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茂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42-543
目的:探讨阿坝(海拔2700~3800m)地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治方法。方法:采用低分子肝素、华法令、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结合选择性溶栓治疗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30例患者均于治疗后3~5天,下肢肿胀、疼痛明显减轻:1个月后复查彩超,部分再通;2个月后复查彩超全部再通。无严重肺梗死和下肢坏死。结论:下肢DVT形成患者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采用溶栓、抗凝、祛聚综合治疗,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建萍  吴卫新 《中国药房》2012,(20):1851-1853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抗凝,阿司匹林祛聚,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者溶栓后下肢静脉通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溶栓后血液黏度较溶栓前显著下降,同时治疗组患者血液黏度下降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下出血、内脏出血、皮肤过敏、发热反应发生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于随访期内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下肢行走时疼痛发生率也高于治疗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血栓形成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结果:治愈41例,好转24例。结论:溶栓、抗凝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支宝梅 《海峡药学》2011,23(10):161-162
目的探讨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作用及治疗过程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38例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前做好心理护理并检查凝血功能,溶栓治疗过程中做好监测及护理。结果治愈25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2例出现皮下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使用药物溶栓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和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38例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nfarction CI)病人并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s thrombosis in lower limb LDVT)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对策。方法本文对38例CI后LDVT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这些患者的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了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CI病人并发LDVT的发病率为14%,70岁以上为61%;最多见的原发病为脑梗塞18例(33%),脑栓塞14例(26%).下肢高度水肿伴疼痛为其主要症状。通过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14d内所有深静脉血栓的症状逐渐消失。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高,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高凝状态是CI患者发生LDVT的因素,应对高龄的、长期卧床的并有深静脉血栓倾向的中风病人给予必要的预防;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之一。尿激酶溶栓是本病治疗的良药。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尿激酶30万U+0.9%N.S 100mL从患肢于2h静脉滴入,日1次,共7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U每12h皮下注射1次,共10d。结果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胀疼痛,缓解快,总有效率达92.8%,且无1例出血。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可靠且症状缓解快而安全。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林生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60-16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尿激酶结合血塞通、丹参治疗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17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4例,有效3例,无效者。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1.2(7~14d)。3例急性血栓形成,治疗后血管再通。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尿激酶结合血塞通、丹参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陈妍  杨燕  齐宝庆 《天津药学》2005,17(5):31-32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DVT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于治疗2周后观察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皮温等情况及检查下肢血管多普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尿激酶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DVT效果优于单用尿激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大(小)腿患与健肢髂骨中点上、下周径差。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例未通;治疗后26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有效者大(小)腿患及健肢髂骨中点上、下周径差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彩超确诊后均以尿激酶20~60万U/d加入50 ml生理盐水静脉泵入Q12 h,5 h/次,由患肢足部静脉泵入.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Q12 h,根据患者体重决定剂量,生理盐水250 ml+血塞通400 mg静脉滴注,口服华法林及肠溶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通过系统化整体护理及精心观察和护理.结果 治愈患者29例,好转27例,其他7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结论 患者经确诊后,应及时给抗凝及溶栓治疗,护士要细心的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赵红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49-149
目的:对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进行评价。方法:治疗前首先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主要是对凝血四项,得到结果后应用药物对血栓患者进行急性溶栓治疗。主要应用药物为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静脉滴注,以及配合推注肝素钙,口服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半个月左右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肢体外径、水肿情况、疼痛程度等。结果:经过药物的治疗及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腿外侧肿胀消失、内部血栓及多普勒检查消失、血液循环良好。结论: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应用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干预,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治疗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溶栓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对照组单纯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同时给予降颅压、脑细胞营养保护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结果急性脑梗死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疗效优于单纯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两者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出血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应用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与肝素、尿激酶合用治疗深静脉血栓38例的疗效分析结果,疗效明显,此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确认为LEDVT的患者给予尿激酶2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应用输液泵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于半小时内滴完,每天一次,连续5~7d。同时应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0.5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5d。第3天加用华法林钠片2.5mg,每日一次,并根据PT调整药量。结果本组51例,痊愈8例(16%),有效34例(67%),无效9例(17%),总有效率为82%。治疗前后HCT、Fg都有所降低,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延迟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血栓通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深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临床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临床表现可以无症状或出现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我科开展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4例,取得满意疗效。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爱女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0):97-97,9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复方丹参液、门冬氨酸钾镁(三联法综合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分两组,溶栓组40例,发病1~12h内给尿激酶1000~2000万U,0.5h内静脉滴注完,4h后,给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部皮下注射1次/12h,门冬氨酸钾镁及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d,非溶栓组20例,除未用尿激酶外,其余同溶栓组。结果溶栓组总好转率96.6%,非溶栓组好转率为70%,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法综合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既能早期溶栓,使栓死的冠脉血管再通,又能防止通后血管已发生再梗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小隐静脉顺行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经小隐静脉顺行插管尿激酶溶栓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置管成功,接受尿激酶40万U/d,留管时间平均5.7(4~9)d.血栓完全溶解29例,部分溶解8例.结论 经小隐静脉顺行插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方法 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巴曲酶、华法林等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例. 定期查血凝常规、TT、APTT,监测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前后检查B超了解血栓表现和患肢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1周内19例患肢水肿消退,4例延迟至12d完全消退,肢体后周径缩小40%;B超显示下肢静脉血流通畅19例,13例患者仍可见血管内部分血流充盈缺损(<50%).结论 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经导管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导管介入溶栓;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低分子肝素导管介入溶栓;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瑞替普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脑梗塞及预防复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效果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6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大剂量尿激酶、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丹参注射液及阿司匹林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小剂量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组、大剂量尿激酶组疗效明显高于丹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剂量尿激酶组溶栓后血栓复发低于大剂量尿激酶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小剂量尿激酶组溶栓后出血明显少于大剂量尿激酶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脑梗塞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效相同,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防止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