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老认为,急腹症的治疗大法虽以通里攻下为主,但通之之法则各有不同,必须把握病机,药中肯綮,才能临危不乱,力挽沉疴。兹举其验案两则,以窥一斑。 1 肠梗阻史某某,女,1 3╱(12)岁。1972年12月6日就诊。其母代诉:腹胀硬,啼哭不休,大便三日未解,时有呕恶。经用酵母片、甘油栓等治疗未效。于12月8日复诊,已五天  相似文献   

2.
王月玲  翟夏  王晓伟 《陕西中医》2013,34(5):536-537
目的:对肠复贴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用中药敷脐与保留灌肠(生大黄、芒硝、鱼腥草、厚朴、郁金、生甘草等)治疗。结果:63例肠梗阻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中药敷脐与保留灌肠对肠梗阻患者有通里攻下、活血行气、清热解毒之效。  相似文献   

3.
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肠梗阻9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礼  杨宏武 《中医研究》2010,23(6):47-48
急性肠梗阻属于中医学的“肠结”等病证范畴,是以痛、吐、胀、闭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非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遵中医“以通为主”的原则,采用具有通腑理气,润肠导滞的中药内服,配以针刺等疗法,可解除梗阻,降低手术率。我院近年来选用加味大承气汤为主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91例,临床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肠梗阻验案三则江苏如东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李迎(226403)编者按:肠为六腑之一,其功能是“泻而不藏”、“降而不升”,故治疗肠梗阻总以通里攻下为根本大法。但其所致病因有气、血、热、寒、食、虫、湿等之异,故治疗还必须“审因论治”。关键词:肠梗阻例1脏...  相似文献   

5.
胃柿石症合并完全性肠梗阻临床一般来用手术疗法。笔者在临床中曾采用通腑泻下及健脾消导法治疗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17岁,学生。因腹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壶揭盖类中药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共83例,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提壶揭盖类组方(麻黄、桔梗、杏仁、升麻、前胡、桑白皮、木香、生大黄、芒硝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改善腹痛、腹胀和排气恢复等方面提壶揭盖法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过程未见明显与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方法联合提壶揭盖法中药治疗肠梗阻安全有效,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46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腹胀消失、肛门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痊愈率明显提高,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先父周筱斋教授行医70余载,擅长内科、妇科及儿科,对外科疾病的诊治亦有独到之处。现将先父治疗急性肠梗阻之经验整理如下。急性肠梗阻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多端。以痛、胀、呕、闭为主症,属于祖国医学“关格”、“走晡”、“肠结”、“腹痛”等病症范畴。《医述·关格》指出:“走晡由下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关格由上下阴阳气倒置,上不得入,下不得出。”其病变部  相似文献   

9.
刘锋  杨明胜 《光明中医》2004,19(6):21-23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大便不通是每个肠梗阻患者的共同表现 ,而中医药疗法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的不同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均采用泄下通便法 ,达到病愈的目的 ,并具有费用少、无痛创 ,无并发症 ,若因腹部外科手术后而致肠麻痹大便不通者 ,亦具有早进食 ,使患者体质及早恢复健康 ,不遗留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一、发热本症最为常见,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肝脓肿、胆道感染等均可出现。发病的原因与细菌病毒感染、肝细胞损害等有关。其特点,如急性肝炎之发热恶寒,慢性肝炎之阴虚发热,重症肝炎之高热不退,肝胆感染之寒  相似文献   

11.
虚热虚热证凡气、血、阴、阳诸虚皆可为之,但以阴虚、血虚更为多见,故其治疗或滋阴增液,或补益气血,或泻火存阴,药物各有侧重。黄柏、知母用于相火妄动者,取其泻火存阴。然知母亦用于阴虚火旺证,既能滋阴以退热,又能泻火以退热;黄柏则专于泻肾火,其作用强,久用仍有伤阴之弊。丹皮用于无汗之骨蒸劳热;地骨皮用于有汗之骨蒸劳热。白薇尤宜于妇人产后阴虚顿热。银柴胡、胡黄连宜于小儿疳热,也宜于阴虚发热。  相似文献   

12.
腰痛腰痛之因,有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腰为肾之府,故无论何种腰痛,大多与紧有密切联系。外感之腰痛离不开湿邪为患,内伤之腰痛不外乎肾亏,故治腰痛药,大多具有祛湿或补肾之功。独活宜于风湿为患病证,且腰痛常连及足跟疼痛。徐长卿尤宜于腰肌劳损腰痛。因其又能祛风湿,故腰肌劳损夹风湿更宜。徐长卿、独活皆能祛风湿、止腰痛,以徐长卿作用强。五加皮以腰痛同时又腰腿酸软  相似文献   

13.
“高者抑之”语出《素问·至真要欠论》,是指选取有潜阳、降逆、泻下、渗湿、清热、收敛功效(即具沉、降作用)的药物组合为方。遵“逆其病而治之”的理论.广泛用治因肺,胃、肝、肾诸脏腑之气的逆冒,甚至化火上炎所导致约多种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在对中风、厥证、痛证,缸证、热证5大急证的抢救中,亦极有实用价值。现不揣浅陋,简介余运用此法的休会。一、潜阳平肝治头痛傅女,头痛3年余,每发  相似文献   

14.
四磨汤加减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建飞  雷霆  周军 《陕西中医》2009,30(9):1152-1152
目的:观察四磨汤加减对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例采取口服中药四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沉香、陈皮、槟榔、生姜、大黄、枳壳、茯苓),临床观察时间为24~48h。结果:经诊治病例中有33例痊愈,且随访1年无复发;有7例治疗无效(5例再次手术后痊愈,2例因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总治愈率为82.5%。结论:四磨汤加减对术后炎性肠梗阻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实质变性坏死而逐步演变的后果。祖国医学的积聚症包含本病。1 早期肝硬化 6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肝硬化的形成经历先肝郁气滞、久则入络成瘀的过程,其治疗先以疏肝理气为常法。姜老早期以逍遥散加减治疗胁痛效果不佳。姜老反复思考后省悟到,中医之“肝”,一是主藏血之“肝”,一是主疏泄、主情绪之“肝”。粗遥散能疏肝解  相似文献   

16.
江心镜老医师,是我县名老中医,行医五十余载,冶诸家于一炉。尚谓:窍者,孔穴也,如人体口、眼、耳、鼻、喉、二阴,乃至汗孔、脐等诸窍皆似脏腑之门窗,一有不利,六淫之邪必干扰之;反之“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启闭失常。所以调九窍之启闭实有利于扭转病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月—2010年4月,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运用以承气汤为代表的系列方剂治疗各型肠梗阻,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住院肠梗阻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5~78岁;病程最长20 d,最短3 h;术后肠粘连所致者5例,长期卧床所致者4例,精神失  相似文献   

18.
王发渭  杨明会 《中医杂志》1996,37(12):723-724
年高之人,脏器日趋痿弱,阴阳气血亦渐衰退,辨证用药稍一不慎,恐有不测之变。因此,只有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仔细查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才能达到治愈疾病、颐养天年之目的。今择其变治验案数则于下:1 感冒解表反益剧,和营固卫病霍然感冒一病,极为平常多见,但年迈之人,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空疏,顺应能力低下,更易受邪;而且发病之后,往往迁延难愈,故其治疗不可与年轻体壮之人同日而语。青壮年汗之可解,清热宣发,直折邪势;老年则不然,应在扶正的基础上祛其表邪,决不可孟浪从事,滋生偏弊。  相似文献   

19.
导淋化瘀、清利水道法属八法之中的消法与清法。所谓人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法。因病情之复杂多变,故在临证务须针对具体病情灵活运用各法,方能获得良效。《医学心悟》曰:“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笔者根据治疗法则并结合临证经验,运用导淋化瘀、清利水道法治疗淋证之热淋、石淋每多效验,收药到病除之功。按常法,热淋需通淋去湿、清热解毒,石淋应涤除砂石、通淋利尿为主,若兼虚象则宜  相似文献   

20.
痹证与瘘证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症,其病因病理有一些相似之处,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治疗上亦有共同之处。故讨论二病之异同,对临床医者有一定意义。笔者着重从二病之虚实入手存同求异,以期对诊治有所阐释和启示。 痹证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病因病理以感邪、体虚、邪阻为主,症状以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