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左室舒张的影响。方法 对43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治疗12-17个月,应用平稳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观察其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氯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左心室重构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分组研究,并与34例正常组对照,发现高血压组左心室重构,且左心功能与对照组明显不同(P<0.01).高血压心室重构早期左心房增大,继之室壁向心性对称性肥厚,最后左室内径容积扩大,这种心室重构的变化与高血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左室形态的变化使心室不能正常的舒缓,顺应性降低,舒张功能首先受损.随着室壁应力的过度增加,舒张功能进一步恶化,收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方法:以体表心电图描测15例肥厚性心肌病及42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经校正的QTd(QTCd),并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心室肥厚患者的QTd和QTcd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元左室肥厚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2)两组心室肥厚者间以上诸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QTd>60ms的患者中,两组心室肥厚患者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高血压病无左室肥厚者。结论: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左室肥厚均与QT离散度的增加相关,并可能为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潜在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左室重构与心室舒张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VR)的关系。方法 对EH肥厚组(A组)、非肥厚组(B组)及对照组(C组)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测量左室重量指数(VLMI)、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VR的发生率。结果 LVMI与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关,三组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有显差异。A组、B组的VR发生率有显差异。结论 EH伴有左室肥厚(LVH),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并有较高的VR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对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均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判定心律失常情况,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根据不同左室舒张充盈类型分为正常舒张充盈型(即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松弛受损型、假正常充盈型、限制性充盈型(后3型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结果 (1)共检出房性心律失常占70%,室性心律失常占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5,P<0.05);(2)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的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复杂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89%、63%、49%、30%,均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40%、26%、13%、7%,χ2=56.723、28.359、28.076、15.9102,P<0.05];(3)不同左室舒张充盈类型间的房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复杂房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假正常充盈型和限制性充盈型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93.6%和96.4%.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促进房、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影响其严重程度;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假正常充盈型和限制性充盈型易发生复杂房、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心室晚电位与心律失常事件之间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左室功能、心室晚电位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及随访观察。结果 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心室晚电位与心律失常事件之间有非常密切关系。结论 冠心病患者进行左室功能及心室晚电位检测,对预测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左室质量比值(%PL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左室重构识别的价值。方法 对18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左室质量适宜(aLVM)、过高(iLVM)和不足的分布分别占48.1%、48.7%和3.2%。%PLM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系数高于LVMI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系数。左室肥厚(LVH)时,iLVM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低于aLVM(P<0.01)。但在aLVM或iLVM中.LVH和无LVH两组间的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LM识别左室重构比LVMI更符合生理情况,更能精确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8.
对265例高血压病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分析张潮沧何显森张琳吴军(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心内科321100)关键词高血压心律失常,室性心室肥大,左心电描记术,便携式近年来,室性心律失常(VA)与高血压病(EHT)并左室肥厚(LVH)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衰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68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HLVH)患者及3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HT)患者的心肌供血、心律和心功能。结果:HLVH组心肌缺血、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SHT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组LVEF,CI明显减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E/A、舒张早期减速度显著减  相似文献   

10.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心率、血压,左室重构的影响及抗心绞痛作用。方法:以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并临床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结果:卡维地洛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绞痛,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逆转左室肥厚等作用明显(P<0.05或P<0.01)。结论:卡维地洛降压,抗心 绞痛作用明显,且可中断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4例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对其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用超声声学定量技术检测54例患者的心功能并根据患者有无左心室腔增大分为左心室重构组(34例)及非左心室重构组(20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中45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时,其左心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明显低下,而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未发生左心室重构时,仅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低下。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发现左心室重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左心室重构组,尤其以室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发生率为高。结论:左心室重构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应用超声声学定量技术和动态心电图观察QT间期离散度(QTd)对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梗死组的QTd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其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受损。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与合并窦性心律组相比,前者QTd明显延长(P<0.01);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的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与心肌梗死合并窦性心律组相比亦受损。由此可见,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QTd延长,QTd的延长可能与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受损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病人左心室 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高血压病病人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的影响。方法在6个月的随机单试验中,利用M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氨氯地平(5mg/d)对60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向心性重构患者的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以及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影响。结果氨氯地平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P<0.01),在降低血压的,氨氯地平降低左心室室壁厚度(P<0.01)、左心室重量(P<0.05)和左心室重量指数(P<0.01)。结论氨氯地平应用半年后,在平稳降压的同时可使向性左室重构及左心室肥厚逆转。  相似文献   

14.
To evaluate the alteration of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ic patterns by the end-systolic stress-midwall fractional shortening relation. Echocardiography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 and cardiac function among 117 cas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ith 45 normal cases as control(s).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and relative wall thickness (RWT) were calculated using echocardiographic data.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of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 pattern based on LVMI and RWT. Patients of the eccentric hypertrophy group suffered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shown by end-systolic stress-midwall fractional shortening re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concentric remodeling group, eccentric hypertrophy group and concentric hypertrophy group, and those with concentric hypertrophy showed the worst contractility. The degree of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damage was different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ic patterns. Geometric changes may have compensated for the reduction of myocardial contractility in some phas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ormal pump 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左室构型与左室中层力学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丁彦春  曲鹏 《高血压杂志》2000,8(4):320-323
目的:用室壁应力-左室中层缩短率关系做为评价心肌收缩性的指标,研究高血压不同左室构患者心肌收缩性的改变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按LVMI和RWT将左心室分为四种构型。对11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45例健康人左心室结构按左室室壁应力(MESS)和室壁中层缩短率(mFS)来估计心功能情况。结果:以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室中层缩短率表示的收缩功能离心性肥厚受损严重,以室壁应力-左室中层缩短率关系表示的心肌收缩性,向心性肥厚最重。以EF斜率等表示的心脏舒张功能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患者损害不同,舒张功能的改变与心肌收缩必的损害成正相关。结论: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患者心肌收缩性损害不同,左室构型向向心性发展在一定阶段上代偿了心肌收缩性的下降,以保持心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左室质量比值 (%PLM )将左室重构分为左室质量适宜 (aLVM )、左室质量过高 (iLVM )和左室质量不足 ,观察并比较aLVM和iLVM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特点。方法 :对 187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aLVM、iLVM和左室质量不足的分布分别占 4 8.1%、4 8.7%和 3.2 %。与aLVM相比 ,iLVM的主动脉根部内径、左房内径、左室质量和相对室壁厚度更高 (P <0 .0 5 ) ;心排血量、心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 /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比值更低 (P <0 .0 5 ) ;总外周血管阻力更高 (P <0 .0 5 )。结论 :与aLVM相比 ,iLVM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特点提示它是左室重构发展的进一步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例,按Ganau法分为4型:正常构型组(A组)46例、向心性重构组(B组)53例、向心性肥厚组(C组)40例、离心性肥厚组(D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血流频谱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值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各组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各组比较,在年龄、性别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组、D组收缩压最高,左心房内径最大(P<0.05);B组、D组IVS、LVPW轻度增厚(P<0.05);高血压各组的E/A值均降低(P<0.05),LVEF值只有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Te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NP在B组、C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ei指数,BNP共同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功能情况,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左室功能的改变。 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显像(DTI)检测7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94例正常对照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结果:高血压病组左室质量指数、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A及E/A比值和DTI频谱速度s、a及e/a比值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跨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E和DTI频谱速度e在高血压病组及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TI的收缩期峰速度与LVEF和舒张期峰速度比值e/a与E/A在两组间均呈显著相关(P<0.05)。 结论:高血压痛患者收缩期峰速度s及舒张晚期峰速度a增加,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增强,左室僵硬度增加,左房辅助泵功能增强;DTI能早期、敏感地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指标心肌能量消耗(MEE)评估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特点以及左室收缩功能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指标、左室收缩功能常规指标(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应用相关公式计算MEE、左室收缩末周向室壁应力(cESS)、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LVMI和RWT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组(22例)、向心性重构组(34例)、向心性肥厚组(26例)和离心性肥厚组(24例);分析各组间左室结构、功能的差异,探讨MEE、cESS与左室结构、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4组cES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离心性肥厚组最高;除向心性重构组外,其余高血压3组ME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离心性肥厚组MEE最高。相关分析显示:MEE、cESS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以及左心室重构指标均明显相关。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无创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EE水平可反映高血压左室不同构型的心肌生物能量消耗特点;MEE、cESS是评价高血压不同构型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室重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一项无创性指标。方法:研究HRV在高血压左室重构中的作用,应用HRV时域与频域分析法,检测与分析70例高血压病(EH)男性患者24小时RR间期标准差(SDNN)、心率变异指数(HRVI)及心率功率谱密度(PSD);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相对室壁厚度(RWT)与左室重量指数(LVMI)对患者进行左室构型分类。30例健康男性被同期检测,以作对照。结果:70 例EH 患者被分为正常构型(RWT 与LVMI均正常),向心性重构(RWT 增加,但LVMI正常),向心性肥厚(RWT与LVMI均增加)及离心性肥厚(RWT正常,但LVMI增加)四个左室构型组。四组患者SDNN、HRVI、PSD的低频(LF)峰值及其与高频(HF)峰值之比(LF/HF)均较正常人减低,而PSD的HF峰值却均较正常人增高,该HRV 变化特征的显著性依上述左室构型顺序呈现进行性增强。结论: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参与了高血压的左室重构机制,且其损害程度可能伴随左室重构过程的进行而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