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继贵刊《流沙坠简中敦煌医方简初探》〔上海中医药杂志,(11):48,1986〕(以下简称流沙方)发表后,又读《两张汉简医方的启示》〔上海中医药杂志,(4),35,1988〕,对敦煌汉简医方各有所见。笔者在敦煌马圈湾汉代遗址近年出土汉简中又得数方(以下简称敦煌  相似文献   

2.
欣读《流沙坠简中煌敦医方简初探》(以下简称流沙方)和《两张汉简医方的启示》(以下简称居延方)后,收益颇大。两文对敦煌汉简医方各有所见,引起了笔者对煌敦医学资料的极大兴趣。在对敦煌出土古院药  相似文献   

3.
《敦煌汉简》与《居延汉简》中记载的病书、病历、举书、病卒簿籍、吏病书卷、医生、医疗机构、巡病出诊、药物供给、免费医疗、日作簿、死亡登记等,反映了两汉时期西北敦煌、居延边塞屯戍队伍中执行的一整套医务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对《敦煌汉简》与《居延汉简》医药简中药物制度进行探究,指出西北敦煌、居延边塞屯戍队伍中,有一整套药物制度:1)中央朝廷领导戍边队伍药物行政、药物官吏体系的主体制度;2)药物机构自成体系的制度;3)药物和成方供给、吏卒就医用药的免费制度;4)药物采购在财务上的支出制度;5)对基层亭燧药物备置及检查制度等。以上制度保障了吏卒的健康和战斗力不受影响,确保了汉朝王廷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相似文献   

5.
从《敦煌汉简》中记载的病历记录、医生、医疗机构、出诊巡回、药物供给、日作记录、死亡登记等方面入手探讨西汉时期敦煌边塞屯戍队伍中执行的一整套医药医务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对武威和敦煌出土汉简中有关消化类疾病的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两汉时期,武威和敦煌地区在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其中武威医简方配伍严谨,组方缜密,味少效宏,方证相应,足与仲景经方相媲美,诚为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注脚。  相似文献   

7.
以《敦煌汉简》医药简和《武威汉代医简》为参考底本,结合文字考释及医简解读,从伤寒、杂病、药物、针灸诸方面了解两汉时期西北地区的医药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古代遗留下来写有文字的帛书、竹简和木牍,主要记载和反映了秦汉以前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现见到的是从地下发掘出土的古代遗物。本文拟对帛简中有关医药卫生之资料,试作考述和探讨。1907年和1916年,在我国西北地区,曾先后发掘出大批木简,如《流沙坠简》,惜其中医药简文较略,仅五六枚,且多残缺不全。近人林梅树和李均明氏对疏勒河流域范围内出土的汉简(主要是敦煌、酒泉地区),进行研究和整理,对旧简释文重新作了校订,名为《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所录简牍文书多为汉代遗物,大都是1913年和1916年斯坦  相似文献   

9.
牡蛎在中医临床运用已二千多年,早在汉简《万物》残简中已有"燔牡蛎止气臾也"的记载,说明当时不仅已经将牡蛎作为药用,而且已经知道其炮制方法,即可以煅用。牡蛎味咸、平,性微寒,无毒,《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可以久服。笔者现将运用牡蛎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甘肃武威、居延出土汉简中灸法相关内容,对其临床应用情况和特色进行了总结。武威汉简主要记载了灸法禁忌,涉及年龄禁忌和时日禁忌;居延汉简主要记载灸背部腧穴的方法,临床强调依腧穴施灸、单穴施灸,并对施灸量有明确要求,初步呈现了汉代甘肃等西北地区灸法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促进出土汉简灸法文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初至上世纪70年代于我国西北敦煌、居延地区出土了数万枚汉代简牍,这些简牍是西汉至东汉时期戍边队伍的文书档案,它们全部出自于汉代人之手,具有准确的时代内容和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有记载伤寒类疾病及治疗方药的医药简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伤寒类疾病的认识水平。笔者试透过这些简牍内容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在对成都老官山汉简书法分析单字笔划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从整支和多支医简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围绕其篆隶关系及与阜阳汉简、银雀山汉简的书法进行比较讨论。认为其篆书风格较马王堆汉墓简帛和张家山汉墓竹简等明显减弱,其隶书传承了秦简的风格特点,与银雀山汉简书法较为接近,但较其年代略晚。首次提出其出现不少楷书的早期形体和笔划特征,表现为朴拙厚重、端庄舒朗、扁纵并存,兼有少许篆楷笔意的隶书;其抄写时间当在与其墓葬时间相近的景帝或武帝初期,属于隶书迈向成熟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3.
对《武威汉代医简》21~25简所脱失文字进行补正,探究八卦、九野、九宫、太一,并比较"黄帝治病神魂忌"与《黄帝虾蟆经·年神舍九部法》,指出"黄帝治病神魂忌"针灸禁忌内容与古代如九野、九宫、九部等"九"数有关的文化现象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肾主纳气"理论的历史源流。方法:梳理、归纳、整理春秋战国、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有关"肾主纳气"理论的发展轨迹。结果和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该理论的萌芽阶段,汉代开创了补肾纳气法治疗喘证之先河,宋代明确提出"肾不纳气",明清时期该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敦煌藏文穴位图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唐代吐蕃时期针灸医学的藏文穴位图是研究吐蕃医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献,参照黄颢《吐蕃藏文针灸图释》和王德深主编的《中国针灸穴位通鉴》,将藏文穴位图所标的17个穴位(相当于汉族腧穴学的穴位)进行整理研究,将穴位最早出处、别名、部位、体表定位、归经、穴性等整理研究。表明《敦煌藏文穴位图》显示出敦煌唐代吐蕃医学已出现穴位,在取穴时是以局部解剖部位和骨度分寸折量为依据的,与中国汉族腧穴学取穴尺寸法中骨度法、折量寸法和指寸法有相同的取穴规律。不同的是此时的吐蕃腧穴学并无正式的穴位名称,处于以体表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折量、以文字的描述将穴位定位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升降散由蝉蜕、僵蚕、姜黄、大黄组成,黄酒及蜂蜜调和,作为温病名方,其组成首载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中,后清代医家杨粟山将其载于《伤寒瘟疫条辩》中,列为治疗“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后世医家潜心研究,将其灵活加减,广泛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将对升降散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传说中的名医——伏羲、医书之祖——岐伯、敦煌遗书——《灸经图》、武威汉代医简惊世出土及晋朝高秀,洞明医术——皇甫谧5方面入手论述作为针灸发源地之一的甘肃,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第一部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是甘肃庆阳人岐伯所作,之后安定朝那(甘肃平凉地区)皇甫谧历时25年写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充分表明了勤劳、智慧的甘肃人民,在历史的发展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为祖国针灸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丰富人类的科学文化宝库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经考证"麻黄"药用最早源自西域楼兰,而东汉前的出土简帛中含"麻黄"的医方仅见源自西域乌孙的湖南张家界出土的"治赤穀方"和源自西域大月氏的甘肃武威出土的"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它们均有以"麻黄"为君药,治疗伤寒合并肠胃疾患的特点,方名均有"治+地名"的特色。原本生活于甘肃的月氏人被匈奴打败后迁徙至楼兰及乌孙,后又迁徙至大夏并占领其都城"蓝氏城"(另音"鲁氏青")而建立大月氏。由此"麻黄"因月氏人迁徙从楼兰传布至乌孙、至大月氏,而后又传布至武威和张家界乃至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