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RhD阳性血液置换治疗Rh溶血病。方法对2例母亲为RhD阴性、患儿为RhD阳性的Rh溶血病,在出生后当日选择ABO血型与患儿相同的RhD阳性血液做血液置换疗法。结果患儿1血型为A,CCDee,血清中抗-D、抗-C效价分别为64、16,总胆红素412.2μmol/L;患儿2血型为B,ccDEE,血清中抗-D效价为64,总胆红素352μmol/L。二者均左出生后4—5小时选择相适应的RhD阳性血进行血浆置换,溶血均得到及时纠正。结论在应急情况下,用RhD阳性血液置换治疗Rh溶血病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经1年随访患儿一切生命体征正常。  相似文献   

4.
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龚瑾  曹蓓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394-394,391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1 g/kg.d。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诊至生后10 d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在ABO溶血病的治疗中能快速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降低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77例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由母婴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临床症状重,进展快,可出现严重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和短时间内进行性黄疸加重甚至发生高胆红素脑病、心力衰竭而死亡.我院新生儿病房1984~1998年,共收治新生儿Rh血型不合而致溶血病77例,现将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上致敏抗体对Rh血型检测的影响,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准确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方法。方法:选用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以及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G型)对15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行Rh血型检测,并对溶血病患儿致敏红细胞用45℃红细胞抗体放散后再检测Rh血型。结果:107例直抗试验阴性患儿的Rh血型101例五种方法结果一致,6例结果不一致;49例直抗试验阳性患儿的Rh血型31例结果不一致。37例Rh血型测定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经45℃抗体放散后测定的结果一致。对10例Rh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其红细胞放散后测定的Rh血型完全符合临床现象。结论:患儿红细胞上的致敏抗体达到一定数量可影响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和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G型)对Rh血型的鉴定,45℃抗体放散后再鉴定血型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正确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合并症的66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 1 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天。结果:IVIG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黄疸消退时间为(4.50±1.95)天,常规治疗组为(6.38±2.16)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72,P0.01)。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ABO溶血病10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外周血管换血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5例确诊为Rh溶血病患儿实施外周血管同步换血。结果15例Rh溶血病患儿出院时黄疸全部消退,贫血纠正,临床治愈出院。结论换血是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不规则抗体在孕产妇中的分布情况,分析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85例孕妇血清不规则抗体,对Rh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夫妇及婴儿血型和母婴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效价,并于分娩时取脐血或婴儿血作HDN检测。[结果]785例孕妇血清中检出特异性不规则抗体7例,占0.89%。Rh系统6例,其中5例孕妇的婴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不规则抗体致敏而发生HDN.Rh系统特异性抗体有抗-cE、抗-E、抗-c、抗-D、抗-Ce,抗-E多见,Kidd血型系统的抗-JKb1例。不规则抗体集中在Rh系统,占85.7%。[结论]Rh系统的抗体易导致HDN,检测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和预防非ABO—HDN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2种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的疗效。方法:将ABO HDN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IVIG 0.5 g/(kg.d),单次静滴;B组为治疗组,IVIG 1.0 g/(kg.d),单次静滴。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24 h、48 h血清胆红素值(BT)及血红蛋白值(Hb)。结果:B组黄疸消退时间较A组缩短(t=2.27,P<0.05),24 h血清胆红素较A组低(t=4.81,P<0.05),48 h血清胆红素与A组有显著差异(t=2.21,P<0.05),24 h Hb(t=4.24,P<0.05)、48 h Hb(t=3.46,P<0.05)较A组高。结论: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应用大剂量IVIG〔1 g/(kg.d)〕获取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分型及构成情况,换血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住院的7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25例进行智能随访。结果: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多,共47例,占61.0%,其次为RhE溶血病13例,占16.0%,经换血治疗26例均存活,占33.8%;未换血51例,存活45例。随访25例,换血组15例中智能正常14例,未换血组10例中智能正常2例,落后8例,伴脑瘫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胆红素监测,及时换血治疗是改善本病预防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林文玉  常薇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104-2105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近年来,由于我院重视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发生胆红素脑病和死亡病例大大减少。现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住的65例新生儿溶血病作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Rh溶血病(Rh HDN)是由于孕母体内的IgG类Rh系统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结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本病的Rh系统抗体主要有抗D、抗E、抗C、抗c等,以及有抗-Ce、抗-cE等复合抗体参与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也时有报道〔1,2〕。然而,有抗G抗体(即抗CD抗体)参与引起的溶血病却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对11例Rh溶血病患儿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1年1月~2005年9月本院经新生儿Rh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Rh溶血病患儿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7天。1.2试剂与仪器抗D、抗C、抗c、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近20年因母婴Rh系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种类的变迁,为预防和避免人类输血反应,降低母婴新生儿溶血病患病率、死亡率,提出行政管理策略和建议。方法:1991年12月1日~2010年7月31日期间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测江淮地区汉族18 050对夫妇的ABO血型、RH(D)血型,筛选和鉴定稀有血型抗体,跟踪随访Rh(D)阴性与Rh(E)阴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溶血病患病率。结果:①1991年12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期间共检查了6 085对夫妇,共发现41例Rh(D)阴性,其中孕妇中发现25例Rh(D)阴性,丈夫16例Rh(D)阴性,共鉴定出Rh系新生儿溶血病6例,其中仅1例Rh(E)新生儿溶血,5例Rh(D)新生儿溶血,实施换血疗法均成功。②2000年1月1日~2010年7月31日产前免疫检测11 965对夫妇,共发现78例Rh(D)阴性,其中孕妇中发现有41例Rh(D)阴性,丈夫37例Rh(D)阴性;共鉴定出Rh-HDN8例(共7胎),发现4例Rh(E)新生儿溶血;实施蓝光治疗和输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方案均成功。③统计Rh(D)阴性占0.337%,Rh-HDN患病率20世纪为0.986‰,21世纪为0.669‰,Rh(E)阴性母亲所产的Rh系新生儿溶血病的患病率比例由原来的16.670%上升为≥50.000%。结论:①Rh-HDN是可预防和治疗的,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起到早诊断、早治疗作用。②Rh-HDN的溶血性与母体IgG血型抗体效价呈正相关。③20世纪与21世纪江淮地区汉族Rh系新生儿溶血病患病率最高由IgG抗D变为IgG抗E。④Rh(E)溶血病均因产前延误诊断或忽视检测而造成,Rh(E)溶血病发病率跃居第一位。⑤该项研究涉及每个学科,且危及人的生命,故提出相关卫生管理策略和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ABO溶血是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及早发现,合理治疗,可避免核黄疸的发生。我院儿科/999~2001年共收治新生儿黄疸346例,而ABO血型不合的ABO溶血病64例,占18.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88例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选自2011-04/2013-04在东莞三局医院就诊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8例,对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以及综合治疗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31例患儿的治疗方法为换血疗法,换血率为35.23%,且换血后胆红素明显降低,再结合药物和蓝光治疗后7~14 d患儿康复。结论在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及早发现病情且予以相应治疗可避免高胆红素脑病等各类疾病发生,亦可将该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溶血病2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 (HDN)患儿血清学改变、胆红素增高程度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 2 0 0 0 -0 1~ 2 0 0 4-0 1间诊治的HDN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 1例血型不合溶血病中 ,O -A型 83例 ,O -B型 10 8例 ,其他 10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91例 ,游离抗体测定阳性 15 0例 ,抗体释放试验 165例 ,三项均阳性 60例。合并新生儿贫血 10 2例 (占 5 1% ) ,G6PD缺乏症 10例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4例。血清总胆红素 >3 2 4umol/L(重度 ) 44例 ,2 0 5~ 3 2 4umol/L(中度 ) 10 4例 ,<2 0 5umol/L(轻度 ) 5 3例。中、重度两组就诊时发生黄疸时间与轻度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2 0 1例均进行了常规基础治疗 ,换血治疗 18例 ( 8 95 % )。15 9例产前检测血清IgG抗体 >1:64的O型孕妇 ,中药治疗组HD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0 0 1)。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不一定很轻 ,中、重度两组比例偏高可能与外院转来较迟、病情较重有关。诊断不要只局限于溶血病本身 ,还要注意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常规光疗、补碱及酶诱导剂治疗是基础 ,单次丙种球蛋白和或白蛋白治疗有效 ,有换血指征则尽早进行 ,中药预防治疗能有效降低HDN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  吴迪  杨丹  刘秀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84-3985
随着免疫血液学的发展,特别是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抗体检测在诊断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IDN)和临床输血等方面有了更广泛的用处.我站自2000~2007年做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912例,其中证实为由Rh血型不合引起的HDN15例,除1例到医院就诊较晚死亡之外,其余14例患儿经输血、换血和药物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