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潴留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潴留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方法对9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和其子女(30例)进行呼吸驱动反应性测定及人白细胞抗原(HLA)分型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的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明显低于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者,其子女(14例)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也低于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者的子女,并与亲代HLA单倍型有明确连锁关系(θ=0.05,Z=3.24)。结论人类低氧呼吸驱动反应受基因控制,有明确遗传倾向。伴二氧化碳潴留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基因存在某种异常,这种基因异常可遗传给子代。基因异常所致低氧呼吸驱动反应性降低是致COPD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h、4h和24h患者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pH,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的变化。结果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后2-6hPaO2、PaCO2和SaO2升高,pH改善,RR和HR减慢,24h内呼吸衰竭基本纠正,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剧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1973至1993年间住院的61例(85例次)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剧患者的资料分析,评价MV治疗的临床疗效、失败率和并发症。结果显示60%患者在4~90天内撤机并拔管,存活;只有5.9%在1~10天内死于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气压伤,而另34.1%需要长期MV支持(MV依赖)30~2083天(229±136天),最后分别死于医院内感染、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MV故障等。结论适宜的MV参数调节、良好的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对尽早撤机非常重要,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癌者呼吸控制功能及其对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异常是其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之一。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控制功能异常及其遗传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与上消化道出血之间多种关系,以利临床提高警惕,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避免或减少该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死亡率.方法随机将36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83例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下称并发出血)的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临床分析.①各组与并发出血发病率及之间的差异;②各组伴发脑疝与并发出血的关系;③患者原有基础胃病或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其本次并发出血的关系;④本病并发出血的常见的时间规律.结果①脑出血并发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脑血栓及蛛网膜下腔出血(P1<0.01和P2<0.05),后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3>0.05),本组365例总发病率为22.75%.②并发出血83例中,48例伴有脑疝,而无并发出血的282例中,仅41例伴发脑疝,各组之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脑疝与并发出血关系密切.本组并发出血伴发脑疝的发生率为57.83%,而无并发出血伴发脑疝的仅为14.53%;③83例并发出血中34例发病前,曾有各种胃病或Hp检测培养+~++++,占40.96%;④83例并发出血中,有70例在1wk内发生,占84.34%,且以夜间多.结论①以脑出血并发出血为最,其他分别为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②脑疝与并发出血关系密切;③原有基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气胸误诊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气胸误诊分析程德云陈文彬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我院自1990年1月~1995年8月共收治该类患者56例,其中41例被误诊,误诊率高达73%。现将其诊断中的一些问题报告如下。41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用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7例纳入试验组;同期,以鼻导管吸氧治疗33例达同样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PaO2、SaO2均有上升,但试验组上升更高、更快;试验组治疗前后PaCO2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下降不显著(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述结果显示:BiPAP呼吸机容易操作,对COPD合并Ⅱ型呼衰疗效肯定,可升高PaO2,明显降低PaCO2,减轻症状,成为治疗、抢救COPD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收治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15例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15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变化。认为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型急救用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1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BiPAP通气)和对照组(呼吸兴奋剂),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呼吸(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PaO2、SaO2的升高及PaCO2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呼吸频率(R)、心率(HR)、紫绀、水肿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显著。结论使用大型急救用呼吸机BiPAP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换气功能,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胸腔积液是两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 COPD5 5 8例 ,其中伴发胸腔积液 70例 ,探讨两病叠加的临床特点、诱因及诊断中的一些问题。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0例中男 60例 ,女 10例 ,年龄 4 5~91岁 ,中位年龄 69.5岁。 60岁以上 91.4 % (64/ 70 )。有明确吸烟史者 (吸烟量 >10支 /天 ) 5 3例 ,其中 >2 0年者 30例 ,10~ 19年 2 3例 ;无吸烟史者 5例 ;吸烟史不明者 12例。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18例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2 8例 ,已发展为肺心病 34例。1.2 伴发胸腔积液临…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出血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于1995~1999年共收治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225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6例。其中30例经纤维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的原因,有活动性出血者胃镜下止血,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827例结局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治疗药物及其预后等方面的逐年演变过程,为今后诊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7 a 来收治的827 例次上消化道出血,进行逐年纵横对比分析.结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历年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胃溃疡、肝硬变、Mallory Weiss 综合征、急性胃粘膜病变则交替成为第2 位出血原因;内镜诊断率和急诊内镜率逐年提高,1998年达到80 % ,内镜下见出血者占内镜检查的24-3 % ,而见到活动性出血者仅占内镜检查者的14-9 % ;内镜下止血108 例次,成功率100 % ;1994 年前治疗药物主要为云南白药和甲氰咪胍,之后,随着立止血、质子泵抑制剂(PPI) 、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使用的逐渐增多,前二者的使用逐渐减少,善得定多用于肝硬变出血;住院天数和止血天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幅度微小;雷尼替丁、法莫替丁、PPI、立止血、善得定的使用以及及时的内镜检查和内镜下治疗在提高止血效果、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方面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结论 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者在入院时已自行止血,患者的预后在某种意义上主要取决于疾病本身和病情的轻重,药物的干预有一定作用,但比较有限,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程长,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COP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随着COPD患者病程的进展,特别是COPD急性加重期,由于病程进展加快,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4]。现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COP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9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是一种临床表现危重的呼吸系急症 ,需要紧急救治。其发病经过、临床表现、病情演变、胸片特点及治疗措施与一般自发性气胸有诸多不同之处。近 10年来我科收治自发性气胸 188例 ,其中继发于 COPD者 76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 1990 .1~ 1999.12月收治自发性气胸 188例 ,继发于 COPD者 76例。COPD组 :共 76例 ,男 5 8例 ,女 18例 ,男 :女 =3.2 :1,年龄 4 3~ 82岁 ,平均 61.2岁 ;一般气胸组 (对照组 ) :共 112例 ,男 91例 ,女 2 1例 ,男 :女 =4 .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98例患者就病因、临床表现等问题进行分析.本组患者男60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1.63:1,平均年龄69.2岁.其中消化性溃疡58例,胃癌22例,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11例,急性胃粘膜病变7例.全部经内镜、部分手术及病理活检确诊.结果通过分析表现,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占59.2%,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占22.4%,第一次出血者占52.3%,多次出血者占47.7%,再出血率高.小量出血者占23%,中等量出血者占55%,大出血者占22%,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量偏大,不易止血.出血后有53%出现合并症.98例患者中48.7%原有心、肾、脑、肺等两种以上的伴随疾病.本组患者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就诊的占68.4%,有42.3%患者病史不明确,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经内科保守治疗有效的占92%,手术治疗的占5%,死亡占3%.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病因、表现、治疗等方面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应予以注意,积极治疗,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老年COPD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分析江苏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10037)张兆果江苏省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15200)姚品芳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上消化道出血,在老年患者都很常见。本文收集资料较完整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300例,其中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监测估算动脉血PCO2(PaCO2)的方法,为无创动态监测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PaCO2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30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联用BiPAP呼吸机鼻(面)罩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疗程为5~7d,治疗前后均采用平静呼气法和延长呼气法记录呼出气PCO2曲线图.结果 患者治疗前平静呼吸呼气末PCO2[PETCO2(Q)]为(50.72±8.93)mm Hg(1mm Hg=0.133 kPa),延长呼气第5s末PCO2[(PETCO2(P)]为(70.35±8.91)mm Hg,PaCO2为(71.25±9.08)mm Hg.治疗前PETCO2(Q)显著低于PaCO2(F=38.73,P<0.01),PETCO2(P)与PaCO2基本一致(P>0.05),PETCO2(P)基本能反映PaCO2;治疗后复查的结果与治疗前类似.治疗前和治疗后PETCO2(P)和PaCO2均呈正相关(r=0.96和r=0.97,P<0.01).治疗前,根据从呼气开始到PCO2与PaCO2相等的时间(TABG)呼气时间,从平静呼气二氧化碳-时间拟合曲线公式求得PCO2(C)为(71.78±9.04)mm Hg,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查的结果与治疗前类似.治疗前后PCO2(C)与PaCO2均呈正相关(r=0.97和r=0.98,P<0.01).结论 对于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延长呼气法测定PETCO2(P)可较准确地预测PaCO2,适合于PaCO2的动态预测.对于部分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延长呼气法测定受到一定限制,平静呼气外推PCO2(C)值与延长呼气法测定PETCO2(P),均可较准确地预测PaCO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i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医院配制的高能鼻饲膳,观察组从每13蛋白质摄入总量中减去20g,替换为静脉给予等量的丙氨酸一谷氨酰胺(Aln—Gin)双肽,在营养治疗前1d及治疗后7、14、21、28d测定免疫学指标。结果营养支持28d后,观察组的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CD3,CIM,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血TLC显著增加(P〈0.05)。治疗4周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不同监测时间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TLC在治疗21、28d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ln-Gin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调节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