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蝎的炮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Karsch的干燥全体。功能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临床应用淡全蝎。其后腹部药用的称“蝎尾”。现代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主含蝎素、氨基酸、无机元素、甜菜  相似文献   

2.
全蝎蜈蚣均有毒,息风止痉,用于惊风抽搐、中风口眼斜、破伤风等。如止痉散,解毒散结,用于瘰疬疮疡肿毒等证;通络止痛,用于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二药皆平息肝风以解痉挛,祛风通络以止疼痛,解毒散结以疗疮肿,辛散力强。全蝎较蜈蚣性缓而平和,息风止痉,宜于手足震颤、头部摇动、频频抽动者;蜈蚣较全蝎性猛而刚燥,息风止痉,宜于手足麻木、角弓反张、痉挛强直者。  相似文献   

3.
中药全蝎为以远东蝎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为基原的动物药,具有抗痉挛、抗脑血管损伤作用,为解毒镇痛药。位于尾部毒腺内的蝎毒为神经毒素蛋白质,因加热易被破坏,将虫体全体作为全蝎供药用。加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投入沸水中烫死晒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晒干者称成全蝎两种,其品质以沸水煮的淡全蝎为佳。但为防霉,市售品中基本  相似文献   

4.
全蝎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显著的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和镇痛等作用.现将全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调剂中常见全虫的种类白秀美王春丽(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450052)全虫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Karsch的全体,如单用其尾名蝎尾。主产于河南、湖北、山东、河北等省。其性平,有息风止痉、祛风通络、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上应用很广,野生较少,家养不易,加之食蝎流行,致使全虫价昂,出现各种品质的全虫,现介绍如下。1春蝎在清明谷雨间收购加工,此时蝎子冬眠后刚开始活动,腹中食物少,且尚未交配怀粒,出品率高,成品色纯正,质....  相似文献   

6.
(一)全蝎全蝎又叫“全虫”,其尾叫“蝎尾”.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具有祛风定痉,窜筋透骨,开瘀解毒之功,蝎尾较全蝎之功力为胜,粉剂内服又较煎剂为佳.宜先用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应用时一般小剂量开始,蝎尾用1~3条,全蝎可用1~2克,研分2次吞服.  相似文献   

7.
全蝎具有息风、止痉、镇痛、解毒之功。按照付药常规和药书记载,常把蝎尾上的“毒尖”除掉。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全蝎的主要疗效在于蝎毒,其药用价值很高,应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疟疾、恶性肿瘤及艾滋病的治疗。我院采用全蝎不去毒入药  相似文献   

8.
全蝎、蜈蚣相须配伍治疗痛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蝎,又名全虫,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的干燥体,味辛,性平.蜈蚣,又名天龙,为蜈蚣科昆虫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i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味辛,性温.两药均有小毒,主归肝经,均以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为主要功效,故两者多相须为用,成为临床常用的药对之一.笔者多年来,取两者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多种痛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全蝎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或称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性平,味辛、咸、有小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该药广泛应用于中医配方及中成药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含全蝎的中药成方超过300个,中成药不少于70种。全蝎尾节囊中排出的毒液称蝎毒,内含抗肿瘤的有效成分。蝎毒由非蛋白质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非蛋白质有赖氨酸、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甘油酸、硬脂酸、胆甾醇、棕榈酸及胺盐等化学成分,蛋白质有蝎毒素(已分离出大约30个左右)及酶(可能含有少量磷脂酶A2-溶血素及较强活力的透明质酸酶)。其中蛋白质部分是抗肿瘤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0.
全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又名钳蝎、全虫、蝎子,在我国产地达十几个省份,有15余种,统称东亚钳蝎。味咸、辛,性平,有毒,人肝经。功能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是治疗惊风抽搐,中风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11.
药材全蝎为节肢动物门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干燥体,性平、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能。 蝎多栖息于温带山坡石砾、树皮、落叶下,以及石缝和墙隙等处。蝎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有明显的趋温性和负趋光性,昼伏夜出。22~28℃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低于10℃则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12.
全蝎为钳蝎科昆虫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Karsch的干燥全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通风处阴干。产河南称“南全蝎”,产山东称“东全蝎”。其性平、味辛,具息风镇痉、解毒散结、活络止痛功效。临床应用较...  相似文献   

13.
全蝎,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全蝎的全体。《开宝本草》记载其昧辛、咸,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由于其功效显著而临床应用广泛,但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见到的全蝎规格、质地、质量不一,现代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主含蝎素、氨基酸、无机元素、甜菜碱、胆甾醇、蝎酸等成分。具有抗惊厥、抗癫痫、镇痛、抗血栓形成、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为此简单介绍全蝎的炮制方法,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全蝎的饲养管理与中毒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的种植与养殖已经成为解决中药资源紧张和满足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蝎子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也是出口的重要药材之一。在中药学中 ,全蝎是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虫体。其入药已有 2 0 0 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医书《开宝本草》中 ,对蝎的功效主治就有了文字记载。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对蝎的功效主治作了更详细的记载。全蝎味辛 ,性平 ,有毒 ,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主治急惊风、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恶疮肿毒及较顽固的偏正头疼、风湿痹痛等。从蝎子提取的蝎毒 ,可以治疗一些恶性肿…  相似文献   

15.
全蝎,其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临床常用于急慢惊风,中风偏瘫,破伤风,疮疡肿毒、结核,顽固性头痛,风湿庳痛等证。 笔者73年到南方工作后,双下肢患了严重湿疹,其症状是丘疹、水泡渗出、瘙痒、糜烂,夜难眠。曾在本人所在医院及其他医院进行自血  相似文献   

16.
全蝎掺假鉴别崔普祥姜克良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33000全蝎,在临床处方上多写为全虫,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Karsch的干燥虫体,具有息风解痉,祛风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近年来,全蝎配合他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惊...  相似文献   

17.
全蝎为平肝息风类药,因其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多用于内科治疗中风偏瘫、破伤风、风湿痹痛等症。今笔者扩大其应用范围,在临床妇科中运用每获良效。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蝎炮制工艺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入药始于《蜀本草》[1]。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等症[2]。主产于河南南阳、山东青州等地,其次是安徽、湖北、浙江、江苏等地,以山东产量最大[3]。全蝎的药品质...  相似文献   

19.
全蝎加工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蝎来源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iKarsch的干燥全体,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按1990版《中国药典》规定,全蝎产地加工时将其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这样全蝎商品规格就有淡全蝎和盐全蝎两...  相似文献   

20.
全蝎为常用中药,具有平肝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其加工炮制方法,文献记载约14种。沿至现今,最常用的为产地盐制法,盐制是为了防腐,使全蝎在保存过程中不致于变质。目前,对全蝎的炮制研究报道甚少,盐制全蝎的质量标准也不统一。田氏介绍:将活蝎放在淡盐水中浸泡,使其吐出泥沙,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