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肿瘤的检出情况,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中的优越性.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手术病理诊断的输尿管癌患者152例,多数患者行泌尿系B超,IVU,逆行造影及MSCTU.计算各种检查阳性率和符合诊断率,并进行多重X2检验.结果 行B超检查者138例,发现异常101例(73.2%),符合诊断33例(23.9%);行IVU检查123例,发现异常78例(63.4%),符合诊断35例(28.5%);逆行造影83例,发现异常75例(90.4%),符合诊断58例(69.9%);行MSCTU检查114例,发现异常114例(100.0%),符合诊断108例(94.7%).逆行造影对输尿管肿瘤的符合诊断率显著优于B超和IVU检查(P<0.001);而MSCTU的符合诊断率显著优于逆行造影(P<0.001).结论 血尿患者行B超检查后怀疑为输尿管肿瘤者,宜首先考虑行MSCTU检查,以缩短诊断时间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39例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结果 39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癌7例,导管内癌13例,浸润性导管癌19例。乳腺导管造影主要表现为:导管内充盈缺损24例(61.5%),导管中断15例(38.5%),僵硬或紊乱31例(79.5%),虫蚀征18例(46.2%),潭湖征4(10.3%),断续征17例(43.6%),狭窄24例(61.5%),扩张22例(56.4%)。对于39例乳腺癌,单纯乳腺钼靶平片诊断符合率为64.1%(25/39),导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87.2%(34/39),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3例导管内癌,单纯乳腺钼靶平片诊断符合率为61.5%(8/13),导管造影诊断符合率为100%,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对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更具独特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行手术切除术80例单发乳腺癌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超声造影和细针穿刺活检,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绘制二者联合检测对SLN诊断的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病理诊断,腋窝淋巴结阳性率为91.3%(73/80)。超声造影检查腋窝淋巴结转移67例,阴性13例。诊断准确度为87.5%(70/80),灵敏度为89.0%(65/73),特异度为71.4%(5/7)。细针穿刺活淋巴引流区常规操作手术域检结果显示,有63例患者诊断为阳性,阴性17例。诊断准确度为82.5%(66/80),灵敏度为83.6%(61/73),特异度为71.4%(5/7)。二者联合检淋巴引流区常规操作手术域测结果显示,有71例患者诊断淋巴引流区常规操作手术域为阳性,阴性9例。诊断准确度为92.5%(74/80),灵敏度为94.5%(69/73),特异度为71.4%(5/7)。二者联合检测的其AUC(0.891)明显大于单独超声造影的AUC(0.835)与单独细针穿刺活检的AUC(0.758)(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活检能够提高对乳腺癌SLN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肾脏肿瘤患者术前常规二维彩超检查后,即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在肾脏病灶内的时相变化规律及在肿瘤内的分布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3例患者中23例为恶性病变,10例为良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是75.8%(25/33),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后准确率提高97.0%(32/33)。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更多信息,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对肾脏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B型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提高腹部超声对肾上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照分析57例肾上腺肿瘤的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57例患者中超声未显示肿瘤的为5例(8.8%),超声显示肿瘤的为52例(91.2%);超声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9.5%(51/57),定性诊断 合率为73.7%(42/57)。结论 超声检查是肾上腺肿瘤定位诊断的首选可靠方法,并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常规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或可疑肾脏占位的患者应用超声造影、螺旋CT检查,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对比。结果:超声造影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6.7%(29/30)。螺旋CT准确率是90%(27/30)。结论:超声造影能明确显示肾脏肿瘤的存在,对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腹部肿瘤外科术后出血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造影表现和栓塞治疗情况,评价栓塞治疗效果、休克指数1.0、1.0~1.5、1.5时血管造影和栓塞止血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69例共进行88例次血管造影,血管造影阳性率75.00%(66/88),行介入栓塞治疗67例次,止血成功49例次(49/67,73.13%);休克指数1.0~1.5时,血管造影阳性率达89.19%(33/37),栓塞止血成功率77.42%(24/31)。8例患者介入止血术后1个月内死亡。结论介入栓塞止血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腹部肿瘤术后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止血时应关注休克指数,尽早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在血管造影为阴性结果时,经验性栓塞治疗并不能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2例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确诊为乳腺癌的手术患者,均术前单独采用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Sono Vue)作为SLN示踪剂,术中经亚甲蓝定位造影显示SLN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切除的SLN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及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将术前超声造影诊断的SLN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后能够获得清晰的淋巴管和SLN图像,本组72例患者中SLN显像成功率为84.72%(61/72),假阴性率为12.12%(4/33)。超声造影诊断SLN的灵敏度为92.50%(37/40),特异度为92.59%(50/54),诊断比值比(DOR)为154.17,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二者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48,P0.01)。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作为一种定位SLN并判定其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5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为无功能性,48例(87.27%)功能性胰岛素瘤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且血胰岛素/血糖比值(IRI/G)0.3。术前超声,CT,MRI,内镜超声(EUS),术中超声和选择性动脉造影(DSA)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83.64%(46/55),62.07%(18/29),40.00%(4/10),100%(8/8),90.00%(9/10)和40.00%(2/5)。胰岛素瘤剜除术48例次,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3例,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2 cm者占95.00%(57个)。23.33%(14个)的肿瘤位于胰头部,33.33%(20个)位于胰体部,43.33%(26个)位于胰尾部,3例(5.46%)为多发性肿瘤。病理诊断均为胰岛素瘤,无恶性者。术后无低血糖症状发作,发生胰瘘1例。结论 Whipple三联征和IRI/G0.3可作为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依据。联合应用超声,CT,MRI和内镜超声多种方法进行术前定位。内镜超声在胰岛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阳性率最高;术中超声是有效的定位方法。肿瘤剜除术是胰岛素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术对结肠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临床连续纳入70例怀疑结肠息肉(肿瘤)的患者及常规PET/CT检查发现肠道局灶性浓聚患者。患者注射18F-FDG(0.1mCi/Kg)60分钟后进行第一次非造影扫描。扫描结束后,行结肠空气造影扫描。所有患者行电子纤维肠镜检查,非造影扫描及空气造影扫描图像影像诊断均分别与电子纤维肠镜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检查对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70例患者电子肠镜共发现23处恶性肿瘤病灶,15处息肉等良性病灶,其中常规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86.96%,对息肉的诊断诊断灵敏度为46.67%。结肠空气造影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5.65%(22/23),对良性息肉的诊断灵敏度为86.67% (13/15)。11个息肉在造影后显示病灶形态更为清晰(73.33%)。1例患者造影后显示肠道内瘘清晰。23例患者在结肠空气造影PET/CT检查后对常规PET/CT检查报告做出了较大修改,占32.86%(23/70)。结论18F-FDG PET/CT结肠空气造影检查能提高结肠良性息肉的检出灵敏度,能较好的鉴别生理性浓聚,提高诊断特异度;18F-FDG PET/CT结肠造影空气检查对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及肿瘤侵犯转移情况优于非造影检查,18F-FDG PET/CT结肠造影空气检查可以作为常规PET/CT扫描检查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肿块性质的120例患者,其中包括良性患者70例(良性组)与恶性患者5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各项二维超声特征,包括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微钙化、侧方声影及回声衰减的比例均较高(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的三维超声造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得分较高,良性组的评分多为2、3分,而恶性组多为4、5分。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分别为97.1%(68/70)和98.6%(69/70),特异度分别为80.0%(40/50)和96.0%(48/50),三维超声造影的特异度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三维超声造影能够通过评估肿瘤组织微血管的丰富程度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了诊断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小肠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2003年3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2例;良、恶性比例1.0∶5.3。肿瘤位于十二指肠者18例,空肠8例,回肠1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黄疸。诊断符合率:内镜检查68.2%(15/22),小肠钡餐造影或吞碘剂造影64.0%(16/25)。38例均行手术治疗。32例恶性肿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1±17)个月,6例良性肿瘤患者2例失访,4例存活至今。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和X线钡餐造影检查诊断率高,主要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检查在胆囊癌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16年至2018年间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病人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鉴别两种胆囊疾病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81例病人中,39例术后病理检查为胆囊癌,42例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39例胆囊癌病人中,31例接受胆囊根治术,8例接受姑息胆囊切除术。所有病人术前均于本院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76.5%(62/81),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53.1%(43/81),P=0.002。39例胆囊癌,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82.1%(32/39),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53.8%(21/39),P=0.007。在对胆囊癌的诊断效能评价中,超声造影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72.7%和81.1%,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病人均行胆囊切除术。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在胆囊癌的术前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8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中,肿瘤位于球部5例,降部69例,水平部9例,升部5例,其中降部乳头区为62例,占降部89.86%;腺癌56例(63.64%),恶性间质瘤20例(22.73%),类癌6例(6.82%),其他肿瘤6例(6.82%);高分化34例(38.63%),中分化28例(31.82%),低分化19例(21.59%),未分化7例(7.95%)。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有腹痛、腹胀、黄疸、呕吐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3.54%(66/79),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诊断正确率为80.00%(20/25),腹部增强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47.72%(42/88),B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为30.56%(11/36)。行胰十二指肠切除60例,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8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并十二指肠球部肿瘤切除术5例,姑息性短路手术15例。全组术后总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94%、55.43%、29.3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术后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68.12%、42.04%和100%、61.96%、0;短路手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均为6~12个月;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十二指肠腺癌患者(χ2=7.237,P=0.00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情况和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多发生在降部乳头周围区,以腺癌为主。纤维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是其诊断的主要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Omni-View)技术、宫腔声学造影和子宫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相结合的实时三维超声造影检查体系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因临床拟诊输卵管性不孕症接受实时三维超声造影检查体系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56例同期接受宫腔镜检查并获病理结果,33例同期接受腹腔镜检查。结果 246例中,Omni-View成像检出宫腔粘连10例,子宫息肉15例,弓形子宫7例,不全纵隔术后2例。宫腔声学造影检出宫腔粘连50例,子宫息肉24例,内膜局部缺损2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Omni-View技术诊断子宫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33.33%(6/18)、92.11%(35/38)、73.21%(41/56);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44%(17/18)、94.73%(36/38)、94.64%(53/56)。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Omni-View技术诊断宫腔粘连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25.00%(8/32)、91.67%(22/24)、53.57%(30/56),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宫腔粘连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63%(29/32)、100%(24/24)、94.64%(53/56)。子宫输卵管实时三维超声造影与腹腔镜通染液检查对输卵管通畅程度判断的总符合率为86.36%(57/66),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41,P0.001)。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轻度不良反应84例,中度不良反应32例,均为非药物性不良反应,休息15~20min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通过实时三维超声造影检查体系可在一次系统检查中对宫腔输卵管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临床不孕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兰明银  周猛  张敏  菅志远 《腹部外科》2010,23(3):150-152
目的探讨少见原因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对近20年内经手术明确诊断的60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术前的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钡餐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16.9%(10/59),气钡双重造影的阳性率为20.0%(3/15),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阳性检出率为79.5%(35/44),CT的阳性率为26.3%(5/19),核素扫描的诊断符合率为58.3%(21/36)。78.3%(47/60)病变位于空、回肠,21.7%(13/60)位于结、直肠。血管畸形占33.3%(20/60),小肠间质瘤占30.0%(18/60)。结论合理掌握各种诊断手段的适应证和时机可望早期诊断下消化道出血。经动脉导管放置钢丝标记出血部位有益术中找出病灶所在肠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肾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检查的一致性及特点.方法 2004-2008年,117例肾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124个病灶接受了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男87例,女30例.平均年龄(47.3±14.1)岁.单发病灶者110例,2个病灶者7例.其中肾癌患者63例65个病灶.比较肾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检查特点,判断超声造影诊断效能. 结果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对肾癌皮质期富血供、假包膜增强显示率分别为87.7%(57/65)和63.1%(41/65)、89.2%(58/65)和69.2%(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病灶内无增强区的显示率分别为72.3%(47/65)和56.9%(3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增强CT扫描检查为肾癌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肾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分别为89.1%(57/64)、91.7%(55/60)、91.9%(57/62)、88.7%(55/62)和90.3%(112/124),与增强CT诊断肾癌的一致性K值为0.806.结论 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检查定性诊断肾癌的一致性高,显示肾癌富血供及假包膜增强等影像学特征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活动性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发生肝移植术后活动性出血33例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以手术探查或腔镜手术为"金标准"。结果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活动性出血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7.3%(9/33)、96.9%(3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65,P<0.05),出血点位置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7.3%(9/33)、87.8%(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93,P<0.05)。结论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不仅能准确地诊断肝移植术后活动性出血,还能明确出血点位置,对出血点位置明确的患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止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60例小肠疾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胃肠道造影和多层螺旋CT检查,将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定位率、定性率均高于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疾病的诊断率为95.00%(19/20),肿瘤性疾病的诊断率为100.00%(21/21),肠梗阻的诊断率92.86(13/14),其他疾病诊断率为80.00%(4/5)。提示,多层螺旋CT对不同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均较高。93.3%的患者自我感觉评估无其他不适感的,提示多层螺旋CT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增加患者痛苦,可行性高。结论多层螺旋CT对诊断小肠疾病的诊断率较高,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丰富诊疗经验。方法:对2014~2015年我科收治的45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CT,部分患者行膀胱镜+逆行造影、输尿管镜等检查诊断为输尿管肿瘤。45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27例行根治手术,18例行保肾手术,术后病理证实44例为尿路上皮癌,1例为腺癌。术后随访14个月~3年,术后1年总生存率91.1%(41/45),术后2年总生存率85.0%(34/40),术后3年总生存率66.7%(14/21),其中27例行根治手术者11.1%(3/27)于术后3年内死亡;18例行保肾手术者22.2%(4/18)于术后3年内死亡。结论:联合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可以提高输尿管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肾及输尿管全长切除+输尿管口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首选方法,其中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预后与病理分级及疾病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