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和技术,提高治愈率。方法:对病人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抽腹液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病人均预后良好,无感染,无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结核性腹膜炎是浆膜结核之一,它是由结核菌引起的腹膜感染,影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除遗传外,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结论:结核的治疗目的是控制腹膜炎症,防止并发症发生。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全身支持疗法,腹水型给予腹腔穿刺抽液,并合理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因结核性腹膜炎住院的患者20倒进行护理探讨,对患者进行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预后良好,无感染,无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做好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护理3-_作是治愈本病和防止并发症及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腹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的腹腔慢性炎症,主要继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腹腔结核病.目的 浅谈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与健康教育.结论 通过对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加强预防感染和心理护理。结果:4例病人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加强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腹膜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在联合抗痨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腹腔穿刺抽液、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治38例病例中,33例腹水在2周~4周内消失;2例形成包裹性积液,8周内积液消失;2例腹膜肥厚;1例伴不全肠梗阻。结论:该方法治疗,效果满意,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0例结核性腹膜炎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9例17~45岁。均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CT主要表现有:腹水7例;腹膜、大网膜、肠系增厚6例;淋巴结增大3例,部分同时伴有以上征象。全部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伴明显腹水早期腹穿抽液、激素治疗,平均随访2年,症状消失。结论结合临床及CT表现,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因结核性腹膜炎住院病人进行护理探讨。结果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病人的腹膜炎症状消失,积极配合治疗,没有出现自行停药现象,疗程结束均治愈。无发生并发症。结论做好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工作是治愈本病和防止并发症及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45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疼痛等方面的护理。结果:在我院的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均好转,预后良好,无病发症的发生。结论:结核性腹膜炎的目的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可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弥漫性、慢性腹膜炎症,约占结核病的5%,多数结核性腹膜炎继发于体内其它部位的结核病灶[1]。本文对经实时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0例以及多次腹腔穿刺抽液术治疗的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36例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膜结核感染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腹腔灌洗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结核性腹膜炎并不全性肠梗阻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结核、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液、维持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灌洗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85.7%),对照组显效l7例(5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核性腹膜炎并粘连性肠梗阻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采用腹腔灌洗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腔感染,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30岁或40岁以下,这和结核病的一般发病年龄相符。由于女性盆腔结核较常见,所以本病女多于男。一、结核性腹膜炎是怎样引起的本病多继发于其他器官的结核病变,病人可能有一种或多种结核存在,如肺结核、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盆腔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最常见感染途径是由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至腹膜引起本病。病灶多为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妊娠晚期合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病例资料。结果:3例患者在发病12天以上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者2例;均予胸腔穿刺抽液,并给予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腔闭式引流1例;并根据孕妇及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其中羊水过少合并早产1例,产后出血1例,均预后良好。结论:妊娠期间出现咳嗽、胸痛、消瘦、低热的患者应当考虑有结核感染的可能,即时胸部x线检查.一旦确诊妊娠合并肺结核应尽快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若合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B超定位下行胸腔穿刺抽液,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严格掌握继续妊娠指征,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预后原因,提高病人治疗效果。方法 将就诊时间、年龄、胸水细胞数及蛋白量、抽液及抽液次数、胸水量与发生胸膜肥厚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就诊时间长、年龄大、胸水细胞数及蛋白含量高、未抽液或抽液次数少是引起胸膜肥厚的主要因素。结论 胸膜肥厚是结核性胸膜炎最常见的预后,只有在有效药物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将胸水抽尽,才能防止或减少胸膜肥厚发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讨论一、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例既往有腹膜结核病史,术后诊断为输卵管结核。输卵管结核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其感染途径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①体内原发病灶通过血行及淋巴传播;②输卵管附近组织或器官结核直接蔓延而受感染;③直接感染形成原发病灶,这种看法还有争论,但据统计生殖器结核中有32.8%患腹膜结核,而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仅13.5%有生殖器结核。这说明在输卵管伞端开放情况下,结核可从输卵管扩散致腹膜,这一情况亦可解释为结核性腹膜炎女性多于男性。该例患者根据先有下腹痛,白带多,月经紊乱数年,而后经 B 超才发现有结核性腹膜炎。近来妇科情况加重,才到我院妇科就诊。从病程发展情况及手术所见病变程度来看,该例输卵管结核可能是结核性腹膜炎的原发病灶。一般认为,内生殖器结核是女性引起腹膜感染的来源之一,结核杆菌经过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腔积液抽液后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过去5年治疗430例结核性胸膜炎抽液后12例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掌握其特点,首次抽液不超过800ml,能减少或避免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旱发现且及时诊断与治疗,则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腹膜活检确诊的46例结核性腹膜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腹水及血清结核抗体水平。结果:炎结核性腹水结核抗体敏感性为91.3%,血清结核抗体敏感性为89.13%。结论:血清及腹水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腹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红藤汤灌肠在治疗结核性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对2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激素及大量腹水者腹膜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藤红汤灌肠。结果:治疗组腹腔积液吸收快,腹壁柔韧感消失快,腹腔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1个月腹部症状与体征状消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红藤汤灌肠治疗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腹膜炎是常见疾病之一。它总是继发性者;一般认为肠、输卵管、肠系膜淋巴结、阑尾等结核病灶的直接蔓延腹膜,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但其他远离腹膜的结核病灶,如肺结核、胸膜结核等亦可通过血行播散而感染腹膜,此种结核性腹膜炎常伴有粟粒型结核的其他症状。本病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可按照它的临床与病理解剖特点,分为渗出、粘连与干酪等三型;但是事实上这三种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从病理解剖发现出发的,应用于临床不无困难。鉴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误诊者并不罕见,为求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起见,现在根据临床所见的突出表现,提出一些主要的临床病型,以期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1.腹部柔靭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约有半数可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结核性腹膜炎属于慢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腹膜特异性感染,又称腹膜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好发于青壮年,发病仅次于肺、肠结核,占结核病的5%,且多见于城镇低收入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对我科9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置管期间无胸膜反应、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不仅减少了抽液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