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常见的一种表现,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医外治对于本病变有独特的优势,常见的中医外治法包括足浴、针灸、推拿、敷贴、练功等。现就近年来PDN的中医药外治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最高,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而以感觉神经受累最常见,约25%~33%的患者有疼痛感或痛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日常生活、工作和睡眠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中医外治法治疗,两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踝肱指数(AB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两组双侧AB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00例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针、罐、熏、药四合疗法治疗,连续5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1 000 μg静脉缓推,1次/d,连续5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0.0%.两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针灸、拔罐、熏蒸、药物四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74例均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病情监测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为基础。治疗组38例应用薏苡仁汤为主方辨证化裁,同时静点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弥可保注射液静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对血糖控制没有影响。结论:薏苡仁汤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6.
安峻青 《光明中医》2005,20(4):62-63
目的观察糖痛宁搽剂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9例,基础治疗同时,生理盐水500ml加前列地尔0.2mg静滴,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组40例,基础治疗的同时,糖痛宁搽剂外搽。均总疗程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79.4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痛宁搽剂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络病理论不断有新的拓展,现浅淡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部分患者因早期疼痛可忍受而延误诊治,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为缓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机制和治疗进行研究,期望能指导临床,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目前国外多从周围神经炎症反应、离子通道改变、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小胶质细胞活化等方面研究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病机制,治疗多从阻断离子通道、抗氧化、营养神经方面联合止痛药物对症处理,能产生一定的止痛效果,但长期使用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较明显。中医将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归为“消渴痛痹”范畴,治疗长短期效果较好,中医认为“久病入络”,疼痛的产生以血瘀为主要机制,治疗以通瘀为大法,佐以益气、温阳、化痰、养阴等,综合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的状态。治疗多采用中药汤剂口服以及穴位贴敷、浴足、放血等方法,内外合治以提高疗效。但由于中医各家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生的机制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通瘀药物选择及配伍也各不相同,目前尚没有明确的中医诊疗规范,笔者综各家辨证思路及临床用药经验,以期为该病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豪 《家庭中医药》2007,14(9):30-31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早期即可发生。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尤其以肢体麻木、疼痛等并发周围神经损害最为多见。本病可归纳至中医的“消渴病并发痹证、痿证、麻木”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10.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广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22-922
为了探索 型糖尿病并发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笔者自 1997-10~ 1999-12依据中医活血化瘀治法的原则 ,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致双下肢疼痛 2 3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均符合 1985年 WH 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结合现代分型确诊为 型糖尿病 ,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 2 3例中 ,男 10例 ,女 13例 ;年龄 5 2~ 75岁 ,平均年龄 63 .5岁 ;病程最短者 5 a,最长者 11a。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对称性疼痛 ,表现为刺痛或 /和灼痛、钻痛 ,位于较深处 ,夜…  相似文献   

11.
从病因病机及外治疗法入手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的优势,具体体现在熏洗、贴敷、针灸、按摩等疗法,疗效显著,作用直接,无明显毒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麻木、疼痛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相似文献   

12.
马丽  王先敏  陈茜  李凯利 《中医杂志》2011,(19):1665-1667
目的观察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肢体气压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P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温通活血乳膏外用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对照组予止痛药及神经营养药,必要时予以抗抑郁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神经传导速度、药物疗效及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SNCV)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NCV和SNCV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症状、体征、VAS评分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通活血乳膏联合肢体气压对PD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优于美洛昔康片和甲钴铵针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综合外治方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糖尿病足溃疡期中医综合外治方案的疗效. 方法 将5家分中心的190例糖尿病足溃疡期Ⅱ-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63例、治疗2组67例、对照组60例.各组患者均采取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采用中医综合外治方案,两组所选外治药物的药物名称、功效相同但生产厂家不同;对照组采用西医外治方案,各组治疗周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各组患者症状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组临床痊愈率65.08%、显效率14.29?有效率15.87%、无效率4.76%;治疗2组临床痊愈率67.16%、显效率19.40%、有效率13.43%、无效率0;对照组临床痊率46.67%、显效率13.33%、有效率33.33%、无效率6.67%.治疗1组、2组与对照组疗效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中医证候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外治方案治疗糖病足溃疡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侯君  唐偲 《西部中医药》2011,24(10):107-109
对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过程中使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糖水平和糖尿病足神经筛查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和糖尿病足神经筛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功能,能提高降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进而为有效的指导临床论治,提升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该病的分型标准,按照统计学方法,探讨该病的征型分布规律。结果:本病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肝肾亏虚型,病机演变过程:随着糖尿病的发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按照气(阴)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虚血瘀→肝肾亏虚血瘀的规律而演变。结论: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贯穿DPN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针刺治疗和弥可保口服治疗,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及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针刺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提高DPN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论针刺治疗DPN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近1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中医的整体调节和宏观辨证论治可以作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因素的众多环节,其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解除其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9.
赵静  张建 《西部中医药》2014,(11):104-106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5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1剂/d,早晚分服,2组均以连续用药1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泌素(GAS)及生长抑制素(SS)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GAS、SS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GAS、SS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其辅助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SS分泌,抑制GAS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前 《新中医》2003,35(3):37-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均应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之方,配合川芎嗪、酚妥拉明、654-2静脉滴注。结果: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