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是否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方法将132例ACS病人随机分为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很快被控制,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很快被改善,出院后病人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诊断明确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40例在行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6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150mg剂量维持7天;低剂量组40例在PCI术前给予3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75mg剂量维持30天,观察PCI术后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大出血率、死亡率.结果 高剂量组使PCI术后支架血栓风险率下降31.0%、心肌梗死发作率降低35.1%、大出血率增加2.0%、死亡率无变化,与低剂量组相比较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大出血率、死亡率无显著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讨论 高剂量的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效果较低剂量显著,且无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属心内科急症,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高.笔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6 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 AICVD 患者 164 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单一的阿司 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 量表(NIHS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 AICVD 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 吡格雷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抑制机体内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的 NIHSS 评分,尽可能保护机体脑部神经避免遭受损伤,改善 AICVD 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并分别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 反应蛋白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 %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 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8.00 % 与对照组的 12.00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免形成血栓,且安全性较高,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9 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 42 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 42 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临床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可促进心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恶化为AMI.若治疗恰当则病情可趋向稳定.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2006年2月-2008年3月,本院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患者7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波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45-46
目的:比较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症(ACS)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波立维和泰嘉,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波立维和泰嘉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可以替代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首剂300mg,随后75mg,1次/d,口服;阿司匹林0.3g,1次/d,口服,连用3d后,改为0.1g,1次/d,口服。半年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半年后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休克病人1例,对照组发生2例。观察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优于单一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观察用药期间患者心绞痛日平均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等指标情况、用药后两组的凝血指标变化及主要不良反应,分析治疗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论:阿司匹林合用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仍有早期和长期保护作用,可降低死亡、心脏病复发或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别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以了解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观察组)。以治疗效果、血液流变率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为观察指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分析,观察周期2周。结果:与阿司匹林治疗组相比,氯吡格雷治疗组的全血粘度(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因素)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对血液流变和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治疗组。研究组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胃镜结果。结果: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胃黏膜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无论在疗效还是安全性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n=42)和对照(n=40)组,两组均应用常规控制心绞痛、调脂、抗凝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给予负荷量300mg,之后75mg,一日一次口服。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两组均无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及并发症。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及预后,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来本院就诊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的功能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  相似文献   

16.
张爱华 《中医药研究》2012,(9):1150-115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1%,且治疗组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风险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塞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58 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每组 29 例,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 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 全血低切黏度(WBLSV)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显著,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96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9.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心绞痛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好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及维持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产生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75 mg组(A组)73例,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150 mg组(B组)55例,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后每日75 mg组(C组)60例,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75 mg,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组(D组)52例。予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72 h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 B组、C组CR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D组(P〈0.05);A组、D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而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高负荷剂量、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可以降低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