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4.
董金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6):F0003-F000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汤药。对照组服用左氧氟沙星。[结果]中药治疗组效果显著。[结论]中药治疗淋证起效快,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癃闭又称小便不通,癃指尿液潴留膀胱,小腹充盈隆起;闭指膀胱气机闭塞,小便欲溲不下,为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多因麻醉、精神紧张、膀胱充盈过度引起,临床常通过无菌导尿为患者解除痛苦。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避免导尿造成的痛苦,减少泌尿系上行感染的机会,我们2004年1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针灸治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中药针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针灸治疗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时间,并对每个患者作纵向的生存质量测量,分别于手术后、术后24h、治疗2周、停止治疗1个月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进行测量,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伤口疼痛、预防伤口水肿、术后尿潴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手术后、术后24h、停止治疗1个月两组的生存质量无差异,但停止治疗1个月时生存质量大幅提高,治疗2周、治疗组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治疗对混合痔术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120例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针灸治疗和西药治疗,对比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分为中药针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针灸治疗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愈合时间,并对每个患者作生存质量测量,比较两组手术后、术后24h、治疗2周、停止治疗1个月、停止治疗6个月的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伤口疼痛、预防水肿、术后尿潴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分别进行同一组多个时点纵向对比,表明手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两组同一时点的横向对比,表明治疗组对痔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针灸治疗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9.
针刺中药合用治疗急性淋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淋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西医的急慢性膀胱炎、尿道炎、急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结石症、乳糜尿等皆属于中医的“急淋”范畴。笔者采用针刺中药合用并与中药对比观察的方法治疗 3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2例患者随机 (双盲 )分为 2组 ,治疗组 3 2例 ,其中男 13例 ,女 19例 ,年龄 16~ 5 0岁。对照组 3 0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9例 ,年龄 15~ 5 2岁。病程最短 1d ,最长 3d。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 ,具有可比性。1 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急诊医学》诊断要点[1] 。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针刺取穴 … 相似文献
10.
术后尿潴留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笔者2005-2009年采用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52例均为本院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平均49岁。治疗方法 针刺方法:取穴:以中极、关元、气海、阴陵泉、三阴交为主穴。体虚倦怠乏力加足三里;肝气不舒,善太息加太冲;肾阴亏虚加太溪。 相似文献
11.
12.
我科自1999年8月~2005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术后辅以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温针灸在术后胃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温针灸在治疗术后胃瘫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 17例胃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温针灸组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结果 :温针灸组治愈率为10 0 % ,平均治疗 6 .2 2± 3.96次 ,针刺组治愈率为 88.2 3% ,平均治疗 15 .38± 4 .2 1次。结论 :温针灸对术后胃瘫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4.
15.
俞募配穴法治疗宫颈癌术后膀胱麻痹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对宫颈癌术后膀胱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宫癌术后膀胱痹的病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针灸组(治疗组),就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俞募配穴法有利于宫颈癌术后膀胱麻痹患者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6.
尿潴留是手术后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 ,尤其是外科、妇科及骨科下半身手术 ,往往因麻醉 ,切口疼痛及绝对卧床 ,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卧位解小便所致 ,我院自 1997年以来 ,对 86例手术所造成的尿潴留采用针灸的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86例 ,其中妇、外科手术 5 2例 ,骨科占 34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82岁 ,表现为小腹胀满隐痛 ,小便闭塞不通 ,有的伴有大便不解 ,肛门无排气。2 治疗方法2 .1 物品准备消毒毫针、针盘、镊子、消毒棉球、艾条 3炷。2 .2 取穴肾俞、腰阳关、太溪、委中、三阴等。2 .3 … 相似文献
17.
盗汗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疾病,但因为患者的主要病痛在骨折,往往不被患者和医生所重视。自2006年1—5月,作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35例手术后盗汗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4— 1~ 2 0 0 2— 2月 ,我院采用中药治疗妇产科术后腹胀 114例 ,效果可靠。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妇产科术后 4 8小时内腹胀未消除的病人和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后无效的患者。 114例中 2 2~ 2 9岁者 18例 ,30~ 37岁者 32例 ,38~ 4 5岁者 5 2例 ,4 6~ 5 0岁者 12例。 其中卵巢囊肿切除术后 2 0例 ,剖腹探查术后 8例 ,子宫肌瘤切除术后 6 4例 ,宫外孕手术后 2 2例。术后 3天腹胀未自行解除的 6 0例 ,4天未自行解除的 2 6例 ,5天未自行解除者 2 0例 ,6~ 8天未自行解除者 8例。2 治疗方法 处方 :党参 15 g、茯苓 2 0 g、…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针灸对于膝关节镜手术后患者遗留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刺犊鼻、鹤顶、梁丘、血海、伏兔、足三里、悬钟、阳陵泉、委中等穴位。结果:总有效率93.9%。提示:对于膝关节病单纯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采用关节镜并术后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