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心气虚弱症、心肾阴虚证及心肾阳虚证.另设正常对照组45例.抽取2组人员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浆FIB水平的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浆FIB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血瘀阻证及痰浊内阻证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FIB水平有相关性,并且有其内在的客观机制.  相似文献   

2.
3.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与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是急性蛋白之一[1],同时也是血浆中最早分离出来的一种可溶性糖蛋白,其分子量为330000~340000,等电点5.5,沉降系数7.7~7.9,其分子为一个二聚体,呈长条状,长度50~60nm,含有3对多肽链(Aα2、Bβ2、γ2),由  相似文献   

4.
纤维蛋白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一种主要的血浆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属于Ⅱ类肝性急性相蛋白,在机体受伤或炎症时,其浓度成倍增高,其生物半衰期3~6d,分子代谢率31~46mg/kg,血浆浓度2~4g/L,分子量343000,其分子比血浆球蛋白大,呈棒状,每个FG分子由3对肽链组成,Aα、Bβ、γ肽链间有二巯键相连。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参与血液调节:①受凝血酶作用,肽链解离,分子结构改变导致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纤维蛋白多聚体;②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现就FG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龙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除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部血管以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地龙胶囊口服,对照组未加特殊治疗,疗程均为3月.跟踪观察2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龙胶囊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与纤维蛋白原(Fig)及冠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102例AMI患者检测血脂和Fig,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按血浆Lp(a)浓度分为高Lp(a)组(≥300mg/L)和低Lp(a)组(〈300mg/L),比较两组血浆Fig及冠脉病变特点的差异。结果Lp(a)与Fig、冠脉狭窄分数、有明显相关性(P〈0.01)。高Lp(a)组的Fig水平、冠脉狭窄分数、梗死相关血管的残余狭窄程度、血管闭塞率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5),其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评分明显低于低Lp(a)组(P〈0.05)。结论血浆Lp(a)升高的AMI患者,其Fig水平也异常升高,冠状动脉狭窄分数增加,IRA的残余狭窄程度加重,血流速度缓慢,血管闭塞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酶(ALP)在患者骨折后,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可导致凝血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骨折患者(实验组)89例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FIB)和碱性磷酸(ALP)联合检测对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会艳 《河北中医》2011,33(9):1426-1427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病因主要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于骨科大手术后,好发部位为下肢,由于骨折后炎性反应及血管损伤反应,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血液发生血栓、血栓前状态的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改变的分子标志物,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是血栓形成或溶解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Fg和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筛选600名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用Clauss法测定Fg,用终点法测定TG、TC和HDL-C、LDL-C浓度,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Fg浓度为因变量,以TG、TC、HDL-C、LDL-C和CRP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Fg水平和TG、TC、LDL-C和CRP呈正相关(P<0.05),而和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明显关系,其参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过程,Fg的升高对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邱蓉 《中医药研究》2011,(6):665-666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有典型症状并经冠脉造影明确的ACS患者86例,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Fib水平.分别比较男女两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组,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组,不同冠脉病变部位组以及是否合并并发症组的Fib水平.结果 不同性别间,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组间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三组及两两比较Fib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多支病变组(包括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Fib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Fib水平高于未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组,分别为(3.529±1.216)g/L及(3.005±0.788)g/L(P〈0.05).而是否合并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ib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无任何并发症和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两组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或脑血管病组的Fib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中,合并冠脉多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或糖尿病的Fib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方法将纤维蛋白原加热至56℃发生凝集,而其它蛋白不受影响.然后高速离心,将其血浆柱之间的长度比和蛋白原浓度成正比例关系.结果批内变异系数为 3. 2%(n= 20,k= 2. 67g/L),批间变异系数 CV为 4. 5%( n= 20, x= 3. 2g/L)纤维蛋白原在 10~ 80g/L呈良好的线性,回收率104.2%,与Jacobsson改良的可凝固蛋白法[1]Y(本法)=0.996X+0.002相关性良好.r= 0 996.结论该法不失为一种适合于常规工作的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鼻觑的临床疗效已在实践中得以证实【'」。临床发现,鼻呢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后其值明显下降【'-'」,由此设想活血化瘀止鼻翩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为进一步证实鼻激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确系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笔者从1995年8月至1996年6月,以血浆纤维蛋白原值为指标,对因严重鼻觑而住院的患者分中药组及对照组共sl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经一般处理未能止血而住院的男性严重鼻咽患者,年龄16-sl岁,随机分为两组:1.中药组(28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 ( DIC)、应激反应 (因为它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有关 ,而且与冠心病、心肌梗死有关 [1~ 3] ,因而临床上倍受重视。目前临床上多用双缩脲比色法、热沉淀比浊法[4 ] 测定 ,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 ,因此笔者采用微量吸管法这一既准确又方便的方法测定。1 测定原理纤维蛋白原加热至 56℃发生凝集 ,而其它蛋白不影响。然后高速离心 ,其与血浆柱之间的长度比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成正比关系。纤维蛋白原 ( g/ L) =纤维蛋白原长度 /原血浆柱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在首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102例首发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血浆FIB的水平变化,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6例比较,并比较房颤组3种不同基础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FIB水平。结果房颤组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高于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患者(P均<0.05),而后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首发心房颤动患者血浆FIB水平明显升高,与其高发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脉血康对脑梗塞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纽,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并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血康可以通过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脑梗塞患者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再梗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纤维蛋白原测定的方法。方法 将纤维蛋白原加热至56℃发生凝集,而其它蛋白不受影响。然后高速离心,将其血浆柱之间的长度比和蛋白原浓度成正比例关系。结果 批内变异系数为3.2%(n=20,x=2.67g/L),批间变异系数CV为4.5%(V为4。.5(n=20,x=3.2g/L)纤维蛋白原在1.0~8.0g/L呈良好的线性,回收率104.2%,与Jacobsson改良的可凝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TIB)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起病7天内的12.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应用凝固法定量测定血浆FIB水平.结果 眼针组总有效率9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之和占2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眼针加基础治疗疗效优于基础治疗;血浆兀B水平,眼针组由(3.89±1.02)g/L降至(2.53±0.81)g/L,对照组由(3.91±1.04)g/L降至(3.17±0.94)g/L,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IB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的方法进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大分子的可溶性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分子量330000~340000,等电点5.5,沉降常数7.7~7.9。其分子为一个长条状二聚体,长度50~60nm;含有3对多肽键,由二硫键连接。大量的文献表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不仅与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出血(DIC)、应激等有关,而且与冠心病(CHD)、心肌梗死、脑血管病等有关,因而纤维蛋白原的研究倍受关注。现就其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心功能Ⅱ级者41例,心功能Ⅲ级者25例及心功能Ⅳ级者21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血浆标本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受检者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PT—Der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心功能不同分级血浆D-二聚体存在差异,心功能受损程度与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呈正相关(b=6.24,t=2.58,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以及了解患者心功能受损状况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计算机自动检测纤维蛋白原(Fbg)系列数值得到应用,其优点在于:它不仅了解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而且能判断纤维蛋白原被蕲蛇酶水解出Des-AA(FPA)后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情况(包括反应时间与功能指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