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急性期易合并胃肠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heamorrage,简称GH)者死亡率高[1],本院急症病区1996年1月~1998年4月共收治中风急性期病人169例,合并胃肠道出血35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169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89例,男女之比1:1.1;年龄最小33岁,最大89岁,平均67.71岁。1.2诊断标准1.2.1中医诊断及分型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1986年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辨证结果:中经络83例,其中气虚血瘀13例,肝阳暴亡、风火上扰24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22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16例,阴虚风动8…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年来运用大承气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现举例介绍如下。[例 1 ]陆某 ,男 ,6 8岁 ,退休干部 ,于 2 0 0 2年 1 0月 6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5 a,血压常在 2 0~ 2 5 / 1 2~ 1 4 k Pa,曾间断服西药治疗。 2 d前活动后突然昏仆 ,不省人事 ,左侧半身不遂 ,不能言语。头颅 CT示右侧颞、顶叶脑出血 ,血量 6 2ml,诊为“脑出血”。因家人不愿手术治疗 ,经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及支持疗法等处理后 ,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而入院。现患者不醒人事 ,面红身热 ,口臭唇燥 ,喉中痰鸣 ,躁动不安 ,失语偏瘫 ,大便 3d未解 ,舌红绛 ,苔… 相似文献
3.
4.
治疗以及改善中风病人的偏瘫 ,降低致残率 ,一直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关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 ,传统治疗办法多为几组穴位针灸交替使用。最近我们采用综合疗法 (传统针灸和穴位注射 )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重点在亚急性期采用不同药物注射分布在肌腱为主的穴位治疗 ,收到一定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 10 6例 ,均为我科入院的首次中风病人。其中男性 4 2例、女性 6 4例 ;年龄从 4 2岁~89岁 ;脑出血 39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 6 7例。两组基本情况见表 1。 表 1 两组基本情况表分 组脑出血脑梗塞出血量 <2 0ml 2… 相似文献
5.
运用排毒通腑法、迅速有效地分解,排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体内痰、瘀、火、热等各种毒邪,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神识转清,舌脉复常,有效缓解病情,减轻偏瘫的病损程度,利于肢体功能的康复。排毒通腑法以通腑为手段,祛除毒邪为目的,上病下取,急下存阴,推陈致新,保护正气。 相似文献
6.
大方复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1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大方复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脑中风丸内服,对照组按照《中风病急症诊疗规范》之中医药治疗方法施治;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和治疗组证类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中医证类间的疗效比较表明,气虚血瘀痹阻脉络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抗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疗效明显,而阴虚风动证疗效则较差,结论:应用大方复方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繁杂多元的病因病机施治,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调气息风汤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调气息风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采用调气息风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偏实者38例,与西药常规治疗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在证候疗效、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以补阳还五汤加味应用于中风病早期,临床显示控发病时间统计为发病1~3天就诊为观察组,其治愈显效率90.8%,明显高于发病3天以后就诊的对照组,其愈显率65.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功能恢复及致残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脑血流,改变脑组织缺氧状态,抑制再灌注时自由基反应,促进瘀血吸收,改善压迫症状,促进便塞区外半暗带组织功能恢复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急性期针药疗效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风病急性期针药疗效的对比观察110032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杰李桂清王鹏琴张晓平临床资料:155例均为中风急性期患者,男97例,女58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6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 相似文献
10.
辨证通腑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 ,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通腑泻下 ,不可一味下之 ,必须辨证通腑 ,才能取得满意疗效。笔者近年来 ,应用此法 ,略有心得 ,现浅述如下。1 平肝通腑此法适用于五志所伤、情志过极 ,引起肝阳暴亢或心火暴盛 ,风火相煽 ,上冲犯脑而导致中风者。临床表现为神识清 ,或神识恍惚迷蒙 ,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舌强语謇或失语 ,或口舌歪斜 ,眩晕头痛 ,面红目赤 ,口苦咽干 ,心烦易怒 ,尿赤便干或便秘。舌质红或红绛 ,苔薄黄 ,脉弦有力。治宜平肝通腑 ,泻火潜阳。方用调胃承气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大黄、… 相似文献
11.
12.
“血不利则为水”的临床体会李金生(江西省吉水县中医院331600)关键词水肿,中医药疗法近年来瘀水同治法的运用颇为广泛,笔者根据这一理论治疗因瘀而致的水肿获得较好疗效,现将案例和体会介绍如下:例1.庄某某,男,59岁,农民,1989年11月因肺气肿、... 相似文献
13.
中风,古称四大难症之首,至今仍是一个起病急骤、变症迭出、致残致死率高的疾病。现将笔者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经验略述如下,以飨读者[1]。中风病急性期病情急,变化快,对其急性期的认识正确和治疗得当如否,是关系到如何扭转病机、朝着向愈发展的关键。笔者从中风病急性期病机的认识入手,认为瘀水互结是其它发病的主要原因,瘀,是指血脉发生了瘀积并阻塞。缺血性中风主要是因为血对脉络造成一定的阻碍 相似文献
14.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意指血液瘀滞,脉络不畅可导致水肿发生。这一重要论断,为治疗水肿用活血化瘀通脉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探讨水和血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在中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中风急性期脑水肿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水肿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防治和减轻脑水肿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及疾病的预后.西医西药对脑水肿的治疗,主要是使用高渗脱水、利尿及激素类等,以甘露醇、速尿及地塞米松为最常用,具有较好疗效.虽然近年来还提出其他如消除自由基、钙通道阻滞剂及神经节苷脂、缓激肽及各种物理疗法,但均无公认疗效.而常用的脱水利尿剂加激素,仅能促使机体脱水与降低血管通透性,对整体机能紊乱却难以调整.甘露醇由于大剂量使用或由于体质不同而造成的肾功能损害、速尿造成的水电解质失衡、及激素诱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等在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中药种类繁多,通过组方,相互协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脑水肿,可改善中风急性期的整体状况,从而对中风病的恢复更加有益,所以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中药治疗脑水肿的研究,是今后中风急性期治疗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风急性期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中医中药对脑水肿治疗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邵念方教授治疗中风病特色浅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邵念方教授从事脑血管疾病研究30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科研中勤求古训,博采众才,注重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治疗中风病的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既保持发扬了中医特色,又吸收借鉴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疗效显著。学生侍诊多年,颇具心得,浅述如下。1$性期1.1血水相关,着重化济利水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因素可概括为“虚、火、气、血、风、痰”六端。多数医家认为急性期偏重于风、火、痰、瘀标实之证,进入恢复期病势趋缓,虚象明显,表现为本虚标实,而以气虚血瘀为主。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是中医四大难治病之一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展 ,许多学者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药理、药化研究 ,尤其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发病机理的探讨提出了毒邪和络病学说 ,研制并开发了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的新药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救治的成功率。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探讨中风病因病机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在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至金·刘完素首先提出“肾水虚衰”之说 ;明·张介宾强调“内伤积损”是导致中风的根本原因 ;清·叶天士认为是“精血耗衰 …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