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2例多层螺旋CT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获取肺内病变部位病理标本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42例穿刺成功100%(42/42),对肺部病变病理诊断正确率95.24%(40/42),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75%(3/4),1例并发大咯血经抢救好转出院。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对肺内病变穿刺活检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尤其对支气管镜不易取得活检的周围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1例我院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的CT表现。结果:21例机械性梗阻均见不同程度的肠腔扩张、积液积气。不同原因引起的机械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各具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技术在先天性输尿管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输尿管囊肿患者的肾脏、输尿管、膀胱行16层螺旋CT多期容积扫描,对薄层图像行二维、三维重建并进行图像分析、将诊断结果与IVU及B超进行对照。结果:8例共10个囊肿,显示准确率分别为IVU占70%(7/10),B超占60%(6/10),CTU占100%(10/10)。8例中,单纯型7例,异位开口型(并重复畸形)3例,单侧6例,双侧2例,囊肿内合并结石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在先天性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术前诊断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张水灌肠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大肠癌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大肠癌的患者行动态3期增强扫描,对CT图像进行分析,对其进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40例有分期研究价值。MSCT检出了全部大肠癌,敏感度100%,对大肠癌TNM分期的准确度80%(32/40),其中T分期准确度为90%(36/40),N分期的准确度为80%(32/40),M分期的准确度为98%(39/40)。结论良好的扫描前准备和扫描方法是螺旋CT对大肠癌正确分期诊断的关键,MSCT可以有效的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能够较准确的确定中晚期大肠癌的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肠梗阻诊断中分别采用超声、多层螺旋CT、腹部X线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肠梗阻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查、腹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三种诊断方法同手术探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梗阻原因、部位,肠绞窄以及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最高,而在梗阻部位、肠绞窄以及梗阻诊断方面,超声诊断符合率虽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但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在梗阻原因方面,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X线诊断各方面符合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诊断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的声像检查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最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102例疑似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将所有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临床肠梗阻MSCT的诊断准确率为94.00%,X线平片准确率为65.31%,MSCT诊断肠梗阻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患病程度,提高了临床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CT表现及CT对肠梗阻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临床和/或腹部平片怀疑肠梗阻的CT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例或临床随访诊断最终结果对照。结果160例患者CT诊断存在肠梗阻全部与最终结果相符合,对病因诊断总体准确性为86.25%(138/160),而CT检查前病因诊断正确率为25.0%(40/160),CT检查前后诊断正确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检查能明显提高肠梗阻的诊断率,并且能明显提高对梗阻原因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疾病中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病理诊断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CT和X线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螺旋CT肠梗阻诊断率为96%,腹部平片肠梗阻诊断率为70%;两者联合起来诊断率为100%。结论螺旋CT和腹部平片对肠梗阻的病因、部位及性质等的联合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非常有助于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eespiral omputer omography,MSCT)与常规CT在颅底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就诊病人共50例颅底骨折患者,常规给予多层螺旋CT与常规CT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患者颅底骨折线、颅内积气及窭腔积液,常规CT未见明显颅底骨折线,仅见颅内积气及窦腔积液。常规CT显示出23饲骨折,多层螺旋CT则显示出47例骨折,多层螺旋CT显示颅底骨折的能力显著高于常规CT,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颅底骨折提供客观的诊断和鉴别依据,骨折线显示优于常规CT,在颅底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张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101-10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T在膀胱癌诊断及C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膀胱癌病例CT征象。结果:多层螺旋CT显示膀胱癌的大小、数目、大体形态较准确,膀胱癌侵犯范围的敏感性以及准确性评价较高;CT定性诊断准确性94.9%。结论:膀胱癌诊断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多层螺旋CT,薄层及增强是多期扫描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重点,这对病灶、大体分型、分期的发现及定性诊断都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对脑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脑内小动脉肿瘤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机检查并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等进行三雏图像处理。对所有患者行DSA检查,与CTA的结果对照分析。结果:DSA证实40例病人42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0个,大脑中动脉瘤8个,大脑前动脉瘤11个,后交通动脉瘤13个。CTA检查共检出40个动脉瘤,1个大脑前动脉瘤和1个大脑中动脉瘤未能检出,检出率和准确率为95.23%(40/42)。结论:多层螺旋CTA是无创性检查脑内小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0例患者多个部位动脉血管的检查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动脉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50例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将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对照,分析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部位、类型及病因中的作用.结果 50例肠梗阻中①判断肠梗阻的有无:CT正确诊断48例(95%);②判断肠梗阻的部位:CT正确诊断44例(88%):③判断肠梗阻的类型:CT正确诊断43例(85%);④判断肠梗阻的病因:CT正确诊断42例(83%).结论 CT检查可准确诊断肠梗阻的有无及部位,尤其在判断肠梗阻的类型及病因方面较传统腹部X线平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有诊断级螺旋CT的SPECT/CT显像在前列腺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6倒前列腺癌的患者,注射^To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立即行同机SPECT/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3.20%(96/103),特异性91.00%(101/111),准确性92.06%(197/214),阳性预测值90.57%(96/106),阴性预测值93.51%(101/108)。结论:带有诊断级螺旋CT的SPECT/CT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补充CT检查的获得的信息,在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苏江 《新中医》2020,52(24):81-83
目的:评价肠梗阻不同中医证候分型中 CT 仿真内镜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肠梗阻患者 58 例,采用螺旋 CT 仿真内镜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法进行诊断,将其和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相互对比,分析符合率、病因诊断结果。结 果:螺旋 CT 组发病部位诊断结果准确率为 96.5%,手术病理组发病部位诊断结果准确率为 1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 CT 组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为 94.8%,手术病理组病理诊断结果准确率为 1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 例患者中脏腑失调 8 例,气血不足 8 例,里外热结 19 例,气滞血瘀 23 例。不同证型 CT 检查可见不同的特征。结论:在肠梗阻不同中医证型中,CT 仿真内镜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8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梗阻性黄疸病例行螺旋CT平扫,通过MPR及CPR技术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45例梗阻性黄疸中,胆管癌6例,胰腺癌10例,胆总管结石25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CT结合MPR、CPR诊断准确率为85.6%,良、恶性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88.8%。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MPR和CPR图像后期处理技术,能准确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直观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胆道系统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在我院就诊的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肠梗阻的临床患者病例,抽样患者在来院就诊时均采用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CT诊断的最终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该诊断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采用螺旋CT对发生在十二指肠的梗阻进行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100%;对发生在肠系膜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准确率在85%以上.结论: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究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 X 线与多层螺旋 CT 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泉 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 120 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 X 线、多层螺旋 CT 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 骨折检出情况及检查情况。结果:120 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经 X 线片检查检出 84 例(70.00 %),经多层螺旋 CT 检查检 出 115 例(95.83 %);多层螺旋 CT 检出率高于 X 线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层螺旋 CT 对爆裂性 椎体骨折、椎管内血肿、椎板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 X 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骨片突入椎管两种检 查方式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层螺旋 CT 检查时间长于 X 线,检查费用高于 X 线,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临床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 CT 检查,相比 X 线检出率明显更高, 可以对骨折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胃间质瘤(G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胃间质瘤有特异性,三期动态增强与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泌尿系成像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筛选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五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 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成像检查与病理检查,以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应用多层螺旋 CT 泌尿 系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成像漏诊输尿管炎性狭窄及输尿管畸形各 1 例,诊断准确率为 96.67 % (58/60),与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应用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 成像进行诊断,可准确定位和定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