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直肠炎癌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直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随着UC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癌变率也在逐年增加,有资料显示,UC患者终身发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概率为3.7%,每人每年的发病率为0.3%;UC癌变发生率以美国和英国为最高,每人每年发病率分别为5%和4%,也是UC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认为,UC是CRC的一种癌前病变,其并发CRC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高20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特点及溃结灵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以下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结灵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治疗10d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黏膜标本提取核蛋白,利用以ELISA为基础的Trans AM TM NFκB p65试剂盒检测NF-κB相对活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结肠黏膜NF-κB相对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0.440±0.119 vs 0.261±0.042,P<0.01);溃结灵高剂量组和SASP组结肠黏膜NF-κB相对活性(0.26 1±0.056,0.269±0.106)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NF-κB参与了UC大鼠的发病过程,渍结灵使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NF-κB相对活性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以结肠直肠黏膜弥漫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程迁延不愈,复发率高,典型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长期炎症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是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4.
黎文华 《胃肠病学》2010,15(7):436-43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甚至全结肠和末端回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UC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但其癌变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证实丁酸对结直肠癌具有化学预防作用。本文就UC的癌变机制、丁酸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及其与UC相关结直肠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首例溃疡性结肠炎(UC)并发肠癌报道于1925年。Goldgraber等 [1]总结1928年至1968年发表的50篇论文,UC相关的肠癌发病率在 0.6%~17%。Ekbom等[2]在3000例UC患者的研究中,结、直肠癌 (CRC)的相对危险性为5.7(95%CI4.6~7.0),UC患者具有较高的肠 癌发病率已是不争的事实。作者就近年来UC相关性CRC的有关研 究进展作一概述。 一、UC发生肠癌的危险因素UC形成CRC的两个最主要因素是疾病持续时间和病变范围。当 病程小于8~10年,很少发生肠癌,以后患癌的危险性每年上 升0.5%~1%[3],并有较高的累积癌变率,15年为2.5%,…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目的:总结UC相关腺瘤和UC相关结直肠癌(UcCRC)的发病概况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2年3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确诊的UC患者603例,对其中UC相关腺瘤和UcCRC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病理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结果:603例UC患者中,UC相关腺瘤28例,发病率为4.6%(28/603);UcCRC 4例,发病率为0.7%(4/603)。UC相关腺瘤患者的UC中位病程为3年,UcCRC患者的UC中位病程为29年。UC相关腺瘤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16处)、降结肠(7处)、横结肠(6处)、升结肠以及回盲部(4处),UcCRC发病部位分别为升结肠(1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UC相关腺瘤和UcCRC的临床症状与一般UC相似。结论:UC相关腺瘤和UcCRC的发病率随UC病程的延长而增加。长期病程的UC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对预防和早期检出结直肠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ER β在中国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结直肠癌进行了ER β检测,10例结肠腺瘤以及10例正常结肠活检标本作为对照组也进行了ER β检测.结果:ER β在正常人结肠黏膜、结肠腺瘤以及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正常结肠黏膜(2/10)和结肠腺瘤组织(3/10)主要表现为上皮及腺体细胞核及核周胞质染色,而结直肠癌呈弥漫性胞质染色,其中约57.5%CRCs患者核染阳性率大于10%.ER β阳性和阴性组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大量的ER β阳性细胞;部分正常结肠黏膜也存在ER β的表达;ER β在正常人结肠黏膜、结肠腺瘤细胞以核及核周胞质染色为主,而结直肠癌组织以上弥漫性胞质染色为主.  相似文献   

8.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 L R4蛋白水平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Toll样受体4(TLR4)的变化特点及溃结灵对TLR4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作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溃结灵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治疗10d后处死大鼠取新鲜结肠黏膜标本提取全细胞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m blot)方法对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以β-actin作为内参,以目的蛋白与β-actin密度的比值作为目的蛋白的相对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0.843±0.201 vs 0.472±0.072,P<0.01);溃结灵高剂量组TLR4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0.620±0.178 vs 0.843±0.201,P<0.05).结论:TLR4可能参与了uc大鼠的发病过程,溃结灵使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内镜对胃空肠结肠瘘及十二指肠结肠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胃空肠结肠瘘及十二指肠结肠瘘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漏诊,我们总结了14例此类疾病的临床及内镜表现,以探讨内镜对胃空肠结肠瘘及十二指肠结肠瘘的诊断价值。 1.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胃空肠结肠瘘9例,十二指肠结肠瘘5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5~61岁,平均40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5-脂氧合酶(5-LOX)蛋白及5-LOXmRNA的表达及其与UC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取32例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根据内镜及组织学进行分级,同时收集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标本2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法检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32例UC患者内镜分级Ⅰ级10例,Ⅱ级19例,Ⅲ级3例 组织学分级1级19例,2级9例,3级4例.UC患者结肠黏膜5-LO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5-LO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内镜分级、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加 5-LOX蛋白表达与内镜分级之间存在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之间不相关(P>0.05).结论 UC患者结肠黏膜中5-L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5-LO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可作为UC治疗的靶位,在UC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中趋化生长因子受体-7(CCR7)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结直肠患者和70例正常结肠黏膜中CCR7、VEGF-D和D2-40的表达.结果 CCR7和VEGF-D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D2-...  相似文献   

12.
高伟  司雁菱  吴瑜 《山东医药》2010,50(11):80-8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10、IL-13表达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活动性UC患者(轻度13例,中重度17例)及15例结肠息肉患者(正常对照)结肠黏膜中的IL-10、IL-13水平。结果中重度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10及IL-1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轻度UC患者和结肠息肉患者,P均〈0.01;轻度UC患者明显低于结肠息肉患者,P〈0.01。结论活动期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10、IL-13的表达降低,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御素(Human defensins,HNP1-3)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观察中药溃结灵煎剂对HNP1-3和IL-8的影响,探讨溃结灵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活动期UC(大肠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溃结灵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照组各30例,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肠黏膜组织内HNP1-3及IL-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UC患者随着病变分级程度的增高,HNP1-3、IL-8细胞因子的表达逐渐增强。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2组治疗后自身比较HNP1-3、IL-8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0.05)。2组治疗后HNP1-3、IL-8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结灵配合SASP治疗UC很可能是通过抑制IL-8等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不能或减少释放细胞毒性HNP1-3,使损伤的内皮细胞得以修复,继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异时结直肠癌及高危腺瘤的发病风险及对生存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生存与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病的随访资料。 结果6例患者接受了结肠全切除治疗,中位随访122个月,无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生。28例患者接受了结肠部分切除治疗,中位随访82个月,10例发生了异时结直肠癌,1例发生了需要手术切除的异时结肠腺瘤。结肠部分切除组5年和10年累计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分别为24.1%和48.2%,与结肠全切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全组总体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6%。结肠部分切除组与结肠全切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患者与没有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结肠部分切除后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结直肠癌手术史、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分期与异时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结论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风险相当高,与结肠部分切除相比,结肠全切除治疗有助于预防异时结直肠肿瘤,但不能显著改善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IL-1β、Caspase-1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比较其差异性,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取27例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根据内镜及组织学进行分级,其中轻度13例,中重度14例。同时收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断端正常的结肠黏膜标本2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患者肠黏膜中NLRP3、IL-1β、Caspase-1的表达情况。结果 NLRP3、IL-1β、Caspase-1在U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10.57,P<0.01)。IL-1β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511,P<0.01)。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 IL-1β与UC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LRP3、Caspase-1参与炎症损伤,介导细胞焦亡,从而影响UC炎症的发生发展,提示细胞焦亡参与UC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rohn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为普通人群的4~20倍.因此,有人提出对Crohn病患者进行内镜监视.但亦有人反对.作者复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病理科1949~1983年资料,发现10例Crohn病患者发生11个结直肠癌,与该院81年和82年连续切除的118例一般类型的结直肠癌(不包括合并炎症性肠病、结肠腺瘤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直肠癌)作对比.并用电脑检索复习至1983年为止的Crohn病合并结直肠癌的文献.结果:1.Crohn病合并结直肠癌10例的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结构分析电子清肠软件应用于粪便标记三维X线断层结肠成像术(SAEC-3D CTC)检测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可行性和检出敏感度,并与Viatronix三维CT结肠成像(V3D CTC)和无电子清肠的二维CT结肠成像(2D CTC)比较.方法 40例经CT结肠成像(CTC)检查的患者发现69个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结肠镜检查证实后,将这些病例分别独立进行SAEC-3D、V3D和2D CTC研究分析其检出敏感度.以结肠镜观察为金标准,结直肠平坦型病变定义为病变高度≤2 mm或小于其宽度的1/2.结果 69个结直肠平坦型病变中,直径2~3 mm 27个、4~6 mm 28个、7~9 mm 11个、≥10 mm 3个.SAEC-3D CTC的结直肠平坦型病变检出敏感度为51%(35/69),明显高于V3D CTC的32%(22/69)和2D CTC的29%(20/69)(P<0.05);SAEC-3D、V3D和2D CTC对不位于结肠黏膜皱襞的平坦型病变检出敏感度分别为61%(23/38)、45%(17/38)和42%(16/38).高于对位于结肠黏膜皱襞内的平坦型病变检出敏感度的39%(12/31)、16%(5/31)和13%(4/31).这三种CTC方法均未检出所有8个位于盲肠的病变(直径2~9 mm).除盲肠病变外,SAEC-3D CTC对直径≥4 mm平坦型病变的检出敏感度达84%(31/3F).结论 结构分析电子清肠软件应用于粪便造影剂标记3D CTC检测直径≥4 mm结直肠平坦型病变可达到较高的敏感度;而且对不位于结肠黏膜皱襞的病变检出敏感度高于位于结肠黏膜皱襞的病变.盲肠平坦型病变町能是CTC的盲区.  相似文献   

18.
吴凯  朱超慧  张林  翟俊山  王欣 《山东医药》2009,49(52):84-85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2、5亚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中的表达,为临床应用生长抑素(SS)及其类似物诊断治疗UC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活动期UC患者(结肠炎组)结肠黏膜标本及26例体检者(对照组)结肠黏膜标本的SSTR2、SSTR5亚型蛋白的表达.结果 SSTR2、SSTR5亚型表达主要定位于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小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二者在结肠炎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90%,对照组分别为69.2%、61.3%.便血明显组SSTR2、SSTR5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便血不明显组表达阳性率均为83.3%.活动期UC患者结肠黏膜SSTR2、SSTR5表达均上调.结论 结肠黏膜SSTR改变提示SS在U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转录超保守区uc.290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肠壁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0例慢性复发型UC住院患者(UC组),选取50例同期收治的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两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并用活检钳获取UC患者结肠炎症部位黏膜及对照组结肠正常黏膜。RT-PCT检测结肠黏膜标本中uc.290、EMT标志性蛋白Vimentin、N-cadh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后三者的表达。采用改良Masson三色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中胶原纤维含量并计算纤维化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uc.290表达与纤维化评分的关系。在模式细胞Caco2中过表达uc.290,RT-PCT、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Vimentin、N-cadhe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UC患者结肠黏膜中uc.290显著高表达,纤维化评分显著升高,且uc.290表达水平与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r=0.735,P=0.012)。UC患者结肠黏膜及高表达uc.290的Caco2...  相似文献   

20.
TLR2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肠黏膜TLR2蛋白及TLR2 mRNA的表达及其与UC临床活动度、内镜分级的关系.方法 取47例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根据内镜及临床活动度进行分级,同时收集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标本13例.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结肠黏膜中TLR2蛋白及TLR2 mRNA的表达.结果 UC患者结肠黏膜TLR2蛋白及TLR2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者,且随着内镜下及临床病变分级的加重逐渐增加.结论 UC患者肠黏膜中TLR2及TLR2 mRNA的表达增加,且其表达均随临床及内镜下病变程度加重,表达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