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屑病皮损端粒酶逆转录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不仅与角质形成细胞(KC)异常增殖有关,也与KC凋亡异常有关[1-2].凋亡是由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caspase)成员介导的蛋白酶级联反应过程,其中caspase-3是主要的凋亡效应分子.桥粒芯糖蛋白1(Dsg1)是caspase底物蛋白.我们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检测Dsg1与caspase-3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以探讨Dsg1在银屑病皮损表皮KC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维A酸核内受体α(RXR-α)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对28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皮肤中RXR-α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以30例正常人皮肤作为对照。结果: 银屑病皮损中RXR-α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非皮损处皮肤(P0.001)和正常人皮肤(P0.001),进行期皮损处RXR-α mRNA的表达比静止期皮损表达显著降低(P0.01),但非皮损皮肤的表达与正常人皮肤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XR-α在银屑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总RNA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细胞的表型及其变化均由严密调控的基因表达所决定,转录产物mRNA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蛋白质的重要媒介。我们抽提了1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的总RNA,发现其皮损组织中存在着十分活跃的转录过程。一、研究对象实验组为经临床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且未经治疗的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22~41岁,病程14~90天。取皮部位为背部。取材方法:常规消毒局麻后,取受累皮肤损害中心处,未受累皮肤取自正常皮肤端,二者交界处皮肤弃之不用。标本为全层皮肤,取下后立即置液氮中保存备用。对照组12例,均为正常人,性别、年龄和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15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5例健康对照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SC),用流式细胞仪及多向分化法进行鉴定。用RNA测序法检测circRNA表达,并进行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挑选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构建circRNA-microRNA相互作用网络,从中挑选3个与其相关的microRNA进行qRT-PCR验证。银屑病患者组和对照组qRT-PCR验证结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RNA测序结果显示,共检测到6 323个circRNA,其中3 227个为本实验首次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中有129个circRNA呈差异表达,其中123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挑选7个差异circRNA进行circRNA-microRNA相互作用预测,显示与这7个circRNA关系密切的银屑病相关microRNA,包括miR-17-5p、miR-30e-5p、miR-142-3p/5p、miR-369-3p、miR-184、miR-4490、miR-654-3p、miR-423-5p等。qRT-PCR也证实,这7个差异circRNA在患者组也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挑选的3个microRNA在银屑病皮损中低表达(t值分别为3.993、3.217、2.918,均P < 0.05)。结论 银屑病皮损MSC circRNA表达异常,并可能参与了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A酸受体α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和10例正常人表皮中维A酸受体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维A酸受体αmRNA的表达在寻常性银屑病表皮中较正常人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维A酸受体αmRNA的表达降低可能和银屑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IL-15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PV)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人表皮IL-15 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IL-15 mRNA表皮基底层阳性着色3例,阳性率15.0%,阴性着色17例;在PV皮损组织中,IL-15 mRNA主要在表皮基底层形成细胞胞浆阳性着色,阳性率100%,强阳性为57.1%(20?35),中强阳性为31.4%(4?35),阳性为11.4%(4?3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PV皮损组织中IL-15 mRNA表达线性密度为9.512±6.503,高于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1.339±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5 mRNA在PV的发病过程中有显著的作用,为阐明PV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的演变过程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dectin-1 mRNA的表达,探讨dectin-1在银屑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FQ-PCR)检测1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dectin-1 mRNA的表达。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dectin-1 mRNA的表达为(0.01020±0.00686),较正常皮肤组织(0.00232±0.0007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ctin-1 mRNA表达水平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明显升高,其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局部免疫反应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Fox M1(forkhead box M1)表达情况。方法寻常性银屑病及正常对照标本各30例,采用En 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Fox M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减低,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染色强度显著增高(Z=-4.965,P=0.000,P0.05)。结论 Fox M1可能与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细胞原位杂交的方法 ,对 1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 10例正常人皮肤中原癌基因 Ki-ras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Ki- ras在所有被检测的表皮中均有表达 ,而在银屑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人对照 ( P<0 .0 1)。提示原癌基因 Ki- ras可能在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银屑病和扁平苔藓皮损处表达的一致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扁平苔藓和银屑病患者皮损处Ki-67及PCNA表达.结果 Ki-67在扁平苔藓和银屑病皮损处呈阳性表达,PCNA在扁平苔藓和银屑病皮损处呈强阳性表达,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较Ki-67高(P<0.001),两者在银屑病和扁平苔藓皮损处表达的一致性较差(k=0.08).结论 Ki-67和PCNA在银屑病和扁平苔藓皮损处表达一致性差,可能Ki-67比PCNA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对22例银屑病皮损和19例正常皮肤的bFGF进行检测。结果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bF-GF蛋白和mRNA阳性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和棘层,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正常皮肤则表达于表皮的基底层,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统计学分析发现银屑病皮损区表皮与正常皮肤表皮bFGF蛋白和mR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FGF可能参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真皮微血管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p27kip1和ki-67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7k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斑块状与滴状皮损中p27kip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和0.001),而慢性斑块状与滴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斑块状与滴状皮损中ki-67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均<0.01);慢性斑块状皮损中ki-67表达水平低于滴状(P<0.01)。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p27kip1表达和ki-67表达未发现相关性(r=0.08,P>0.05)。结论银屑病的发生可能与p27kip1下调有关;而ki-67的表达水平反映了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PTEN、Akt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及30例健康对照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Akt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PTEN、Akt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EN、Akt蛋白均主要表达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胞浆中,其中PTEN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为淡黄色颗粒,在健康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为深黄色颗粒;Akt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为棕黄色颗粒,在健康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为浅黄色颗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皮肤比较,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0.78±0.21)vs(1.46±0.34),t=9.39,P0.05],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1.83±0.28)vs(0.92±0.16),t=15.56,P0.05]。结论:PTEN的低表达、Akt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银屑病皮损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15.
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34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热型、血燥型和血瘀型)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CD34的表达情况及真皮浅层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皮损中,CD34的阳性表达分布于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真皮乳头部血管内皮细胞,以血热型皮损的CD34阳性表达最明显。MVD检测的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三型银屑病皮损的MVD值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真皮乳头部血管新生的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D34的阳性表达强弱有可能成为血热型银屑病与非血热型银屑病的微观辨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类浆细胞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干扰素α(IFN-α)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PDCs和IRF-7,IFN-α mRNA的表达。15例整形外科患者的皮肤作为正常人对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银屑病组皮损中CD123阳性的PDCs表达明显增多,而在正常对照组没有表达;RT-PCR检测显示,与正常人皮肤相比,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FN-α mRNA的表达无实质性上调,差异无显著性,但是IRF-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中PDCs浸润,IRF-7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银屑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3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6例正常人皮肤中CD4和CD8以及T-bet和GATA-3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和T-bet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皮肤(P<0.01),且CD4表达较强的皮损中T-bet的表达也较强,但两者表达阳性的淋巴细胞分布并不一致;而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8和GATA-3的表达与正常人皮肤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的形成和发展可能通过T-bet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织、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非皮损表皮中Stat3蛋白表达。结果正常表皮细胞中Stat3低水平表达于胞浆中;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皮损表皮中Stat3表达于多数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非皮损处表皮中Stat3表达于部分细胞的胞浆和(或)胞核中。皮损处Stat3评分与PASI呈正相关。结论Stat3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表皮中有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脂溢性角化病(SK)、日光性角化病(AK)、Bowen病(BD)、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因子Ki-67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95例不同皮肤肿瘤GLUT-1及Ki-67的表达。结果:GLUT-1及Ki-67在SK及正常皮肤都不表达,在AK、BD及SCC表达上调,并且二者的阳性表达强度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GLUT-1在恶性皮肤肿瘤中表达上调,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其表达强度可作为判断皮肤肿瘤恶性程度的检测指标,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和甲基CpG结合蛋白(MeCP2)的mRNA表达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DNMT1和MeCP2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8例正常人的表皮进行对照。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人皮肤表皮中的DNMT1 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06±0.00056)和(0.0054±0.00287),皮损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MeCP2 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33±0.0018)和(0.0008±0.00088),皮损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MTI和MeCP2 mRNA异常表达,这可能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