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携式潜水装具是一套脱离水面、直接支持潜水员的、自给自足的单人水下生命支持装置.应用自携式潜水装具执行轻潜水作业任务,必须由身心健康、训练有素、能在水下自由游泳及独立执行潜水技术任务的潜水员[1]携可靠的潜水装具来完成.为了提高我海军轻潜水作业能力,海军某部组织了自携式潜水装具的潜水训练,笔者为此次训练提供了医学保障,保证了训练人员的安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海医所编制的《干式潜水服》、《HJ801型潜水装具》和《2-8型潜艇艇员单人脱险装具》三项海军军用标准,日前在上海通过了由海司航保部主持召开的技术审查会审查。编制海军防救装备标准是我国海军防险救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它对于海军防救部队使用的潜水装备实现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防救部队战备和训练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与会专家认为,三项标准既考虑到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又结合部队实际需要,主要技术要求能够满足使用部队的实际需要,可以作为生产和验收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潜水人员防循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军潜水人员的防御方式特点和身心健康状况,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用防循方式问卷和康奈尔医学指数对海军某部177名潜水人员进行团体测验,用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潜水人员防循式与身心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循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较大,身心健康问题较多者应用不成熟防御方式的频率较高,结论:防御方式对潜水人员身心健康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军航保部为满足防救部队大深度潜水的需要,于1997年上半年在海军医研所举办为期10天的“海军潜水混合气体配制与分析培训班”,这是根据海军1997年度航海保证工作计划而开设的,由该所潜水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和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教员培训。学员来自各舰队防救大队、广州测量大队、潜艇支队及潜艇学院、海军医高专等单位。  相似文献   

5.
潜水作业在援潜救生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安全潜水对于整个任务的圆满完成非常重要。潜水医学保障工作是安全潜水的关键步骤之一,对于提高我海军援潜救生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03年起,我单位多次组织自携式轻潜水、通风式重潜水和氦氧重潜水训练及援潜救生任务演练等重大任务的医学保障工作,在医学保障工作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笔者结合潜水生理医学知识对常见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7年11月22日17:30,我海军8名潜水员,从100mHe-O_2饱和环境下,安全减压出舱,标志着我海军现场大深度He-O_2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训练获得圆满成功。训练是在南海舰队榆林基地防救船大队,南救506船上,利用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建造的艇用300m饱和潜水系统进行的。从10月6日开始,参训人员进入第一阶段饱和潜水基础理论学习,设备系统装置、装具的熟悉和操练;然  相似文献   

7.
为今后在海上实施大深度饱和潜水实潜打好基础,由海司航保部牵头,南海舰司航保处主持,海军医学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的94海军饱和潜水预训班训练,于1994年lO月30日至11月25日,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的饱和潜水综合实验室内进行。参训的12名潜水员在完成为期9天的饱和潜水技术基础理论和有关生理医学知识的学习,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和国产 HS-801新装具的操作使用,以及进行了管供式潜水和潜水钟帮司潜水(bounce diving)等一  相似文献   

8.
<正>水下技能训练是海军潜水队员常规训练的重要课目。良好的潜水装具、高气压设备及室内训练场所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潜水训练时人装安全的重要保障。1潜水装具的日常保养在每次水下训练结束后,潜水装具均需用干净的清水彻底清洗,以洗净泥沙、海藻等污物。晾晒时,避免太阳光直接暴晒,以防止某些材质加速劣化,应在阴凉处风干再收进凉爽干燥的地方存放,以延长潜水装具的使用寿命[1-2]。1.1开式自携装具保养(1)潜水服。主要分为湿式服和干式服。湿式服按常规方式冲洗晾干。干式服在每次使用后如有渗水或沾染有人体汗液时,内部也需清洗干净,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作者自1976—1984年诊治高气压耳气压伤12例,均为男性,年龄21—29岁。其中1例为军医进高压舱后发病,7例为高压舱内潜水模拟试验(饱和潜水36m、40m、巡潜65m及75m,舱内居住7天),4例为使用空气自携式潜水装具潜水,深度为5m及20m。7例进高压舱前有上呼吸道感染,3例是新潜水员未作吞咽动作,1例有慢性咽鼓管炎  相似文献   

10.
1987年6~7月,海军组织一次大深度现场邦司(bounce)、饱和潜水。由东海舰队301船担负此项任务,海军医学研究所、二军大海医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东海舰队防救部队等11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这次实潜作业的成功,累积了宝贵的资料。标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现状分析与设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着重介绍了国内常用的几种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的特点与不足。我国海军已颁布的空气潜水减压表 ,是由前苏海军三个不同年代的减压表中分别选取其中一部分组合而成 ,因而在深度与水下工作时间分档、氮过饱和安全系数的确定以及水面减压时吸氧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 ,更重要的是相当大一部分方案的安全性差 ,与我国海军潜水医学保障水平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称。关于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常规空气潜水减压表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急性低血容量型减压病是一种由于气泡累及微循环系统的疾病,起病凶猛,如治疗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死亡。我院1995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该型减压病患者56例,通过积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2岁,平均(28.3±4.8)岁,潜水工龄1个月至18年,平均(5.2±2.6)年。潜水装具为管供式和自携式轻潜水装具,潜水深度22~51 m,单次潜水作业时间0.5~2.0 h,反复潜水3~8次,劳动强度中度以上,全部违反空气潜水减压规则,凭经验设定或不设停留站直接出水。患者均有典型临床症状,诊断明确。住院治…  相似文献   

13.
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是海军“七五”期间重要的科研、训练设备,1988年7月在海军医学研究所建成。根据设备交货验收大纲规定,需要进行一次载人的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试验,以进一步检查验证该设备的设计性能、建造和安装质量。经过积极准备,海军医学研究所和海司航保部防救研究室,会同军内外150多名科技、医疗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89年1月3日,进行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实验研究。经过29小时30分钟加压(不含停  相似文献   

14.
会议于1996年6月17~19日在南京举行。来自海军医、教、研10个单位的3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3篇,大会交流17篇,书面交流16篇,包括潜水医学、高压氧和舰艇卫  相似文献   

15.
氦氧常规潜水的特点是潜水深度大,减压时间长,在无潜水钟的条件下进行这种潜水作业,潜水员在水下减压时会经受寒冷、疲劳、饥锇、涌浪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潜水深度愈大,这些矛盾就愈显突出。国外大深度氦氧潜水,由于有潜水钟设备,水面减压显得不那么必要。在我国,氦氧常规潜水日渐普及,但潜水钟设备尚未配套,为了减少潜水员在水下减压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的影响,氦氧常规潜水水面减压法是非常必要的。1982年,我们在海军组织的一次海上氦  相似文献   

16.
为规范我院教学医院教师临床基本技能,提升临床带教能力,2013—07-20我院举行首届青年教师临床技能竞赛。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深圳龙岗中心医院、东莞太平人民医院、惠州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及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共8所医院中内、外、妇、儿科32名选手参加竞赛。竞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采用OSCE方式,共设8站,每站2~3个项目,每位选手按题目指定操作,每站操作6分钟,裁判评分2分钟,涉及体格检查、消毒铺巾、伤口处理、胸穿、腰穿、腹穿.妇科产前检查、小儿生长发育判断及急救等。经过1个多小时激烈竞赛,深圳龙岗中心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总分前三名成绩进入决赛。决赛为综合题目,涉及急救、外科伤口处理、止血、护理等,每队15分钟,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平素体健,无减压病史。2004年5月4日下午,在某海区着自携式潜水装具进行潜水训练,水深12m,时间35 min。出水后出现皮肤散在红斑,以双上肢、前胸、后背多见,皮肤瘙痒,给予扑尔敏针剂10 mg肌注。5日上午8时,患者述双上肢、前胸、后背奇痒无比,一晚上几乎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大深度饱和潜水对潜水员的心理影响。方法: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法和行为学测试、脑功能ERP(event related potiential)测试方法调查了8名参加140m饱和-166m巡回潜水的潜水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在饱和潜水中,潜水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焦虑、恐惧、抑郁等3个方面明显低于我国青年常模。但潜水前后进行的行为学测试和脑功能ERP测试结果基本正常。结论:大深度饱和潜水可以短暂性引起潜水员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12~60m 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曾经作过17个深度、44个方案共141人次模拟潜水实验观察,无减压病发生,各项生理指标也无异常改变。为进一步验证本表的实际潜水减压效果,结合修建铁路大桥、水库潜水作业及实海潜水训练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材料和方法参试潜水员共512名,参试前均经体检合格并经加压锻炼。验证期间观察的指标包括减压病症状体  相似文献   

20.
会议于1992年4月16~21日举行。代表来自第一、二、三、四军医大学、军科院、海、空军医研所、海军医校及304创伤中心、各军区总院及各级医院等40个单位共69人。会议收到了论文132篇,宣读交流60篇,其中专题报告17篇。会议展现了我军新时期发展和海军作战需要与特点,着重航海、航空战伤的病理特点,如潜水减压病、磁场、噪声、海水浸泡伤口、低压缺氧、失重等病理及病生机理等。也有一些新技术方法在军事病理学中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