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ARROW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方法:应用ARROW导管对6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在一针穿刺成功方面,右侧为87.23%,左侧为57.14%。结论:应用ARROW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 ,提高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11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操作 ,13 1例患者采用改进的方法操作 ,对两种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传统方法成功率92 .7%,改进的方法成功率为 98.4%(P <0 .0 5 ) ;传统方法操作时间平均为 3 4min ,改进方法为平均 2 3min ,传统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为 6.3 %,改进方法为 2 .2 %。结论 :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安全有效 ,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3.
胃肠外营养 (TPN)是目前临床对危重患者进行代谢支持的重要手段 ,对危重患者的救治发挥着重大作用。现将我科对 32例患者施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观察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2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9~ 83(32±2 .6 0 )岁。其中胃癌 10例 ,食管癌 8例 ,结肠癌 8例 ,肠梗阻 6例。置管术后出现导管感染 1例 ,高血糖 1例 ,无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1.2 方法 :全组均在局麻下经锁骨上途径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在水平层流超净台配置营养液 ,按照 16 7~ 188KJ/KG/…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穿刺作为常规治疗、监测、抢救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认可和重视,但由于其操作有一定难度且容易发生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和普及。我们针对深静脉穿刺的特点,结合我科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6.
黄平  龙拥军  张开萍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29-1229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始于1926年,因其安全、可靠,现为常用静脉穿刺路径之一。目前是介入技术实施检查及治疗的重要操作途径,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其并发症不可完全避免,如何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仍是目前讨论的重要问题。2005-05~2011-05我科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98例,现将所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常有些患者由于自身或疾病的原因难以在标准体位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从而影响抢救治疗 ,为此近年来我们探索了非标准体位 (半卧、侧卧或半侧卧位 )下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经10 7个病例的应用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本组 10 7例 ,其中男 5 8例 ,女 4 9例 ;年龄 :4 5~91(平均 6 9)岁。无法在标准体位下穿刺的疾病 :脑梗死 2 3例、帕金森病 11例、老年痴呆 2 7例、支气管哮喘 7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 8例、右心功能衰竭 16例、库欣综合征 (重度肥胖 )合并肺炎 5例、梅尼埃病 3例、脊柱畸形 5例、…  相似文献   

8.
X线导引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锁骨下静脉第 2段X线解剖特点 ,探讨X线导引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要点。资料与方法 在X线实时监视下 ,采用Arrow中央静脉管 ,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 180例次 ,包括右侧 110例次 ,左侧 70例次。穿刺点取锁骨中点下 1~ 2cm ,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 ,穿刺针对准锁骨头方向斜向内上、紧贴锁骨后缘穿刺 ,Arrow导管头留置于上腔静脉 ,3M敷贴外固定导管。并记录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第 2段的解剖位置。结果 锁骨下静脉第 2段一般走行于锁骨内侧中下 1/3处 ,占 80 .6 % (14 5 /180 )。其解剖位置在左右和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穿刺成功率 10 0 % ,对准锁骨头中下 1/3处 ,一针穿刺成功率达 95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X线导引下锁骨下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术安全、微创 ,成功率高。熟悉锁骨下静脉的X线解剖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向 ,可以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一项基本的临床操作技术,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大手术输血输液、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化疗”、静脉高营养、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和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其中,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具有操作方便、导管容易固定、护理便利等优点。我们自2003-05~2006-10采用两种不同的定位方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临床观察其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358例,男215例,女143例,年龄16~75岁,平均(42.0±10.8)岁,手术306例、非手术52例,其中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者4例(3例右侧穿刺…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在疑难、重大手术中及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有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在短时间内需要快速大量输液、输血,或静脉用药频度高、用药品种多、持续输液时间长及多种药物使用对血管有明显刺激时,它不仅能减轻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外周静脉损伤的发生,而且便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少病人救治过程中的风险和护士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15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点选择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红  赵梅 《武警医学》2001,12(12):736-736
1996年 10月~ 2 0 0 1年 1月 ,临床上对 2 5 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进行了 2组比较 ,认为穿刺点定在锁骨下内 1/3界点 ,并在该处锁骨下缘向下 0 5~ 1 0cm处为最佳穿刺点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A组 :选择锁骨下内 1/3界点并在该处锁骨下缘向下 0 5~ 1 0cm处为穿刺点 ,患者按常规要求摆好体位 ,针尖斜向喉结方向 ,针与皮肤角度为 15~ 2 0度 ,本组共 15 0例 (其中含 2 0名B组穿刺未成功者 ) ,男 88例 ,女 62例 ,年龄 18~ 82岁 ,平均 4 5 5岁。B组 :选择锁骨下中点 ,并在该点锁骨下缘向下 0 5cm~ 1 0cm…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1997年 7月~ 1999年 12月间对 6 4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管 ,现将置管所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6 4例患者 ,男性 4 4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39~ 87岁 ;置管时间 10~ 6 8d。二、穿刺部位选择及穿刺方法穿刺点定位于右锁骨下方 3cm ,相当于锁骨下窝处 ,利于导管的固定。穿刺时 ,右上肢平放 ,穿刺针与锁骨及皮肤成 15°~ 30°角紧贴锁骨下方向右胸锁关节方向穿刺 ,穿刺针接上注射器 ,带负压穿刺。穿中时 ,可见血液回流。穿中后调整穿刺针口平面 ,使其指向下方以利导丝进…  相似文献   

13.
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6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9月- 2007年10月,我科共行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65例,未出现1例并发症,现将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对抢救失血性休克至关重要,为探讨可靠迅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我们采用改良式经锁骨上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获得理想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姜毅  贺江南 《人民军医》1995,(12):26-26
1资料及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1~73岁。其中心肌梗死、Ⅲ度房宣传导阻滞12例,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5例,窦性停掉、交界性心律3例,病窦综合征6例,病毒性心肌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肥厚性心肌病、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肺心病、高位截瘫并室性逸搏心律各1例。除后2例处于昏迷状态外,余皆有晕厥病史。1.2方法患者仰卧位,穿刺点定在锁骨中点下方1.5~2cm处,消毒局麻后,穿刺针与皮肤成30°角,方向对着胸锁关节上缘进针(接注射器),紧贴锁骨后面刺向静脉,进针时保持负压,有落空感时,可见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施乐扣PICC固定装置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无须缝合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应用施乐扣固定装置的治疗组与常规缝合固定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应用施乐扣固定装置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施乐扣固定装置取代既往的缝合固定可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感到舒适、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7.
卫红  庞青  马家丽 《武警医学》2003,14(8):507-507
锁骨下静脉目前已被医学界公认是深静脉插管最理想的部位。由于它具有易固定、易消毒、不影响颈部及四肢活动、相对安全等优点 ,而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将近年来我们在临床穿刺插管 10 0例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 ,以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 0例 ,其中男 6 1例 ,女 39例。年龄 17~ 82岁 ,平均 4 5 .5岁。其中各类重度外伤 35例 ,肿瘤 15例 ,慢性病输液困难者 4 4例 ,血透患者 6例。2 方法2 1 材料 深静脉插管针是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三腔中心静脉插管针 ,型号v330。2 2 患者体位 患者去枕平卧 ,在两肩胛之间沿胸椎…  相似文献   

18.
吴江 《人民军医》2012,(11):1120-1120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尿毒症拟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肾移植术。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100mg。入手术室检查:心率88/min,血压150/100mmHg,血氧饱和度0.98,在麻醉前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以锁骨下缘1.5cm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斜角肌-锁骨间隙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选择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n=60):实验组采用前斜角肌-锁骨间隙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穿刺置管的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完成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成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完成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斜角肌-锁骨间隙入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置管输液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PICC及63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的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导管置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94.9%(75/79),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4.5%(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堵管高于锁骨下静脉组(P<0.05),而导管脱落、非计划性拔管的机率小于锁骨下静脉组(P<0.05),两组在导管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输流治疗中有简单易行、护理方便,留置时长等优点,相比较而言,PICC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