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0~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采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伤口止血的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均在术后5~10分钟内止血成功,其中2例患者止血器止血后3小时于穿刺点处可见少量渗血,重新给予加压包扎并调整止血器压板压力后渗血停止.45例患者无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及血肿等并发症,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成功率100%.结论: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可作为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首选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探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9年10-2011年1月收治的45例采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伤口止血的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均在术后5~17分钟内止血成功,其中2例患者止血器止血后3小时于穿刺点处可见少量渗血,重新给予加压包扎并调整止血器压板压力后渗血停止。45例患者无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及血肿等并发症,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成功率100%。结论: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可作为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首选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4.
魏海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9):3743-3744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4个部位采集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从行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肱动脉、肱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60例,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4个部位采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行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与其他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股动脉采血血肿发生率、对疼痛的反应程度及按压时间与其3个部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误穿静脉发生率与其他2个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行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患者疼痛轻,按压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的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建立动态观察体系,注重护理质量的管理,加强护士护理技能的提高三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成立"脉动圈"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分析,设定目标,制定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有形成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穿刺成功率由活动前的72.5%提高到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形成果: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呼吸科老年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15)
以92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昏迷原因分为脑血管突发组、急性中毒组和其他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昏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治疗,三组昏迷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脑血管突发组77.78%,急性中毒组80.65%,其他组80%,三组患者的治疗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昏迷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能够提高昏迷患者的康复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外科急救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抢救给药,液体复苏并尽早采血做多项目检查。方法:遵医嘱使用复苏液体,按静脉输液原则,排气至旋转螺口乳头处,选择血管,常规消毒,使用留置针穿刺,退针芯,留置针贴简易固定,负压采血针一端插入肝素帽,一端接采血试管或去针头的空针直接接于输液接头处采血。采血成功,松止血带,消毒肝素帽或输液接头两遍,二次排气,连接液体至肝素帽或接头处,妥善固定留置针与输液端输液,空针内血液注入相应试管。结果:此方法在我SICU急救患者中使用,简单快捷,没有出现标本溶血,凝固需重新采血和(或)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内血液凝固致输液不畅现象。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输液联合采血的方法,为患者进一步抢救争取了时间,且此方法高效快捷,并发症少,易被临床护士接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优于对照组的77.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升压疗法在大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进行扩容治疗,提高患者平均动脉压,观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43例大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应用药物升高平均动脉血压,按升高平均动脉压幅度的不同,设立两组,A组:平均动脉压升高10%~15%;B组:平均动脉压升高15%以上。行MRA检查观察大血管狭窄状况,按狭窄责任大血管部位的不同,设立颈内动脉狭窄组及大脑中动脉狭窄组两个亚组。通过TC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责任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变,评估患者升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与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B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TCD测定脑血流速上升值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容升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分水岭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陈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2):15-16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经检查,被确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患者68例,针对相关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总有效率组间比较,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效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前后眼底荧光造影情况,总有效率组间比较,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效果,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纽,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过程中,运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效果显著,是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先后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眼针组80例,采用眼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疗效。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眼针组痊愈率为57.5%(46/80),总有效率为95.0%(76/80):对照组痊愈率为33.3%(20/60),总有效率为80.0%(48/60)。眼针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PI、RI及A/B值均明显下降,眼针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针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对于原发性痛经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危重患者进行院内安全转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从ICU转送至病房或进行检查的382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取传统转送方式的168例设为对照组;采取改进转运方式的21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转运途中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及各种管道滑脱、呼吸困难等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之后的转运方式有助于提高ICU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冠状动脉植入术后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再加服活血化瘀中药,连续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胸痛、心电图改变、病变血管再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管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疗法对于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疗效确切而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通脉汤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益气化瘀通脉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低、高切变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及血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时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通脉汤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管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8.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116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疗程、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38%)显著高于对照组(74.14%)(P0.05);HMDA治疗前评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MDA治疗后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MDA治疗后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治疗前评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Barthel指数治疗后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Barthel指数治疗后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组入组患者均未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通脉温胆汤对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carotid arteries,IMT)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的患者均医嘱改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脉温胆汤(配方颗粒)1袋,2次/d,早晚餐后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睡前服用;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睡前服用,疗程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IMT,血脂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及血脂均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胆固醇(T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眩晕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膈痞满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黏腻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温胆汤能够调节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67-869
目的 :探讨痰瘀阻络方为主方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卒中患者近期、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46例和单纯西药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组加用中药方剂,分别于就诊当日,治疗7,14 d及3个月后观察大脑中动脉流速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生活能力状态等。结果 :同组内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流速较前均有下降,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同时Barthel指数较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大脑中动脉流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等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用中药组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西药治疗,大脑中动脉灌注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