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素侠 《四川中医》1999,17(10):16-17
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其发病率,慢性肝病有糖耐量减退的占扣%-80%,呈糖尿病反应者约匕%-30%。口服降糖药大多对肝有损害,注射胰岛素特别是农村病员缺乏良好的顺应性,且剂量难以掌握,易致低血糖,不利于肝脏恢复。笔者自lpes年以来应用中医中药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40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性28例,女性四例,年龄对一71岁,慢性肝炎对例,肝硬化6例,肝癌1例。诊断标准:①有慢性肝炎史,肝功能异常;②糖尿病三多症状;③空腹血糖正常或偏高(z7.OInlnoL),主要表现餐后高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中医学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相关理论,提出"肝消"的HD中医病名,认为临床可分肝经湿热、肝郁脾虚、瘀阻肝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辨证论治,主张"从肝论治",以治肝为本,兼以健脾、益肾等法。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便秘常见于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患者,约占20%,是一种难治性肠道疾病。西药治疗该病效果欠佳,而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性便秘的病机主要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由于消渴日久,导致肝郁气滞、气阴两伤、瘀血阻络,津液不能内渗大肠致津亏肠燥。笔者试从该病与肝脾的关系及其中医药治疗作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中医药对糖尿病性便秘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有原发肝病的表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及肝功能异常等,而"三消"症状并不显著.肝源性指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异常性肝病、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等肝脏疾病[1].  相似文献   

5.
魏素侠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0):440-441
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其发病率较高。慢性肝病有糖耐量减退的占50%~80%,呈糖尿病反应者约15%~30%。口服降糖药大多对肝有损害,注射胰岛素特别是农村病员缺乏良好的顺应性,且剂量难以掌握,易致低血糖,不利于肝脏恢复。笔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中医中药从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46-748
急性胰腺炎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多年理论探索及临床总结,作者提出中医肝脾相关理论与本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肝脾相关理论可有效地指导本病的辨证施治,该理论治疗急性胰腺炎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从肝脾论治糖尿病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若钧 《山西中医》1995,11(1):30-31
从肝脾论治糖尿病61例临床观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李若钧关键词糖尿病,肝脾论治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祖国医学理论,从肝脾论治糖尿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Ⅱ型)患者61例,均...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专科护理方法,帮助病人了解遵医服药、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使病人保持乐观稳定情绪,有效预防并发症,积极配合治疗,重视出院后的自我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9.
肝脏是调节体内糖代谢主要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主要靶器官,对调节糖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的障碍,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各种肝病导致肝实质损害,诱发糖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历代中医文献及近年来从肝脾论治糖尿病(消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并结合临床实践,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阐述阐述肝脾在发病中的重要性,并认为疏肝和健脾为治疗糖尿病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从肝主疏泄谈肝脾相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主疏泄实质上是对气机的疏泄。中焦脾升胃降的气机有赖于肝疏泄气机来斡旋。气机疏泄太过,木旺克土,土受克而动;气机疏泄不及,木不疏土,土无力以运。肝失疏泄有太过、不及之分,故对脾运化的影响也不同。"木不疏土"较"木旺克土"使脾运化功能减退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益肝降糖汤治疗肝源性糖尿病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长普 《光明中医》2010,25(2):240-241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炎或肝硬化等肝病基础上的糖尿病。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糖代谢大部分在肝脏内进行,肝病可影响糖的代谢过程,致血糖升高,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肝源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大多对肝有损害,注射胰岛素特别是农村患者缺乏良好的依从性,且剂量难以掌握,易致低血糖,不利于肝脏恢复。笔者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肝源性糖尿病62例,应用益肝降糖汤治疗,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肝脏疾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肝源性糖尿病越来越被重视.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糖尿病特征性表现,常被原有肝病症状掩盖,易被护士忽视.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重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出院后能够自我管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医“肝脾相关”理论阐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脾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决定了两者密切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的相互为用,病理状态的相互传变,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肝脾同治。认识肝脾相关对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对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急、慢性的肝脏疾病均能影响其糖类物质的代谢,甚至出现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这种继发于肝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约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且其中20%-30%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我国人群中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其中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脏疾病患者数量与日剧增。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本病对改善各种类型的肝损害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对本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在临证中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脂肪肝及肝硬化有相当部分患者伴见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经生化检测: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 mmol/L,有的还伴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3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饮食运动、西药治疗,治疗组16例加用中药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及疗效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方剂能辅助降低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从肝脾肾论证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确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根据眼底镜检查确诊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48眼,对照组25例47眼,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视网膜光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从肝脾肾论证并结合中药治疗可以降低、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并最终减少致盲率。  相似文献   

19.
清肝化瘀,调补肝肾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源性糖尿病是继发性糖尿病的一种。患者肝脏严重受损,糖代谢调节作用减弱,肝糖元储备减少,既不能耐受葡萄糖而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又不能耐受饥饿而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常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病程中。近两年来,我们用清肝化瘀、调补肝肾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22例,并与拜糖平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22例,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27~29岁(平均42±8.5岁),病程3~11年;对照组19例,男11例,女18例,年龄23~67岁(平均49±7.7岁…  相似文献   

20.
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本病病机错综复杂,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脏腑受累,邓铁涛教授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并运用“肝脾相关”理论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