意念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分层抽取的南宁市某高校1 3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 大学生网络欺凌行为总分为(4.36±0.55)分;女生网络欺凌总分及网络言语欺凌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大一学生网络欺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年级;班干部网络欺凌总分及网络言语欺凌、网络伪造欺诈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班干(P值均<0.05).网络欺凌行为与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呈负相关,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5,-0.102,0.171,P值均<0.01);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08,-0.095,P值均<0.01);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0.283,P<0.01).网络欺凌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自杀意念,占间接总效应的84.44%;其还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心理韧性,进而影响自杀意念,占间接总效应的15.56%.结论 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网络欺凌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链式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Barratt冲动量表(BI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分层整群从郑州市、平顶山市4所高校抽取1 49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7.6%,男生(9.2%)高于女生(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4,P<0.01).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意念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47,P值均<0.01).冲动性人格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β直接=0.21,β间接=0.2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可以通过其冲动性人格影响自杀意念.对于冲动性较高的大学生可以从认知、行为等方面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能够促进心理韧性发挥积极效果,为预防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实施自杀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山东省1170名大学生,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一般健康问卷(CHQ-20)进行现场调查。结果:①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检出率为12.70%(149名);②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应对的分数均比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低(P<0.05),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分数均比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高(P<0.01);③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积极应对分数与心理健康分数均为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分数为正相关(P<0.01);④PC和NC在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中都发挥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62.15%。结论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银川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宁夏银川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2所大学2678名在校学生,采用自行编制的自杀意念调查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分别为15.4%,6.6%,5.6%;40.4%的学生有抑郁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少数民族、抑郁、家庭亲密度、心理素质、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差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家庭亲密度、心理素质、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差是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银川市大学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抑郁是自杀意念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8年10—12月,筛选河南省某高校403名贫困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自杀意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得分5.79±4.23,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4%。贫困大学生自杀意念总分、绝望因子分、乐观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t=3.27、3.16、2.33,均P0.05)。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41,P0.01),和自杀意念呈负相关(r=-0.27,P0.01);父母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干涉、严厉惩罚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39、0.28、0.38,均P0.01);和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0.34、-0.24、-0.35,均P0.01)。心理资本在父母情感温暖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8.1%。心理资本在父母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干涉、严厉惩罚和自杀意念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7.8%、48.6%和43.9%。结论贫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心理资本是影响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改善贫困大学生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提高其心理资本可以降低其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2所高校新生10 924名,采用自杀意念问卷、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试,并对其中3 057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分析.结果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75%,非经济困难生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绝望、乐观和睡眠3个因子及总分均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P值均<0.01),UPI,SDS,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经济困难生(P值均<0.01);女生的绝望、睡眠以及自杀意念总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UPI,SDS以及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自杀意念回归效应显著(P值均<0.05).结论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高于非经济困难生.应从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人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薛朝霞  梁九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071-1073,1076
目的 探讨生活事件、冲动人格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路径模型图,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医科大学928名大学生施测生活事件量表(ASLEC)、冲动人格问卷(BIS - CV)、应对方式问卷(CSQ)和自杀意念量表(SIOSS),并进行相关和复回归分析,探讨冲动人格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冲动人格及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复回归结果显示:有6条路径显著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产生直接影响;冲动人格既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自杀意念;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冲动人格和应对方式的中介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影响.结论 冲动人格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SIOS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1 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评估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4%,东南地区略高于西南地区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大三年级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各维度均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0.628,P<0.01),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0.761,P<0.0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效应(Beta=0.478,P<0.01).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减轻自杀意念的形成,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自杀预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9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与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3.6%;在父亲高学历情况下,大学生自杀意念在母亲高学历组与低学历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及过度保护与应对方式、自杀意念显著相关;应对方式在父母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大学生自杀意念间起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教养方式分别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技能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提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可能是改善其教养方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自杀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8所高校共20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自杀意念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大学生终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33.2%,最近1a自杀意念发生率为8.5%,当前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影响自杀意念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抑郁水平、消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结论自杀意念在广州市大学生中的发生率高,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采取措施,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防止自杀意念转变为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以及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潜在类别;并使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以及孤独感情绪体验量表对54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可分为4个类别,即高积极组占比为78%、低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13.6%、中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7.1%和占比为1.3%的高消极组;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达到统计学意义相关(r=-0.23,P均<0.01);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a×b=-0.07,95%CI:-0.11~0.02;直接效应值c=-0.16,95%CI:-0.23^-0.09)。结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人数逐渐增多的,其中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高的初中生,较少出现自杀意念行为。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学生攻击性、情绪调节策略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攻击性问卷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江西省2所高校6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1%;大学生攻击行为以言语攻击(40.8%)与敌意(40.3%)为主.有自杀意念组大学生在身体攻击、愤怒、敌意、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上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P值均<0.01),而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上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敌意(OR =3.105)、消极情绪调节策略(OR =2.638)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积极情绪调节策略(OR =0.213)是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受攻击水平、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分析家庭因素与大学生自杀的关系,找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从而为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某高校在校大学生480人.运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480名大学生中有101人出现自杀意念,其发生率为21.5%,其中有15.8%的人有详细的计划和自杀方法.多因素分析揭示,与自杀意念发生有关的主要家庭因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OR=0.385)、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亲属在过去是否有人自杀死亡(OR=3.675)及认识的朋友中过去任何时候是否流露过自杀念头(OR=3.033);与自杀行为发生有关的主要家庭因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OR=0.176)、认识的明友中过去任何时候是否流露过自杀念头(OR=5.490)、在班里的学习成绩情况(OR=2.114)等.结论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止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以及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潜在类别;并使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以及孤独感情绪体验量表对54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通过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可分为4个类别,即高积极组占比为78%、低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13.6%、中消极-中积极组占比为7.1%和占比为1.3%的高消极组;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自杀意念之间达到统计学意义相关(r=-0.23,P均0.01);孤独感在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a×b=-0.07,95%CI:-0.11~0.02;直接效应值c=-0.16,95%CI:-0.23~-0.09)。结论初中生的自杀意念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人数逐渐增多的,其中网络社交自我效能感高的初中生,较少出现自杀意念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范围内7所高校的一至四年级大学生2 763名,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者608名,自杀意念率为22.0%;不同性别、年级、血型、生源地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专业、民族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对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可通过个体对自杀行为所持的态度,来判别个体自杀意念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进而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