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系统的记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药食气味等问题,是药食气味理论的起源。东汉时期医家张仲景通过研究《内经》发展了药食气味的理论。试从张仲景的理论角度研究《内经》药食气味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食养、食治、药膳的起源与发展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雪如 《中药材》2002,25(5):359-362
本文从“医食同源”理论,论述了我国药膳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食医学”的“食治”与“食养”的含义与区分。  相似文献   

3.
"茶汤"是日常饮料中一类具有保健治疗作用、以茶与天然植物煎液为主的液体,是中医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内容。宋代社会盛行服用掺杂药物的饮料,尤其是以香料药物为主制成的保健饮料被宋代朝野人士广泛服用。此风在元明以后渐次衰落。这是由于"以药入食"的做法与"以食疗病"意义不同,混淆药、食的区别必然会引起滥用药物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4.
"茶汤"是日常饮料中一类具有保健治疗作用、以茶与天然植物煎液为主的液体,是中医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一个很有特色的内容.宋代社会盛行服用掺杂药物的饮料,尤其是以香料药物为主制成的保健饮料被宋代朝野人士广泛服用.此风在元明以后渐次衰落.这是由于"以药入食"的做法与"以食疗病"意义不同,混淆药、食的区别必然会引起滥用药物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5.
孙晓生 《新中医》2011,(3):118-119
概述陶弘景的医学贡献与成就,以及药物在《名医别录》中的收录、分类、应用等六大特点,重点阐述其中记载的沿用至今的药食同源本草的性味功效以及现代应用研究,对现代食疗养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药食同源”的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勇  肖伟  秦振娴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2):1250-1252
本文对中医基本理论之一的"药食同源"作了诠释,其中包括"药食同理"、"药食同用"以及"药食两用"等观点。"药食同源"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正确指导药物和食品的摄入;作为重要的药食两用的物品将对调整机体的内稳态、防止退行性的慢性疾患以及抗衰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药物和食品的相互渗透已成为国际上的大趋向,我们需要对此有所认识并作出政策上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海洋药食同源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华民族医药文化一脉相传.传承海洋药食同源文化是现代海洋药物与功能食品研发的方向.符合返璞归真的生态理念.海洋的药食同源文化需要我们从多学科结合研究、开发并更好地加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药食同源是人们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认识和归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活动。通过对药食同源追本溯源,明晰了药食两用物质的发展脉络,明确了药食同源的内涵和定义,并通过"物-性-效"关系分析了药物与食物间的差异,以期为今后合理应用药食同源概念及物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陆华 《光明中医》2013,(7):1493-1494
药食同源是说药物和食物是同一种基源。卫生部分布的87种药食同源的品种,均属不同的五行分类。传统中医药认为,药物与食物的药性和食性与五行分类关系密切,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药性和食性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药食的五行分类进行研究,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食疗本草》之食忌分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姝 《北京中医药》2010,29(7):517-519
<食疗本草>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食疗学专著,不但收录了唐以前食药,在吸收<黄帝内经>食养思想的基础上,又发扬了<千金要方>中食治的精髓.食用药物禁忌是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透彻,内容丰富,很值得后人研究探讨;且"药食同源",书中食药多取自中药,食药禁忌也可以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有效补充,对中药临床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故结合<食疗本草>书中体例,从新的角度将其分类探析,旨在提高食药临床疗效,丰富中药理论.  相似文献   

11.
祖国中医学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用”。药膳又称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物和食物相配合,通过烹调加工做成具有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作用的美味食品。经细探究其作用原理,与以下几方面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张海昀  赵发全  崔元璐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621-162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在老年群体中高发。近年来,PD患者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但是病理机制仍然不明确,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D治疗药物左旋多巴胺,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药食同源类中药因为其低毒特性以及对PD的神经保护潜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某些药食同源类中药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抗PD的作用。药食同源类中药可能是具有前景的抗PD药物,因此文章对PD常见的的实验模型、药食同源类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绍林 《中医杂志》2011,52(5):443-444
从文献学角度对"食晦"与"食亦"进行梳理与考证,以证实"食晦"与"食亦"属同病异名,为消渴范畴。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学角度对"食晦"与"食亦"两病名进行梳理与考证,提出"食晦"与"食亦"为同病异名,属消渴范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本草纲目》中收载的服药食忌,初步按食物种类分为七类,并从药物性能、作用、疾病关系等方面认识到李时珍的服药食忌是运用中医药理论的结晶。同时呼呈同道们科学地继承发掘这一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产后哺乳期药食调养疗法源于中医"药食同源"思想,产后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失血伤津、血瘀气虚、纳食不当3个方面,其治则治法以凡病当先以食治之,以药为攻、以食为养以及勿拒于产后、勿忘于产后为主。产后哺乳期在药食调养过程中,产后缺乳较宜选择鲫鱼,猪蹄,芝麻,豌豆等食材,忌用寒凉或酸涩类及回乳之品;产妇哺乳期主要容易发生乳房、乳汁等方面的疾病,应选取对母婴无不良作用的药物,忌用具有回乳作用的药物,搭配合理的药食对产妇机体恢复及正常哺乳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惠杰 《河北中医》2005,27(2):102-102
食欲不振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一个常见症状,目前临床上尚缺少有效的理想对症治疗药物。1999—2002年,笔者用穴位贴敷健胃思食散治疗食欲不振92例,并与口服健胃思食散治疗84例作对照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圣济总录》是由宋徽宗诏令敕撰的一部大型方书,其“食治门”是对北宋末期食治理论与食疗方的一次全面总结.本门将所载病证分为29类,其中治疗内科病证食疗方占比最高,这与北宋医学分科重视内科病证有关.将《圣济总录·食治门》与《太平圣惠方》食治部分比较,可发现本门更注重将食疗方按病证分类,且排列顺序更加条理.就治疗病证种类而言...  相似文献   

19.
李筠  岳勤霏  范欣生 《中医杂志》2018,(10):833-836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方后注服药食忌的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古代方书文献中有关方后注服药食忌的记载,采用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病证与禁忌食物的关系。结果经整理从39部方书文献中获得包含方后注服药食忌的方剂共有2587首;方后注服药食忌中,支持度较高的禁忌食物为猪肉、生葱、菘菜等,且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的关联较为紧密。支持度最高的禁忌食物组合为海藻-菘菜,支持度最高的药物与禁忌食物组合为甘草-海藻。主治病证中,风疾最为常见,常忌猪肉、生冷、海藻等;咳喘常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疟疾常忌食生葱、生菜、热食等;痢疾常忌油腻、生冷、热食等;消渴忌猪肉、芜荑、海藻等;水肿常忌咸味、生冷、醋等。结论服药食忌是方后注中的重要内容,药食禁忌与病证禁忌常同时存在,与中药七情理论关系密切。研究和掌握中医服药食忌理论将为中医处方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为保证中医临床疗效提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 被列为四大民族医药之一的傣族传统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傣族人民不断地同自然和疾病作斗争,通过认识、积累和总结经验,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学。傣医药学理论独特,内容丰富,"药食同源"便是其特色之一。"药食同源"指的是,许多食物即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