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脉注射液治疗汗证、消渴证验案举隅杨秀英,马兵宝鸡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宝鸡721008)我们根据生脉注射液的成份是由古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功用: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主治:热伤元气,阴津大耗,汗多体倦,气短口渴,脉束虚弱等。方中用人参甘温,...  相似文献   

2.
热可清雾化剂是我院中医内科张道宗教授经验方.具有解表祛邪、清热解毒之功.临床用于温热病初期,邪在肺卫,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苔薄白或黄,脉浮数等症.  相似文献   

3.
自汗、盗汗为临床疾病的常见症状。《临症指南医案·汗》指出:“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阐明了治疗汗症之大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治疗自汗、盗汗分类较详,然其大法不外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清肝泄热等法。未闻自汗有属阴虚,盗汗反属阳虚之说。 笔者曾医李姓患儿,双眼肌无力,上睑下垂,面色不华,形体瘦弱,动则自汗,舌淡红而脉细弱。初进补气升提、固表止汗之剂,如:参、芪、龙牡、浮麦之类,十余剂后无寸效。在技穷之后改用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有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滋阴和阳的作用,《伤寒论》例为治太阳病中风证的主方,故传统上多作“汗法”解表剂进行解释,其实桂枝汤虽为解表之剂,但配伍芍药和阴之药,姜枣又能和里,与专于发汗之方不同,故本方除用于外感风寒之邪表证外,对病后、产后由于营卫不和,以致时而微寒,脉缓有汗等证,皆可酌情使用,临床上还广泛使用于脾  相似文献   

5.
生脉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上较为广泛,其作用为益气养阴,复脉固脱。适用于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其应用时不需做皮试,报道偶见寒战、皮疹、心悸及胃肠道反应,罕见过敏性休克。2011年8月我院发生1例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6.
谢某,男,15岁,某师范学生。1983年寒假初诊。周身汗出色黄已几年,近来增剧。询问其病史,乃因少年时暑季汗出而经常到河中洗澡,久则出现黄汗。汗出过多时觉得疲乏。诊其脉沉。乃思《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有“……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遂书以原方:黄芪30克,白芍20克,桂枝20克,苦酒(以自作甜酒水贮之以变成有酸苦味者代之)200毫升,加水与苦酒同煎3药,1日1剂,早晚分服,嘱服5剂。服完5剂后,病者告知效果不显,乃嘱其原方再服5剂,并向患者说明原方后有“服至六七日乃解”的医嘱,再服5剂后以观效果。 2年后遇见其父得知,其子服药10剂后,黄汗渐减,直至完全停止,至今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7.
风邪是引起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有内外之分。外风侵入多因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邪郁皮腠之间而发病。临床表现多见丘疹、风团、伴有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表证;内风多因肝肾阴虚,阴血不足,生风生燥所致。临床表现多见皮肤干燥,肥厚,脱屑,伴有头晕目眩,皮肤麻木,肢体颤抖等症。治疗以祛风为主。常用的祛风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先父泽涛公,字韵松(1894~1967),自幼随曾祖传殷公习医,据云系七世方脉,兼擅针灸,曾从先大师广西柳州罗哲初先生习达摩派针灸,又继授业于上海恽铁樵先生。博采众家之长,悬壶于庐州,治病每多奇效。兹将侍诊时所录之儿科验案选录之,以供同道参考。 一、小儿暑热证案 刘某,女,3岁。1952年闰七月四日诊:身热微恶寒,掌心热,烦躁不宁,汗出,小便赤,口渴欲饮。乃伏邪受暑湿之引而发,故烦热汗出。当清解为治。 处方:青蒿、川贝母各3g,生鳖甲、茯苓、天花粉、厚朴花各6g,白扁豆头九朵。一剂知,二剂已。  相似文献   

9.
解表剂是治疗由于外感六淫所致表证的方剂,具有发汗、解肌、透疹、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属于八法中的汗法。外感六淫致病,一般是肌表首先受邪,由于太阳主表,故《素问·热论》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素问·评热论》说:“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其常见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肢楚,舌苔薄白,脉浮,无汗或自汗恶风等,此时邪轻病浅,可用解表剂进行治疗,每在得汗之后,表证随之而解。《素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题 1.心气的推动、肺的宣发和朝会百脉、脾的统血、肝的疏泄和藏血。2.气能生血。3.营气化生、津液注脉、肾精化血。4.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5.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二、选择题 1.水谷之气和肾中的精气 2.津能载气3.水停则气虚 4.脾胃的升降 5.固摄作用6.卫气三、问答题解答:“夺血”,指血液受伤严重,如崩漏、大出血等。“夺汗”,指汗液耗伤过度,如发汗太过、过劳作汗等。“夺血者无汗”是指失血严重患者不可妄用汗法。“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放血之治法。这是以“津血同  相似文献   

11.
(一)水热结聚龙某,女,50岁。1984年5月30日诊。近旬来,每日晡时头部汗出,余处无汗。汗出粘手,每日洗头,甚感苦恼。伴有咳嗽、胸痛气急、心下痞满、口渴喜饮、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沉紧。X线胸透诊为“右侧渗出性胸膜炎(中量积液)”。脉症合参,系邪热入内,与水互结,内外上下之气格塞,不得通达全身而郁蒸于上致头汗出。治宜峻逐其水、速开其闭。处方:大黄10克,芒硝3克,甘遂2克(研末)。先煮沸大黄,后纳芒硝,冲服甘遂末。服药2剂,大便泻下数次,头汗减轻,予葶苈大枣泻肺汤3剂,汗出止。继用抗痨治疗。  相似文献   

12.
华西牌生脉注射液研制概况廖工铁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成都610041)中医经典古方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作用,主治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药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验案赏析,阐述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及灵活的处方用药,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结果]本案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根据其脉证与病机转归,善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典名方,随证候加减变化,以治疗产后汗出一证,疗效颇佳。[结论]连建伟教授四诊合参,善用脉诊,用方精炼,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后学于产后汗出一证之脉证认识,具有临床实践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所谓之“汗出”,即现今之“汗证”。根据汗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临证以自汗、盗汗为多见。《伤寒论》中有关汗出一证的条共77条,以自汗为多,盗汗、战汗、脱汗论述较少,而黄汗一词未提及,在《金匮要略》中有专门论述。自汗在症状表现上又可分为大汗出、微汗出、汗出、手足濈汗出、头汗出剂颈而还、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等。现将《伤寒论》中有关汗出一证的证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生脉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益气强心,补气敛汗,生津复脉等功效。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如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等。临床副作用少见,导致过敏性休克者更为罕见,现将本院发生休克1例报告如下,以提醒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16.
谢某,女,56岁,农民,1984年2月25日诊。患者严冬之时,头面蒸蒸,额上汗出如珠,白昼如是,夜寐方休,项下全身无汗,形体壮实,面红而赤,身目不黄,便干如羊粪,5~6日更衣一次,小便艰涩热痛,心烦,口渴不甚欲饮。上症至今已三月。前医曾投固表敛汗之剂,罔效。邀余诊之:脉洪滑,苔黄厚而滑。此乃湿邪与瘀热蕴结中焦,循经上越而致头汗出,予茵陈蒿汤合栀子豉汤加味:茵陈、滑石各30g,制大黄(后下)、厚朴、淡豆豉、木通各10g,生甘草6g。服3剂后头汗出减,大便2次,小便  相似文献   

17.
<正> 四、辨脉病相应之机(11~34)这部分内容较多,“辨脉法”以精辟的论述,辨证地阐发了脉象反映疾病的种种复杂情况,很能给人以启迪,归纳之有七个方面的内容。(一)辨战汗脉病之机(11~14)战汗,是外感病作汗的特殊现象。其病理机制为表邪外束,正气内虚。然而,虽虚尚能抗邪,又因不足而极为勉强,故正邪交争激烈,形成发战。正胜则阳气外达,一战而汗,汗出病解。这就是“辨脉法”所说的“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的意思。“脉浮”,是阳气外达  相似文献   

18.
仲景根据《内经》“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理论,将汗法作为太阳病的治疗大法,规定了汗法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并根据邪之性质和受邪后机体发生的不同病理变化,选用不同药物,组成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剂,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成为“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本文试从《伤寒论》汗法方剂中的桂枝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的立法、配伍和临床运用探讨其对后世医家所创之汗法方剂的影响,说明仲景之方实为后世群方之祖,《伤寒论》一书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蓝汗1例证治     
患者,女,57岁,医院勤杂工。于2004年6月15日前来就诊,因汗出色蓝,未曾见过和听说过,感到奇怪,又觉恐惧,故前来求治。曾于2003年4月劳累后出现过汗了色蓝,并发右耳听力下降和耳鸣,左耳正常,经各方检查无明显异常,因耳鸣,耳聋在五官科住院治疗2个月,予生脉针等对症  相似文献   

20.
王方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3):589-589
生脉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益气强心,补气敛汗,生津复脉等功效.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如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