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美国有两个研究小组相继发现同一种新型的肝炎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GVirus,HGV)和GB肝炎病毒-C(GBHepatitisVirus-C,GBV-C)。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HGV和GBV-C均是同种而不同基因型别的可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新型嗜肝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GV)。1993年在东京国际肝炎会议上不少学者还报告了有关己型肝炎病毒问题,但迄今仍未获病毒分离成功,其正式命名无法确定。1998年日本报道的又一新型单链DNA肝炎病毒(TTV)即非甲~戊和非厌型肝炎病毒,但至今尚未能正式命名。本文着重对庚型肝炎病毒(GBV-C…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甲、乙、丙、丁、成型肝炎已建立了可不的实验诊断方法,但仍有少数部分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不明确。国内外不少学者一直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观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庚型肝炎病毒(HGV)及已型肝炎病毒(HFV)等。然而这些新型肝炎病毒的命名尚待...  相似文献   

3.
肝炎患者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各型病毒性肝炎患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及感染后的临床经过及转归。方法:用HGV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各型肝炎患的抗-HGV阳性率分别为甲肝3.8%,乙肝16.7%,丙肝25.3%,丁肝26.7%,戊肝2.0%,甲、戊型肝炎患中HGV的感染率小于乙、丙、丁型肝炎患。结论:HGV可与HAV、HBV、HCV、HDV、HEV合并感染,病毒性肝炎患应检测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相继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输血传播病毒(TTV)等与肝炎相关的病毒,但与这些病毒相对较高的感染率相反,只有少数感染者出现肝炎症状。因此,要证明新病毒是肝炎致病因子很困难。2000年.意大利学者Primi等从一例HIV阳性的静脉注射毒品者血清中分离出一株DNA病毒,且证实属一种新的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海口市吸毒人群TT病毒与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海口市吸毒人群病毒与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21例吸毒者进行不同因素分析,采用巢式PCR法检测血清中的TTV DNA,对一株TTV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用ELISA法检测甲-庚型肝炎病毒。结果:221名吸毒人群中TTV DNA与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HBV45.7%,TTV DNA31.6%,HCV11.8%、HGV10.4%,HEV2.2,HAV0.4%,静脉毒瘾者,有非固定婚外性伴侣等因素与TTV,HBV,HCV感染有关,TTV与甲-庚型肝炎病毒均存在合并感染;一株TTV DNA序列与GenBank中主要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大于98%,结论:吸毒人群是TTV和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毒瘾者,有非固定性伴侣是TTV,HBV,HCV传播的重要因素,TTV还存在非血源性传播途径。TTV与甲-庚型肝炎合并感染后引起的作用尚须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1995年美国两个研究小组同时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这一新型肝炎病毒名称:一谓HGV(庚型肝炎病毒),一谓GBV-C。自庚型肝炎病毒发现以来,各国学者纷纷进行深入研究,目前HGV/GBV-C巳呈全球性分布。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庚型肝炎病毒学谈几点认识。主要内容包括:(1)HGV的发现和命名;(2)HGV的结构;(3)HGV的诊断检测;(4)HGV的传播;(5)HGV的临床学和预防学。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缓慢,输血传播病毒(TTV)、HBV、HGV隐性感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等作为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因也缺乏有力的流行病学之佐证;自身抗体的检测、肝活检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对不明原因肝炎的临床及病原学诊断意义有待进一步验证。建议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不明原因肝炎病因学研究,对于探讨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输血传播病毒(TTV)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1995年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后,最近,又发现了一种经输血传播的DNA病毒,臂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本文对该病毒的有关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TT病毒(TTV)分离株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其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中感染情况。方法:对49株TTV相关病毒全基因组结构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比较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全基因结构与原型株的同源性,并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中TTV DNA进行检测。结果:3株TTV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3739bp,有2个读码框架(ORFs),ORF1编码770个氨基酸,位于589-2901核苷酸;ORF2编码202个氨基酸,位于107-715核苷酸。与TTV原型株TA278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96%,ORF1氨基酸同源性为88%-97%,ORF2氨基酸同源性为79%-96%。全基因组序列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属于原型组。在18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中,检出TTV DNA阳性40例,阳性率为22.2%。在甲-戊型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和正常人中,TTV DNA流行率分别为24.2%(29/120),18.3%(11/60),17.8%(106/595)和19.8%(19/96),4组无显性差异。结论:从我国分离的3株TTV的全基因结构特点与原型株相似,各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正常人群TTV DNA流行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在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肝炎、暴发性肝炎及肝硬变病例中,有相当部分病例无法用已建立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1993年国际肝炎会议上不少学者提出可能存在已型肝炎病毒(HFV)[1],但至今未能克隆出HFV的基因,该病毒是否存在目前尚有争议.1995年美国学者先后报道发现了HGV/GBV-C[2,3],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能不是原因不明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毒,可能还存在尚未发现的致急慢性肝炎的其他病毒.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4]等在一例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可能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单链的DNA病毒,由于该病毒是从一名发生输血后肝炎的日本患者血清中克隆出来,该患者名字为TT,TT也是Transfusion Transmitted(输血传播)的缩写,因此该病毒被命名为TTV.其后,英国[5]、新西兰[6]、中国[7]等也相继报道发现TTV,表明TT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HBV、HCV、HGV和TTV的基因型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PCR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基因分析法。迄今为止,已发现HBV有A、B、C、D、E、F、G、H8种基因型,HBV在漫长的岁月中累计的点突变构成不同的基因型,HBV的自然变异对于疾病临床转归的影响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X基因是一种仅存于嗜肝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与宿主细胞生物学功能有广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主要基因和发病基础;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是HBV复制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因而可能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影响;HCV基因组RNA在肝细胞中,常以双链互补的形式存在,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有负链RNA,但没有DNA中间体,表明是一种非整合型病毒;HGV基因结构HCV非常相似,同属黄病毒家族成员,HGV可引起人类输血后肝炎及散发性急、慢性肝炎;TTV为无包膜的单负链环状DNA病毒,TTVDNA主要定位在肝细胞核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与输血后肝炎相关。基因型的提出为肝炎病毒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选择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方法对各型肝炎病毒感染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者4例(2.63%),乙型肝炎病毒(HBV)107型(739%),丙型肝炎病毒(HCV)4例(63%),戊型肝炎病毒(HEV)5例(3.28%),重叠或混合感染23例(15.13%),庚型肝炎病毒(HGV)2例(1.31%),未能分型7例(4.60%),以HBV的感染率最高,老年HBV感染共有11种血清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北地区TT病毒(TTV)的感染状况以及与其它病毒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在TTV读码框架1区(ORF1)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semi-nested PCR)方法,对309例6种不同人群血清进行TTV DNA检测。结果:TTV的总感染率为46.28%,健康人群的感染率为31.94%,其他人群TTV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甲-非戊型肝炎(65.00%)、肝硬化患者(58.33%)、丙型肝炎(57.14%)、乙型肝炎(48.06%)、急性甲型肝炎(38.71%)。急性甲型肝炎与健康人群的TTV DN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人群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和非甲-非戊型肝炎各组之间TTV D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V感染可表现为单纯携带,也可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存在。结论:该地区存在TTV感染,在非甲-非戊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组的感染率均较高,与非甲-非戊型肝炎并可能与HBV和HCV的感染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从原因不明的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中发现了新DNA病毒——TT病毒(TTV),约从半数非甲~庚型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病患者中检出该病毒。据报道,在接受透析治疗患者中,输血、给予血制品或频繁验血等,可使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或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的感染率升高,但有关TTV感染的状况及其意义尚不明确。为了解透析治疗患者TTV感染的情况,作者对60例透析治疗患者检测TTV DNA,并对透析时间、有无输  相似文献   

15.
1995年,Simons等[1]率先报道了度型肝炎病毒(HepatitisGVirus,HGV)。目前国内有关庚型肝炎的报道尚不多。为了解宁波地区是否存在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我们对19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GV-RNA)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996年6月~1997年3月分别收集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的血清194份;其中男113例,女81例;年龄10~63岁,平均35.3岁;急性肝炎41例,慢性肝炎99例,(其中轻度40例、中度31例、重度28例),重症肝炎9例,肝炎后肝硬化45例;按肝炎病原学分型,计甲型22例.乙型96例,…  相似文献   

16.
庚型肝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的并可以明确诊断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和戊型5种。但许多对不同肝炎患者的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慢性肝炎和输血后肝炎患者,并没有上述这5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指标,这提示可能存在新型肝炎病毒。因此国内外医学界众多学者致力于探索新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并于近两年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庚型肝炎(HG)及庚肝病毒(HGV)的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何姗  庞超  胡南 《现代医院》2005,5(8):69-70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重叠感染类型与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14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抗-HGV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HGV感染患者以HGV+HBV重叠感染最多,HGV+HCV次之;临床类型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多见,其中慢性肝炎最多;慢性肝炎患者中以HGV+HBV重叠感染最多。结论临床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类型以HGV+HBV重叠感染最多见,前两种临床类型以HGV+HCV次之,而后一种类型则以HGV+HEV次之。  相似文献   

18.
河北部分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T病毒(TT virus,TTV)是一种单链DNA病毒,自1997年底日本学者从1例输血后非甲非戊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出TTV以来,各国学者对TTV的研究日益深入,1998年Okamoto等报道了TTV全基因序列。为了解TTV在河北省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分析TTV与肝病的关系,笔者对正常人群和甲、乙、丙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及其他肝病患者进行了TTV DNA检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知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 ,CMV、EBV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在排除已知的病毒性肝炎外 ,仍有 10 %~ 2 0 %的肝炎患者不明病因 ,对这类病因不明的肝炎称为非甲 -非庚型肝炎。 1997年日本学者报道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 ,命名为 TTV病毒〔1〕。我们用 Nested-PCR技术对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各型肝炎进行了 TTV - DNA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16 7例肝炎患者为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2 0 0 1年 1~ 7月住院的病人 ,及少量的门诊病人 ,平均年龄 39岁 ,其中甲型肝炎 2例 ,乙型肝炎 114例 ,丙…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关系密切,尽管甲、戊型肝炎与NAFLD可同时存在,但因为甲、戊型肝炎是急性肝炎,很快可以治愈,故对NAFLD影响较小。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肝脂肪变),其中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3a型感染最为明显,肝脂肪变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征之一,然而病毒性肝炎伴随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与脂肪肝的关系可能比病毒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