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以观察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治疗效果。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疗程2周,比较电生理学指标和有效率。结果:通过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MNCV和SNCV的改善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均为3周.结果: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孟娟  张敏  刘芹 《环球中医药》2013,(Z1):113-11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DPN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甲钴胺和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优于对照组的64%(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内服外用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调控血糖,同时服用依帕司他。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内服外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片与甲钴胺片。2组均治疗14d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联合依帕司他可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依帕司他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7例)和西药组(42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依帕司他和甲钴胺口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T-AOC、MDA、SOD水平变化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AOC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而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均<0.05);2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机体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足三里、三阴交和太溪穴位注射辅助依帕司他和甲钴胺可显著改善疗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12-115
目的分析在常规西药依帕司他及甲钴胺基础上联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将50例DPN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研究组给予依帕司他、甲钴胺并联用木丹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我们发现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5)。在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两组治疗后均较之前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西药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中成药木丹颗粒能更好地促进DPN患者神经细胞的修复并提升其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317-2319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加巴喷丁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8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发生率、hs-CRP、SOD水平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发生率、hs-CRP、SOD水平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甲钴胺、加巴喷丁治疗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传导和中医证候,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采取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探讨其疗效及机理。方法:52例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及依帕司他治疗,疗程2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明显下降、临床症候疗效有效率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前后差值,临床症候疗效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消渴痹证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且中药穴位敷贴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有其良好的治疗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名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分为3组,分别予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木丹颗粒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临床症状及TCSS评分均有所改善,各组间比较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铵治疗组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其余两组更显著,P 0. 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胞磷胆碱钠治疗DPN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对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慢性湿疹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0%,优于对照组的81.60%,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变(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DN患者60例,均只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仅用厄贝沙坦,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DN疗效优于单药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优于厄贝沙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对小儿脾虚型泄泻进行临床研究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5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标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采取内服中药外敷艾灸的方法,西医组进行药物治疗.结果:中医组和西医组患儿相比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和每天的大便次数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和西医组患儿的痊愈率有明显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有明显临床效果,相较于西医单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而言,中医疗法更有利于患儿康复,且采用内服外敷的方法调理使其康复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在治愈率和远期疗效的优势.方法:将混合型颈椎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30例,中医组应用针刺颈痛穴、中药自拟方:舒复康;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隔天一次,连续治疗14天,弥可保口服.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中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中医组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P〈0.001.结论:中医针颈痛穴配合中药舒复康治疗颈椎病能起到满意的效果和降低复发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药联合激光治疗;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分期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98%(95%CI=86.35%-99.61%);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4.42%(95%CI=61.38%-87.46%);两组综合疗效比较(P=0.003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优于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0.22(95%CI=0.06~0.75),NNT=5(95%CI=3.1—21.1)。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都有明显好转,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绪鲲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92-92,10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痛疗效观察。方法:收集门诊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其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3%,西医治疗组70.27%。结论:中药与西药配合使用较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更可提高和巩固疗效,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在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时,给予其实施清热利湿法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6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实施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该组患者记为西医组;另对同期收治的65患者增加实施中医清热利湿治疗,该组记为结合组。结果:西医组与结合组患者在服药治疗后,其血尿酸检测结果较服药前有明显改善,但结合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在疗效方面,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48%(62/65),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增加实施中医清热利湿治疗后的疗效是理想的,应广泛开展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较单纯使用中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缴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合并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为96.67%,对照组为80.00%,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在腹泻、腹痛、腹胀等均较对照组提高,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敫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