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和基因重组技术,从湖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克隆了HCV包膜蛋白基因片段(E1,E2/NS1)经与已知基因型的HCV-1,HCV-J,HCV-J6和HCV-J8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比较分析,这些基因片段属1b型HCV基因。将克隆基因重组于表达质粒PMAL-CRI中,在大肠杆菌内进行高效表达,获得了融合蛋白MBP-E1,MBP-E2/NS1,经WestemBlot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2.
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插入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该基因片段的核苷酸一级结构。方法利用逆转录套式PCR扩增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HCV)E2/NS1基因片段,通过定向克隆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结果构建出含有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片段的克隆,该区基因片段的核苷酸一级结构和Ⅲ型日本株HCV(HC-J6)的同源性为88.37%,Ⅱ型中国株HCV(HC-C2)的同源性为70.69%,其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29%和75.55%。结论基因的核苷酸一级结构在同一基因型中有较高的同源性,而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同源性则相对较低。对不同基因型之间E2/NS1基因一级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HCV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2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Wu C  Tao Q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2):115-117
目的 构建插入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分析该基因片段的核苷酸一级结构。方法 利用逆转 录套式PCR扩增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HCV)E2/NS1基因片段,通过定向克隆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结果 构建出含有Ⅲ型中国株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片段的克隆,该区基因片段的核苷酸一级结构和Ⅲ型日本株HCV(HC-J6  相似文献   

4.
应用MEE法对592株霍乱弧菌的15个酶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霍乱弧菌不同群体的群体遗传特征。结果:古典型菌株(CVC)、埃尔托流行株(ESEVC)和O139菌株(O139)的群体平均遗传多态值和平均杂合度都很低,HCVC=0.106、hCVC=1.5,HESEVC=0.056、hESEVC=2.3(O139包含在ESEVC之中),被检测的基因位点多为非多态位点;而同为O1群菌的埃尔托非流行株(NSEVC)的平均遗传多态值和平均杂合度要高得多,接近非O1群菌株(NO1)的群体遗传学指标,分别为HNSEVC=0.425、hNSEVC=5,HNO1=0.627、hNO1=6.5,被检测的基因位点几乎全是遗传多态位点。结果表明:ESEVC和NSEVC虽然都是O1群菌,但在群体遗传学特征上存在巨大差异;CVC、ESEVC和O139为遗传学性状稳定、群体遗传结构紧密的群体,而NSEVC和NonO1的群体遗传关系离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 G M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方法:利用 P C R技术,将人 G M C S F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 Ig G2 的 Fc 段基因联接,构建融合基因h G M C S F H V2;并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 Rc/ C M V2 载体。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 P C R扩增出了 1.3 kb 的融合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成功地完成了 G M 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结论:(1)经 P C R 扩增技术由质粒 P C Dh G M C S F和 P S V V N P H V2 分别扩增到了所需的h G M C S F c D N A 片段和 Ig G2 从绞链区到 C H3 的基因组 D N A 片段。(2)利用 P C R介导,扩增出了融合基因片段h G M C S F H V2。(3)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 Rc/ C M V2/h G M C S F H V2 。  相似文献   

6.
疱疹病毒I型中国株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脑瘤的临床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胸苷激酶(TK)基因介导的羟甲基无环鸟苷(GCV)系统对人脑恶性神经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中国疱疹病毒I型(HSV-I)株(17)中分离了胸苷激酶(TKc)基因,并作了DNA序列分析,组建了含TKc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TKcSN)及其含pLTKcSN病毒的病毒生产细胞(pLTKcSN/VPC)。体外有效性试验:应用pLTKcSN/VPC与大鼠脑瘤C6细胞共培养后用GCV处理。体内有效性试验:以pLTKcSN/VPC原位注入大鼠颅内移植的C6脑瘤。安全性试验:通过小鼠、大鼠和猴植入pLTKcSN/VPC并注射GCV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HSV-ITKc基因与pOPFHSV-1TK基因比较有5个核苷酸和2个氨基酸的变异。pLTKcSN及其pLTKcSN/VPC,在体内外能有效地介导GCV对C6产生细胞毒作用。其病毒滴度为2×106CFU/ml。经过48只小鼠、24只大鼠和6只猴体内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和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结论疮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脑肿瘤是有效和安全的,通过药审后可用于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HCV)C基因与preS2基因嵌合,嵌合基因免疫小鼠能产生抗HCVC蛋白的抗体,而单独接种HCVC基因则不能诱导小鼠产生抗C蛋白的抗体[1]。为研究preS能否增加HCVE2蛋白的免疫原性提供物质基础,我们在哺乳动物细胞稳定表达了E2?..  相似文献   

8.
选择疱疹病毒科病毒DNA多聚酶基因高保守区中的一对引物,一次PCR可同时扩增疱疹病毒科的4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2)、EB病毒(EBV)、及巨细胞病毒(CMV)]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扩增产物分子的大小及对扩增产物酶切分析,可将标本中的4种病毒准确分型。用该法检测临床疑为病毒脑炎患者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CSF),脑炎组CSF阳性率30%(9/30),对照组CSF阳性率6.7%(2/30);其中8例为HSV1阳性,2例为CMV阳性,1例为HSV2阳性。2例病毒脑炎患者经用无环鸟苷抗病毒治疗7~10d后其CSF中的HSV1DNA由阳转阴。由此说明PCR法不仅可早期诊断疱疹病毒性脑炎,还可显示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雌二醇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及一氧化氮化合酶(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雌二醇作用于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定时间(1-24h)后的NO产量,采用Greiss反应测定代谢产物NO2的量及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雌二醇作用于HUVEC18hcNOSmRNA的表达,结果:100,30,10及1nmol.L^-1的雌二醇作用下,HUVEC分别于1,4,12及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AS)活性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PEI-CELLULOSE薄板层析法。结果:(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AS基础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2)IFNα治疗结束后HCVRNA持续阳性的病人2-5AS基础水平比HCVRNA转阴的病人要高(P<0.05);(3)IFNα治疗效果较好,HCVRNA转阴的病人2-5AS水平在用药后24h比HCVRNA未转阴的病人上升得更高(P<0.01);(4)用药后1个月2~5AS水平与IFNα治疗效果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5AS可以作为评价干扰素治疗效果的1个机体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E2和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HBVpreS和HCVE2蛋白基因,并将二者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其转入COS7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瞬时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E2-preS融合蛋白基因包括了全长的HBVpreS和HCVE2蛋白基因,嵌合基因长度约1.6kb表达载体在COS7细胞表达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雌二醇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及一氧化氮合酶(c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雌二醇作用于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定时间(1~24h)后的NO产量,采用Greis反应测定代谢产物NO-2的量及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雌二醇作用于HUVEC18hcNOSmRNA的表达。结果:100、30、10及1nmol·L-1的雌二醇作用下,HUVEC分别于1、4、12及18h起,NO-2产量有明显增高。0.1nmol·L-1雌二醇作用24h内,NO-2产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1~100nmol·L-1雌二醇可明显促进cNOSmRNA的表达;而0.1nmol·L-1雌二醇无此效应。结论:雌二醇可促进HUVECNO的生成及cNOS基因的表达,可能为雌激素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雌二醇作用的阈浓度可能在0.1~1nmol·L-1之间  相似文献   

13.
边缘性人格障碍与焦虑症的诱发电位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和焦虑症(AN)在诱发电位中的特点。方法 收集27例BPD组,34例AN及52名正常成人对照组(NC),应用美国仪器以及光、声触刺激,完成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体感诱发电位(要与NC相比,BPD组潜伏期VEP/P1、P2,AEP/P1,N2前移,波幅VEP/N1-P2,P3,AEP/P3,SEP/P3,P3增高但波幅VEP/P2-N2、P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BALB/C近交系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通过鳞酸钙围染技术,用含HBVS基因的质粒pRc/CMVS与含筛选标记基因neo’基因的质粒pSV2-neo进行了共转染,用含HCVC,E1,E2以及neo基因的质粒pRc/CE2进行了单独转染,经G418筛选,分别获得了G418抗性细胞;P815-S和P815-CE2细胞,提示单独转染与共转染的获成功,进一步证实的质粒单独转染与共转染哺乳支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一个患血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高变区进行分子克隆及基因型鉴定。采用微粒吸附法提取HCV RNA,随机引物逆转录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所用引物位于E1,E2/NS1区,扩增产物806bp,产物提纯后定向插入pBV220质粒载体,重组体转染DH5α菌株,筛选菌落经增殖后碱变性法提取质粒,再通过PCR及酶切法鉴定阳性克隆。我们还用酶切法对此株克隆的基因型作了初步鉴定,证明属于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诱发电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hen X  Zhang M  Wang 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674-676
目的了解Alzheimer病(AD)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SS)在感觉性诱发电位检查中的异同。方法共收集39例AD患者、34例SS患者及40名正常老年人(NC)对照。应用丹麦仪器以及光和声刺激,完成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检查。结果发现AD组波形变异大,VEP的N2、P3以及AEP的P1、N1、P2、N2、P3波潜伏期明显延迟,VEP主波P2平均波幅较SS组和NC组分别降低32%和57%。AEP主波P2平均波幅较SS组和NC组分别降低36%和70%。SS组VEP和AEP的N2、P3均比NC组明显延迟。SS组VEP和AEP/P2波平均波幅比NC组降低分别为16%和20%。结论VEP和AEP可作为AD患者和SS患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省一个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高变区进行分子克隆及基因型鉴定。采用微粒吸附法提取HCVRNA,随机引物逆转录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所用引物位于E1,E2/NS1区,扩增产物806bp,产物提纯后定向插入pBV220质粒载体,重组体转染DH5α菌株,筛选菌落经增殖后碱变性法提取质粒,再通过PCR及酶切法鉴定阳性克隆。我们还用酶切法对此株克隆的基因型作了初步鉴定,证明属于1组Ⅱ型。  相似文献   

18.
了解Alzheimer病(AD)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SS)在感觉性诱发电位检查中的异同。方法共收集39例AD患者、34例SS患者及40名正常老年人(NC)对照。应用丹麦仪器以及光和声刺激,完成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检查。结果发现AD组波形变异大,VEP的N2、P3以及AEP的P1、N1、P2、N2、P3波潜伏期明显延迟,VEP主波P2平均波幅较SS组和NC组分别降低32%和57%。AEP主波P2平均波幅较SS组和NC组分别降低36%和70%。SS组VEP和AEP的N2、P3均比NC组明显延迟。SS组VEP和AEP/P2波平均波幅比NC组分别降低16%和20%。结论VEP和AEP可作为AD患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三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快速监测临床病人口服外消旋维拉帕米(VPM)后VPM和去甲维拉帕米(NVPM)对映体的血浆浓度,同时测量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效应(血压、心率、心电图)。运用分析临床零散数据的NONMEM程序,分析27名患者VPM和(-)-VPM的稳态群体药物动力学和16例患者的群体药效学。VPM的R/S(CSS)比值为3.62±0.96(2.28~5.58),NVPM的R/S(CSS)比值为2.89±0.53(1.66~3.69);VPM和(-)-VPM的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θCL/F(L/h)、θSEX(L/h)、ωCL/F(%)、σCss(%)分别为83,-9.7,47.5,34.8和200,50,31.5,45.5,男女性别之间存在差异。VPM和(-)-VPM的群体药效学参数Emax(%)、CE50(ng/ml)、γ、ωEmax(%)、ωCE50(%)、ωγ(%)、σE(%)分别为14.8,27.6,2.38,43.2,37.6,134,34.9和14.3,4.68,1.82,14.3,30.4,8.9,18.2。  相似文献   

20.
采用蒸气吸入性损伤犬模型,比较常频喷射通气(NFJV)和高原喷射通气(HFJV)的通气效率。结果表明:(1)与HFJV比较,NFJV时的气道压峰值显著升高(P<0.01);(2)与HFJV比较,NFJV时的P_AO_2显著下降(P<0.05),PaCO_2显著升高(P<0.01);(3)与HFJV比较,NFJV时的心输出量(CO)、氧供量(DO_2)和氧耗量(VO_2)均显著减少(分别减少14%、20%和24%,P<0.05或P<0.01),而PaO_2、SaO_2、P_(A-a)O_2、PaO_2/F_1O_2、PvO_2、SvO_2和氧摄取率(ERO_2)均无明显变化。提示,NFJV与HFJV比较,前者导致肺泡通气不足和CO_2潴留,且对循环和组织氧合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