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9):75-75
正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北美肥胖症研究协会年会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女性绝经之后如身体超重,则更易患乳腺癌;如体重持续增加,则因乳腺癌而死亡的风险更大。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玛丽里.甘蒙说,在绝经女性当中,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肥胖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加了75%。超重年长女性更易患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吃柚子可能使老年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3。这项研究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研究者分析了5万名绝经女性的数据,她们来自5个种族,其中包括1657名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3.
林琳 《国外医学情报》2005,26(11):20-20
最新研究显示,绝经后的乳腺癌女性患者接受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HRT)有可能增加乳腺癌复发的风险。来自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Eva von Schoultz博士及其同事指出,瑞典的两项新的研究评估了绝经后的激素治疗与绝经前的激素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在乳腺癌复发风险上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 ,冠心病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了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绝经前女性与同龄男性比较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为 50 %左右 ,停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迅速上升至接近甚至超过男性 ( 1) 。近年研究表明 ,雌激素 (E)水平下降是绝经后女性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冠心病尤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HIS)和胰岛素抵抗 (IR) ( 2 ) ,绝经后性激素与 (IR)相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与性激素变化  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卵泡的逐渐消失 ,卵泡分泌的 E在血中明显降低 ,并失去昼夜节律及周期变化。但卵巢的间质尚可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清性激素水平、体重指数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例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32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身高、体重信息并计算得出体重指数(BMI)。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孕酮、催乳素、雌二醇、卵泡雌激素以及睾酮水平,并分析血清性激素结果与BM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孕酮、催乳素、卵泡雌激素和体重指数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雌二醇和睾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超重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稍高于非超重患者,但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超重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高于非超重患者,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研究组其他血清性激素水平与BMI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血清性激素水平升高,血清中睾酮、雌二醇水平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疾病进展存在相关性;同时BMI高的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睾酮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治疗女性乳腺癌患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化疗药物还可以通过抑制卵巢功能,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来抑制肿瘤的生长。观察月经周期可以间接了解性激素的水平。本报告化疗期间女性乳腺癌患的月经变化。  相似文献   

7.
血浆类固醇性激素水平与女性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绝经前后血浆类固醇性激素水平与汉族女性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原发性乳腺癌病例 90例和 116例匹配对照组血浆雌二醇 (E2 )、睾酮 (T)及孕酮 (P)水平 ,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绝经前后血浆E2 、T、P水平 ,以及体质指数 (BMI)和腰臀围比 (WHR)对乳腺癌的危险度 (OR)及 95 %可信限(CI)。结果 :①绝经前 ,病例组血浆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绝经后血浆T、E2 水平、BMI和WHR ,病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②以下四分位 (P2 5)为非暴露参考 ,绝经前 ,血浆P上四分位 (P75)水平调整OR(95 %CI)为 0 .2 1(0 .11~0 .6 0 ) ,趋势P =0 .19;绝经后 ,血浆E2 P75水平OR为 3.74 (1.17~ 11.96 ) ,调整OR为 2 .98(0 .84~ 7.96 ) ,趋势P =0 .0 3;③BMI和WHR与绝经后乳腺癌有正性联系 ,OR分别为 4 .97(2 .0 9~ 11.79)和 2 .80 (1.2 7~ 6 .17)。结论 :血浆性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的危险性相关。血浆P水平对绝经前乳腺癌有保护作用 ;血浆E2 为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且存在剂量反应暴露效应 ;BMI和WHR与血浆E2 呈正相关且为绝经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会减少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也有研究表明,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晚期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危险,特别是对绝经后的肥胖、高血压女性,可能会因激素替代治疗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然而,近期对一系列的临床现有信息、疾病模型、研究策略以及最近的调查结果总结等进行研究,又证明常规激素替代疗法并未取得积极的结果。甾体性激素特别是雌激素通过调节多条信号途径影响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应用转基因动物模型可以得出性激素受体调节不同行为的有趣结果。本文综述现有文献对目前有关心血管疾病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以期为该类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较少见 ,但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逐年增高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也随之增加。我院 1 985年5月 1 998年 1 2月共收治乳腺癌 2 92例 ,其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9例 ,占 3 2 %( 9/ 2 92 )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例均为女性 ,第一癌发病年龄 2 961岁 ,平均 4 1岁。其中异时性双侧乳腺癌 8例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1例 ,年龄 36岁。 9例中 2例有家族史 ,1例胞妹患乳腺癌 ;另 1例姨母患乳腺癌 ,母亲患子宫颈癌均已病故 ,胞姐患单侧乳腺癌。本组第一癌发病于绝经前 7例 ,绝经后 2例。1 2 病理类型 见表 1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为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52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绝经后患者220例,绝经前患者308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的差异。结果:相比绝经前患者,绝经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为年龄更大、组织学分级低、肿块直径小、pTNM分期早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少(P0.05)。绝经后患者的保乳手术率较低,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相对绝经前患者不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恶性程度较低,但综合治疗亦存在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与乳腺密度和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乳腺肿瘤手术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雌二醇、雌酮、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分析患者乳腺钼靶X线图像,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乳腺密度进行评估,按乳腺百分密度分成≤25%、26%~50%、51%~75%和>75%共4个等级。结果符合筛选条件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包括90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乳腺癌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P<0.05),两者血清雌酮、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乳腺密度分布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这些绝经后乳腺肿瘤患者血清睾酮与乳腺密度呈正相关( 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雌二醇水平与乳腺癌发病相关,其代谢前体睾酮与乳腺密度呈正相关,提示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与乳腺密度和乳腺癌发病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流行病学专家数年前就发现定期饮酒与乳腺癌的危险增加有关。多项研究表明饮酒者对乳腺癌的易感性增加了40%~100%,但对其原因尚不了解。现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一项小型研究揭示了一种可能的机制:酒精使34名绝经前妇女卵泡期、排卵周期和黄体期的性激素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具有配体和底物的双重作用,它通过雌激素受体刺激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同时通过形成氧化产物引起DNA损伤^[1],从而参与肿瘤的起始、发展进程。雌激素水平升高的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也相应增加^[2]。然而绝经后妇女与绝经前妇女在雌激素很多方面有着根本区别,为此,本文拟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代谢物及其与乳腺癌危险性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The BMJ刊登的两篇链接文章指出,酒精和饮食与西方国家女性两大最常见疾病有关:乳腺癌与缺血性心脏病。Dam及其同事对丹麦2.2万名绝经妇女进行5年随访,发现相对于每天摄入固定量酒精的女性,若每天增加2次酒精摄入,则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30%,但是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降低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比较绝经前、后女性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抽取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姚王镇等12个自然村,调查40~65岁的女性3 187人,其中未绝经1 457人,已绝经者1 730人。分别分析未绝经组和绝经组尿酸水平与MS的关系。结果  MS的总患病率为15.34%,绝经女性为18.68%,明显高于未绝经女性(11.41%,P<0.001)。MS的患病率均随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趋势检验,P<0.001),同一尿酸水平时绝经女性的MS患病率高于未绝经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否绝经,尿酸均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同一尿酸水平时绝经女性患的MS患病风险高于未绝经女性。结论  绝经对尿酸和MS的关系具有“修饰”作用,绝经后尿酸对MS的风险作用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血浆催乳素(PRL)水平与绝经前女性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组)和65例匹配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浆PRL水平,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RL水平与绝经前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根据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病例组再进行分组,评价血浆PRL水平与乳腺癌各亚组危险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浆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血浆PRL水平上四分位数相比下四分位数的调整OR(95%CI)为1.54(0.84~4.07),趋势P=0.031;PRL与绝经前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中稍增强,但不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变化.结论:血浆PRL水平与绝经前女性乳腺癌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尤其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汉族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2年11月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评述,提取信息,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有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乳腺癌组481例,正常对照组346例。对纳入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加权均数差(WMD)=-2.412,95%CI为-3.173~-1.651]。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前健康女性(P<0.01,WMD=-1.884,95%CI为-2.770 ~-0.998)。② 与淋巴结未转移组相比,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显著降低(P=0.002,WMD=-1.981,95%CI为-3.238~-0.724)。结论:中国汉族女性低脂联素血症可能是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且与乳腺癌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女性血清性激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CP)水平随年龄的变化 ,为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数。方法 :测量 2 36例 2 3~ 5 3岁绝经前 (按年龄分为 3组 ,每组间隔 10年 )和 91例 4 8~ 71岁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血清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雌二醇 (E2 )、孕酮 (P)水平及TRACP活性。结果 :绝经前各年龄组比较 ,仅FSH水平在绝经前第 3组妇女中明显升高 (P <0 .0 5 ) ;绝经后与绝经前组比较 ,FSH ,LH和TRACP明显升高 (P <0 .0 1) ,而雌二醇和孕酮明显降低 (P <0 .0 1) ,且与TRACP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4 1和 - 0 .37,P <0 .0 1)。结论 :女性绝经后 ,雌孕激素缺乏 ,导致FSH ,LH升高 ,同时骨吸收加快 ,血清TRACP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评价绝经前后女性脑血流速度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检查女性50例,检测收缩峰(Vs)、舒张峰(Vd)血流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的Vs、Vd较绝经前女性显著增快(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脑血流速度显著增快,可能是绝经后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改变所致,进行脑血流检测对绝经后女性的健康保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不同资料提示,2型糖尿病的某些病因有赖于患者性别,而内源性性激素可能在其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举例而言,高水平的雄激素可增加女性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男性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目的:很多研究观测了血浆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以及雌二醇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估。资料来源:采用关键词diabetes(糖尿病)、testosterone(睾酮)、sexhormone-binding globulin(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estradiol(雌二醇)系统检索EMBASE和MEDLINE(1996年至2005年6月)收录的英文文献,检出文章的参考文献,并与作者直接联系。 研究选取:在检出的80篇文献中发现43篇前瞻性、横断面研究,这些研究共纳入6974名女性和6427名男性,均提供了病例和对照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s,RRs)或激素水平。 数据提取:由两名研究者运用标准方案分别提取有关研究设计、参试者特征、激素水平和危险评估的资料。数据综合:采用随机效应和汇总回归分析、汇总研究结果。横断面研究显示,与对照组(平均差异,6.1rig/dL;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2.3-10.1)相比,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睾酮水平显著下降(平均差异,-76.6ng/dL;95%CI,-99.4-53.6),而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睾酮水平升高,性别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前瞻性研究还发现,睾酮水平较高的男性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下降42%(RR,0.58;95%CI,0.39—0.87),睾酮水平升高可增加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性别差异P=0.06)。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SHBG更能有效保护女性,避免后者发生2型糖尿病(性别差异P≤0.01)。前瞻性研究显示,SHBG水平较高的女性其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可下降80%(RR,0.20;95%CI,0.12—0.30),而SHBG水平较高的男性其患病风险可下降52%(RR,0.48;95%CI,0.33—0.69)。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男性患者和绝经后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P=0.007)。 结论:该系统综述表明,内源性性激素可能在特异性调节糖代谢状态和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睾酮水平升高可增加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降低男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SHBG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女性的相关程度比男性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