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州市白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和眼病流行情况,为儿童视力保护及眼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3—6月广州市白云区288所幼儿园的71750名3~6岁儿童,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眼外观、眼位等检查(3岁儿童未做视力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01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视力异常儿童7627名,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2.50%。71750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屈光状态异常儿童7603名,屈光状态异常检出率为10.60%;检出眼外观、眼位等异常者456人,检出率为0.64%。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1533.743和407.314,P值均<0.01)。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定期视力、屈光状态、眼外观、眼位等检查,可早期发现眼异常状况并进行干预,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调查和了解云龙区儿童的屈光状态及相关因素,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在我区12所托幼机构对2 329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异常者转市眼防所专科研确诊。同时对这些儿童及家长进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2 329例学龄前儿童中,弱视85例(156眼),在相关因素中屈光不正家族史、早产儿、窒息史、婴儿眼遮盖史、儿童偏食、看电视时间超过1 h/日与儿童弱视相关。结论儿童屈光不正可早发现、早确诊、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金湖县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20年金湖县城区7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9 390名,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手持式筛查仪进行屈光度检查。结果 2018—2020年金湖县学龄前儿童屈光正常率、屈光可疑率、屈光异常率分别为80.95%、8.13%和10.91%,2020年屈光异常率(12.19%)高于前两年(10.47%、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3,P<0.01)。屈光异常主要为远视和单纯性散光,分别占49.86%和47.83%。男、女童屈光异常率分别为10.84%和1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743)。3岁、4岁和5~6岁儿童屈光异常率分别为6.18%、9.93%和12.00%,随着年龄增加屈光异常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2,P<0.01)。远视、近视和单纯性散光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间远视和单纯性散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远视2=95.768;χ散光2=9.922,P<0.01)。结论 金湖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较高,应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加强视力筛查,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儿童视力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秦淮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为学龄前儿童视力矫正和防治视力异常提供策略支持。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南京市秦淮区30所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共12 094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视力筛查,包括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必要的散瞳检查;向视力异常儿童家长及同比例视力正常儿童家长发放《儿童视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分析可能的视力异常影响因素。结果:2019年3岁组、4岁组、5岁组和6岁组儿童视力不良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980,P0.05);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与其每天户外运动时间、家庭生活采光、父母视力、偏食挑食、父母掌握眼保知识情况、用眼不良习惯、玩电子产品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等因素有关,其χ~2值依次为91.326、386.276、173.544、219.865、116.188、65.034、437.023、650.305,均为P0.05。结论:南京市秦淮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率较高,儿童视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诊疗,预防和控制儿童视力不良的发生,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调查广州市白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和眼病流行情况,为儿童视力保护及眼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 2021年 3—6月广州市白云区 288所幼儿园的 71 750名 3~6岁儿童,对其进行视力、屈光状态、眼外观、眼位等检查 (3岁儿童未做视力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 01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视力异常儿童7 627名,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2.50%。71 750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屈光状态异常儿童7 603名,屈光状态异常检出率为10.60%;检出眼外观、眼位等异常者 456 人,检出率为 0.64%。视力异常和屈光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1 533.743和407.314,P值均<0.01)。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定期视力、屈光状态、眼外观、眼位等检查,可早期发现眼异常状况并进行干预,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我市儿童视力情况 ,遂于 1998年 4~ 6月对长沙市城区 10所幼儿园的 1971名 3~ 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长沙市城区 10所大型幼儿园 3~ 6岁儿童 1971名 ,其中男童 10 72名 ( 5 4 63 %) ,女童 899名 ( 4 5 61%)。 3岁~组 448名 ( 2 2 73 %) ,4岁~组 694名 ( 3 5 2 1%) ,5~ 6岁组82 9名 ( 4 3 0 6%)。1 2 方法 采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编制的字母匹配视力测试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 ,首先由幼儿园老师教会儿童测试方法 ,然后由专人负责检测视力。视力异常者 ,用 … 相似文献
9.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1年北海市城区所有被调查托幼机构31 43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北海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为25%,男、女童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P>0.05).2009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为34.1%,2010年为26.1%,2011年为23.8%,近3 a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9,P<0.05).各年龄组轻度视力不良(0.6~0.8)者最多(63.8%),其次为中度(0.2~0.5)(32.5%),高度视力不良(≤0.1)者(3.7%)较少.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问题不容乐观,应重视视力筛查,采取更科学的防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教.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笔者在2000年的儿童健康查体中着重进行了视力情况的调查,并对影响视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所有幼儿园3岁以上儿童,共2123人,其中视力异常420人,发病率为19.78%。1.2 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检查,同时选相同条件(同一幼儿园、同班、同年龄、同性别)420名儿童为对照组,将可能造成视力影响因素绘制成表,由家长填写,1d后收回。 相似文献
11.
7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工作是《“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关心民生,保护儿童健康的具体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做好本县儿童的视力筛查工作,本所引进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县城5所幼儿园4531名儿童进行了视力筛查。 相似文献
12.
清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清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视力筛选仪,于2009年对清城区68所幼儿园1375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回顾性总结分析该地区近5年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展状况。结果各年龄段视力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7.44,P<0.05),视力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009年486名儿童存在视力不良,其中散光占77.16%,远视+散光占7.61%,远视占9.87%,近视+散光占2.26%,近视占3.08%;各类型视力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34名儿童存在视力问题。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异常发生率虽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保健机构、幼儿园老师及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视力是反映视觉功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尽早I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对早期发现眼部疾患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南京市129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调查,现述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南京市十一所幼儿1294名儿童.$ffi#1~FW_12调查方法用丹佛智力筛选试验(D~)对1294名儿童进行智力测定,结果表明智力均属正常。在室内,采用灯箱式国际标准E字视力表,视力表的现照长为500if]X,将表悬挂的高度以50行视标与被检查儿章双眼基本等高。2结果表11294名学龄前儿重视力的分布2,1从表1看到3岁儿童584只眼中,不小于48视力的有51…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视力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相关因素及其发育规律,为临床早期正确诊断弱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然光线、标准对数视力表每半年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共计检查5次。同时发放、收集《幼儿视力相关因素的调查表》,对视力异常儿童作进一步检查。结果:①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与性别、眼别、区域无关。②弱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屈光不正是主要原因。③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近距离用眼时间、父母的文化程度、眼病史、烟酒嗜好、近亲属眼病史对儿童视力发育没有影响。④视力发育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日趋成熟,年龄相差6个月以上时,视力有显著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呈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成熟,应每半年检查一次。 相似文献
15.
7541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诊治,保证儿童视力正常发育。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最新视力筛查仪对成都市28所幼儿园7 541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并对视力异常儿童进行确诊和治疗。结果:普查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563名,视力异常率为7.46%;筛查结果与眼科检查结果符合率达100.00%。结论:在幼儿园儿童中进行视力普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伟伦SURESIGHT最新视力筛查仪用于对托幼机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非常方便、适用,而且效果很好,建议在群体儿童视力筛查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扬子石化公司儿重视力和弱视发生情况,作者于IWh年4月对该公司所属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l对象和方法1.l对象7个幼儿园中4-6岁儿童共557名,其中男gyl名,女286名。1.2方法①视力检查:先由各班老师进行规标识别训练,待儿童理解后再由医生在光照充足的教室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②屈光检查:视力S4.9者经眼底检查排除眼器质性病变后,当场或预约至医院用犯毗卡肢清眼4次,半小时后于暗室内行带状光检影。屈光度0-+25D为正视,歹十0.SD为远视,z-0.25D为近视。远视包括远视散光,近视包括近视散光。两眼屈光度…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幼儿视力检查制度和档案,定期检查幼儿视力,是做好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保证,是了解幼儿视力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和矫治弱视儿童,促使视力正常发育的重要措施。本中心自2008年以来,坚持每学期给本区幼儿园的中、大班幼儿进行视力检查,现将第二幼儿园幼儿视力发育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字母匹配方法对3岁和4岁儿童作流行学调查。样本来自一个街道的集体儿童,3组477名,其中男235名,女242名,占该街道同年龄集体儿童的82.5%;4岁组626名,其中男316名,女310名,占该街道同年龄集体儿童的98.4%,视力筛查异常的流行率3岁为11.1%;4岁为13.4%。对视力筛查异常的儿童又作了客观屈光检影,根据其结果,将视力异常的流行率进一步调整为3岁10.3%;4岁12.5%。又对屈光异常进行分类,发现3和4岁儿童大多数为远视和散光,其中绝大多数需配戴眼镜矫正视力。因此建议儿童保健中应全面开3~4岁儿童的视力筛查,做好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保护。 相似文献
19.
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桂英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2):174-17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城区14所幼儿园2159名4~7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1.0者,进行散瞳验光,并排除眼底器质性病变。【结果】视力正常达标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弱视患病率为2.86%,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占首位;视力低常与遗传、出生时窒息及营养有关联。【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正常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屈光不正和弱视是儿童时期影响正常视觉发育的主要因素;在学龄前采取综合措施,及时矫治屈光不正,有利于儿童视觉的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宁波市江北区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由家长填写。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为15.96%。儿童出生时父亲年龄>35岁、出生足月和每日睡眠时间>10h是儿童视力的保护因素(OR=0.564、0.447和0.493,P<0.05),而父亲的视力异常、母亲年龄>35岁和家庭饮食结构不均衡是儿童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OR=1.873、2.004和2.379,P<0.01)。结论儿童视力发育受遗传、疾病、环境和营养等因素综合影响。应该加强围生期胎儿和出生后儿童视力保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