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颅眶入路治疗眶尖部肿瘤时保存视神经、眼动脉、动眼神经等血管神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颅眶入路治疗眶尖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62例,恶性肿瘤7例。采用经颅眶入路切除肿瘤,所有手术均由神经外科、眼科医师共同完成。结果肿瘤根治性切除60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4例动眼神经损伤,仅1例视神经、动眼神经、展神同时损伤。结论掌握眼科解剖学知识和神经外科显微操作是进行眶尖部肿瘤切除手术的基础。行经颅眶入路,在眶尖部骨性充分减压后先分离切除肿瘤前部,是保护视神经、眼动脉、动眼神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颅入路切除眶内或颅-眶沟通性肿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切除眶内或颅-眶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均采用双侧额部发际内冠状切口,根据肿瘤大小、占据眶内的部位以及是否有颅内侵犯,调整皮肤切口的长短,选择合适的开颅骨瓣:单侧额部入路、经额经眶上缘入路或经额经颧经眶上缘入路。对单纯眶内肿瘤,采用硬膜外入路;对眶-颅沟通性肿瘤,先经硬膜内处理肿瘤的颅内部分,然后打开眶顶和(或)眶外侧壁切除眶内肿瘤。结果 全切除26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除1例有动眼神经麻痹,另2例遗患侧眼失明外,无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颅入切除眶内或颅-眶沟通性肿瘤时,选择合适的开颅骨瓣而使肿瘤得以充分显露是手术成功的基础;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眶部经颅手术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眼眶内肿瘤。眼科医师主要通过前路入眶和外侧开眶切除肿瘤。但是对于眶内后侧、肌锥、眶尖、视神经管和颅眶沟通性肿瘤。常规入路则显露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颅底显微外科的发展。经颅入路处理眶深部病灶趋向广泛。经颅手术为部分眶内肿瘤和颅眶交通性肿瘤患提供了合适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大小、占据眶内的部位以及是否存在颅内侵犯等。精确设计开颅方案和开眶骨瓣,可使肿瘤得到最佳显露。而熟悉眶内解剖并熟练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则是提高手术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蝶眶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2月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8例蝶眶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眶入路手术9例,扩大经眶入路手术9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1例。未全切除的15例中,13例肿瘤累及海绵窦,8例有眶内受累,8例有鞍旁、翼腭窝、颞下窝或颞肌受累。11例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1例术后辅助放疗。术后出现一过性眼球外活动受限3例,感觉减退2例,脑脊液漏1例。与正常侧相比,患侧眼眶软组织体积减少(91.18±8.19)%,术后眼眶软组织体积增加(113.73±12.92)%。术后眼球突出程度[(1.5±1.9)mm]较术前[(4.2±2.3)mm]明显降低(P<0.05)。10例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视力、视野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视力恶化。18例术后平均随访(20.4±10.4)个月,2例肿瘤进展,2例肿瘤复发。结论 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蝶眶脑膜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对肿瘤切除是有效的,而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对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也很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蝶眶脑膜瘤(SOM)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12月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2例SOM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伴蝶骨肥大,6例肿瘤累及眼眶结构。6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切口瘢痕1例。术后随访6~56个月,中位时间23.0个月;2例次全切除肿瘤进展。结论 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SOM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经双眶额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提高嗅沟脑膜瘤的全切率及治疗效果,作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双侧眶额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2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过眶上裂路径沟通颅眶的颅底脑膜瘤的特点、手术方式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 总结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60例通过眶上裂沟通颅眶的颅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该类肿瘤的特殊性及手术方式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治疗60例肿瘤,全切5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1例,肿瘤全切率为93%.结论 对于该类颅眶沟通性脑膜瘤行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术后结合放疗,明显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颅眶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及其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了解颅眶区的组成及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该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例成人尸头,手术显微镜下分离、暴露颅眶区,观察和测量其内容及比邻关系。结果(1)眶上裂被外直肌的上下脚分为三部分,上部有滑车、额、泪腺神经和眼上静脉,中部有外展、鼻睫和动眼神经上下支,下部被骨膜封闭;(2)视神经的眶口和内口到中线的距离与上壁的长度有直线回归关系;(3)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神经节细小脆弱,功能重要,术中要注意保护。结论颅眶区内容相对集中,排列紧凑,细小脆弱,功能独特,手术操作宜在显微镜下直视进行,术中注意对睫状神经节、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保护,该区病变可选择翼点入路、额眶入路和眶额颞颧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巨大型垂体腺瘤幕上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21例巨大型垂体腺瘤(直径≥4 cm)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其中向鞍内-鞍上生长者12例,向一侧鞍旁5例,双侧鞍旁2例,鞍后2例.行经翼点入路14例,额下-翼点7例.术中利用解剖间隙首先囊内去除软质肿瘤,然后剥离鞍旁肿瘤包膜,注意保护垂体柄.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62%),大部切除8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巨大型垂体腺瘤可经幕上入路,并根据肿瘤的生长类型适当扩大翼点切口,注意保护丘脑下部及视神经;术后应继续行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院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效果、手术技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Simpson I级切除2例,Ⅱ级切除8例),次全切除l例(SimpsonⅢ级切除)。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及视野缺损改善,术后出现尿崩3例,经治疗1~2周好转;随访6个月~5a,术后2a左右肿瘤复发1例,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经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眶上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在鞍区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入路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入路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入路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区病变的手术。经眶上入路将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最低限度,而且对鞍区的显露较眶上入路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入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终板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视交叉后累及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位于视交叉后累及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终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4例.本组死亡1例.术后出现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术前症状多数不同程度好转.23例随访3~7年,次全切除的病人中术后行伽玛刀治疗3例,随访期间未复发;拒绝放疗1例,术后16个月MRI示肿瘤复发.另19例肿瘤全切除病人随访期间均未复发.结论 经终板入路切除视交叉后累及第三脑室的颅咽管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精湛的显微外科技巧可避免或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颅眶沟通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有病例均接受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其中额颞眶颧入路2例,眶额颧入路1例结果 2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显微外科治疗颅眶沟通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眶沟通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过去5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35例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4种经颅入路、4种经颅开眶入路及3种眶内入路。结果35例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13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1)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侵袭范围采用不同入路,在充分暴露和直视下广泛切除颅眶沟通肿瘤;(2)熟练的解剖知识及手术技巧、恰当的手术入路、成功的手术切除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是治疗的关键;(3)颅底缺损应给予修补和重建,硬膜的严密修复是避免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颅眶沟通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有病例均接受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其中额颞眶颧入路2例,眶额颧入路1例结果2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经额颞眶联合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眶沟通肿瘤包括颅眶型及眶颅型两类。我院自1988年10月~1995年10月采用额颞眶颧新联合入路,切除颅眶、中颅窝底肿瘤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颅前窝底部和眶内肿瘤位置较深,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常常给神经外科和眼科医师手术带来困难。1986年3月~1997年3月,我们两科合作,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眶颧弓入路切除巨大颅底脑膜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眶颧弓入路开颅术在切除颅底脑膜瘤中应用价值。方法经眶颧纠正入路切除巨大颅底脑膜瘤20例,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死亡1例。随访4个月~2年,17例恢复正常工作,2例在康复中,其中1例需人照顾。结论眶颧弓入路适用于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蝶骨嵴扁平型脑膜瘤、巨大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海绵窦脑膜瘤及部分岩斜脑膜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利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18例大型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额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Ⅰ、Ⅱ级)17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经额外侧入路分块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符合微侵袭手术理念,可以作为大型嗅沟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一种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微创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经眶上锁孔入路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果20例肿瘤均达到Simpson I级切除,术后视力改善16例,无明显变化4例。术后随访6~36个月,20例病人视力均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合理使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