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前侧骨骺刺激、股骨髁上前倾截骨、胫骨平台下植骨抬高术或上端截骨垫高术等5种手术方法治疗37例39个膝关节。结果 术后35例37个膝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平均4年5个月。29例达到矫正效果,4例畸形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 膝反屈的成因复杂,只有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才能达到矫正目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117例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麻痹性膝反屈。男36例,女81例。年龄16~35岁,平均21岁,膝反屈25~60度。术后获得随诊者103例,占88.0%,平均随诊96个月。优良率为83.4%。阐述骨性畸形是膝反屈晚期必然结果,强调膝反屈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讨论了髌骨膝前阻挡的合适安装位置及并发症预防。膝反屈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约占下肢畸形的16.3%(?)。造成麻痹性膝反屈成因很复杂,临床上治疗棘手。我院自1978~1989年采用髌骨膝前阻挡术治疗117例,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膝反屈是小儿麻痹后遗症较严重的畸形,多发生於股四头肌瘫痪及腘绳肌瘫痪。本文报告用胫骨平台垫高治疗膝反屈畸形25例共26膝,有效率100%,其中优良率占80.77%。对膝反屈畸形的生物力学病理改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手术适应证选择,术式选择及手术有关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2例儿麻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由于膝关节屈曲平均65°(40~80°)而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结果6例无效;6例有骨关节炎征象。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当膝有明显屈曲畸形时行反屈曲截骨术,可提前产生骨关节炎及其机理。提出如膝屈曲>30°,应先行松解再作反屈曲截骨术。  相似文献   

5.
应用套式截骨治疗32例膝关节畸形,男23例,女9例,年龄14~25岁,膝屈曲畸形30例,反屈畸形2例,儿麻后遗症25例,其他原因4例。手术方法分为股骨下端截骨和胫骨上端截骨两种,截骨后将骨折一端套  相似文献   

6.
麻痹性膝反屈畸形手术方式的比较和评价:附29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以来,运用8种手术方式治疗295例婴儿瘫麻痹性膝反屈畸形。男性146例,女性149例;年龄6~36岁,平均19.55岁;膝反屈度数15~70°,平均34.63°。所有病人均得随访。认为疗效肯定的有胫骨平台抬高术;胫骨平台抬高和股骨髁下翻联合手术;腰肌代绳肌术及幼儿胫骨骨骺线附近前部骨膜切除术。相对可供选择的术式有胫骨上端截骨术,胫骨结节下抬高术及Heyman氏术,而胫骨平台骨阻挡术为不可取的术式。术前研究膝部软组织骨结构情况和能供肌转移之髓以上肌肉肌力情况,以及手术操作仔细、准确对疗效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八)膝反屈畸形类型:1、软组织型(膝后肌肉、韧带及关节囊松弛)。2、骨关节型(胫骨平台及股骨膝关节面前缘塌陷,股骨下端前弓角消失,有的病人是股骨髁上后倾成角截骨术后的并发症)。3、混合型(软组织松弛及骨  相似文献   

8.
胫骨平台垫高术治疗膝反屈的临床体会张雪松,冯守诚自1989~1992年,我们用胫骨平台垫高术治疗膝反屈畸形16例共18膝,随访1~3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8~24岁,平均16岁,膝反屈3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外结合固定在股骨下段畸形治疗中的优势和对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治疗的股骨下段畸形患者共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14~58岁,平均26岁;膝外翻6例,股骨下段内翻4例,内翻伴旋转畸形2例,膝反屈3例,屈膝畸形23例。均采用股骨髁上截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改良的Dimeglio临床评价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3个月。所有病例股骨下段畸形获满意矫正,未发生膝关节活动受限、畸形矫正不足、过度和截骨端移位、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19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结论:股骨髁上截骨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下段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克服了单纯使用内固定或外固定的缺点,并将二者的优点相结合,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告采用“改良三腱”双重固定术治疗24例儿童期麻痹性膝反屈。男15例,女9例。年龄6~13岁,平均8岁。膝反屈15~45°,术后获得随诊者21例,占87.5%,平均随诊47个月。优良率为85.7%。阐述膝反屈模拟实验结果。强调膝反屈早期治疗的重要性。讨论膝反屈矫正保留适当角度及影响膝反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儿麻后遗下肢肌群广泛性瘫痪易出现膝反屈畸形。10例患者膝反屈角度15°~45°,平均34.7°。本文强调腹外斜肌腹直肌并腱续接阔筋膜代股四头肌,远端止于髌骨。但前5例只采用腹外斜肌转位,止点在股骨中上1/3处,有效矫正率60.2%,残角13.8°,后5例为双肌转位,终点止于髌骨,矫正率为98.2%,平均残角为3.8°。两法平均矫正率为79.2%。  相似文献   

12.
自1986年以来,运用胫骨平台抬高和股骨髁下压联合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关节严重反屈畸形15例,经1年半至5年,平均3年2个月随访,取得满意疗效。文中介绍了手术方法,说明了胫、股骨联合手术的依据及术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膝反屈是指病人仰卧下肢休息位时,只有足后方支撑着,其胫骨的力学轴线向前下方偏离了股骨远端1/3的力轴延长线,而形成的一个偏向前下方的角度。膝反屈可以是先天性的或是后天性的,成人后天性膝反屈可归因于胫骨近端骨畸形或软组织的变化,或二者兼有。其原因包括创伤、胫骨骨牵引、干骺端的手术、胫骨结节骨骺炎、骨髓炎及长期固定术等。而自发性膝反屈常是双侧性的。膝反屈最常见的症状是膝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54例儿麻后遗膝部髂胫束挛缩畸形,其中轻度(≤30°)21例,中度(31°~50°)27例,重度(>50°)6例。轻度采用 Young 手术,21例均获一次矫正。中、重度畸形,除 Young 手本外,尚需行腘绳肌腱延长或/和后关节囊切开术,33例中,20例获一次矫正,13例辅以术后骨牵引。结果均获得有效矫正。本组病例经验说明,采用软组织松解术加骨牵引,完全可达到有效的矫正目的。不主张在膝屈曲>30°情况下,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本。  相似文献   

15.
胫股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36例翁树秋,肖正龙,杨小山,徐开明,徐景卫指导邬华彬我院自1989年~1994年采用胫股二处联合截骨矫正重型膝反屈畸形36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16~32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股骨髁上截骨手术治疗膝外翻的疗效。方法:根据不同膝外翻畸形特点,为56例膝外翻患者进行了股骨髁上截骨矫正术;患者年龄6~18岁,平均10岁。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年以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根据不同畸形特点进行股骨髁上截骨手术矫正膝外翻畸形,方法简便、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膝关节反屈畸形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分析6例新生儿7个膝关节不同程度反屈病例的治疗。全部病例行连续系列手法矫治,石膏外固定,支具干预治疗。[结果]膝反屈畸形全部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诊过程中2例出现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经过矫治,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连续系列手法矫治,石膏外固定,支具干预治疗新生儿膝关节反屈畸形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对儿麻后遗症中30例严重膝反屈畸形之成年患者采用“了”形钢板支撑抬高胫骨平台矫正术,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26岁(平均22岁)。双侧畸形7例,单侧23例,反屈角度25~50°。30例都在单侧施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在矫治膝关节畸形中,矫形支具与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方法、优点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5月~ 2012年12月本科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矫形支具治疗膝关节畸形患者36例36膝,其中男23例,女13例,左20例,右16例;年龄6~56岁,平均28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17例,术中行腘绳肌紧缩后临时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于屈膝20°位,术后2周拆除股骨外固定做大腿支具并用螺纹牵伸杆跨膝关节继续固定;小腿延长致膝关节屈曲畸形10例,直接做大腿支具跨膝关节固定,后侧用螺纹牵伸杆连接,可逐渐矫正屈膝畸形;膝内翻畸形合并外侧副韧带松弛8例,行胫骨截骨矫形,同期行外侧副韧带重建并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膝关节,术后2周拆除股骨外固定改为大腿支具并用螺纹牵伸杆跨膝关节继续固定;血管瘤致屈膝畸形1例,采用股骨外固定器结合小腿支具牵拉矫正屈膝畸形.[结果] 36例患者中,32例获得8~60个月随访,平均19个月,所有膝关节畸形均获满意矫正,下肢负重力线恢复满意,截骨端愈合时间60 ~ 150 d,平均120 d;外固定针道感染5例,经局部换药处理好转;采用HS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18膝,良10膝,可4膝,优良率为87.5%.[结论]遵循Ilizarov技术原理,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联合矫形支具的方法治疗合并有软组织因素的复杂膝关节畸形,可以获得满意的矫形结果及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固定灵活、制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来稿摘登     
*徐州电业医院庄会翔等来稿:介绍对儿麻后遗症膝关节屈曲大于30°以上的患者,在行股骨后弓角截骨术时,先行腓总神经的游离松解,将神经避开股骨后弓的顶端,截骨完成后使神经保持松驰状态,对防止腓总神经损伤获得良好效果。 *河南新乡康复中心医院周友华等来稿:介绍对64例75个肢体的膝反屈采用膝后软组织紧缩术,股骨髁上前倾截骨术,胫骨平台下高位截骨术,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文中还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