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0~2009年外伤小肠破裂60例患者的诊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漏诊6例,死亡1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明确诊断后应立即手术探查,防止因其他并存疾病而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4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治愈,1例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者4例,切口裂开者1例,粘连性肠梗阻者2例.结论 早期诊断尽早手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彻底冲洗腹腔,合理应用引流,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郑劲松 《职业与健康》1999,15(10):48-49
小肠破裂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较为常见,有时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于误诊而延误诊治,我院自1992~1998年共诊治小肠破裂29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4~65岁,就诊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7天。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跌落伤5例,挤压伤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年来32例闭合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入院后肠破裂的确诊时间为1 h~3 d。有1例坠落伤患者为伤后3d才确诊,有15例以化脓性腹膜炎在伤后1~2d行剖腹探查术中确诊,均行手术治疗。结论虽然闭合性小肠破裂在临床得到正确的诊断并不是很困难,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常有误诊、漏诊或延迟诊断,我们必需予以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3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患者作为被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检验,并且为患者进行腹部穿刺CT和X线诊断,对各种检验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和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腹部穿刺诊断阳性患者为25例,B超诊断的阳性患者为29例,CT诊断和X线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33例和34例,相互之间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以促使患者恢复,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患者为患者选择CT或X线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腹部闭合性损伤占腹部外伤的80%,其中小肠受伤的几率为16.2%。我院1998年12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7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小肠破裂是常见的腹内脏器伤,其预后与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我们自1989年以来,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均经手术处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6例,女6例;年龄19~60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腹部撞伤或挤压伤18例,车祸伤6例,坠落伤5例,刀刺伤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小于4小时19例,5~8小时8例,9~24小时5例,平均为6.1小时。其中闭合性伤29例,开放性伤3例。  相似文献   

8.
张超 《中国保健》2005,13(18):38-38
目的总结外伤性闭合性肝破裂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5例外伤性闭合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愈3例,手术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B超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可使本病确诊.在基层治疗首选肝修补.  相似文献   

9.
人类事故损伤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腹部创伤的死亡率占全部创伤的10%。闭合性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有时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大多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故易误诊。甚至漏诊。本文收集了本院1991-03~2003-06期间62例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患者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在外伤性小肠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有小肠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腹部闭合伤中合并有小肠破裂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40例均手术,其中36例治愈,2例死亡,2例术后转入上级医院随访治愈。结论:密切观察腹痛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腹部外伤性疾病,其中以肠道损伤为最多见。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常可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虽然外科诊疗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但死亡率仍在8~47%之间。我院自1971年8月至1978年12月收治闭合性腹腔内胃肠道损伤30例中单纯性小肠破裂15例,十二指肠空肠曲破裂2例,小肠破裂合并小肠多处挫伤1例,小肠破裂合并肠系膜破裂出血3例,小肠系膜破裂出血1例,肠系膜破裂出血合并肠道挫伤4例,胃肠广泛挫伤合并肠系膜血肿3例,胃浆肌层破裂合并小肠系膜血肿1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骨盆骨折、肝破裂、脾破裂各1例;泌尿系外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采用早期外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经增强CT明确诊断,均早期接受超声定位穿刺外引流或者腹腔镜手术外引流等,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超声定位穿刺外引流治疗的23例患者中成功引流20例,3例患者行开腹引流术治疗;接受腹腔镜手术引流治疗的27例患者中26例引流成功,1例行开腹引流术治疗。结论:早期外引流治疗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开腹手术的发生,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分析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1992年3月~2004年3月我们诊治过的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的回顾总结。结果 112例中,治愈108例,治愈率96.43%。死亡4例,总死亡率3.57%,合并肝破裂死亡1例(死亡率0.89%),合并脾破裂死亡2例(死亡率1.79%),合并全小肠扭转、坏死死亡1例(死亡率0.89%)。结论 针灸诊断性治疗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部分病人诊断难以肯定而又具备剖腹探查指征,应积极尽早剖腹探查;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止并发症,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闭合性腹部损伤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外伤最常见的损伤,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外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在基层医院急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以及外伤史明确诊断并不困难,根据脾破裂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我院自2001年1月-201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5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栾响  陈增银  柳维林 《现代保健》2011,(20):143-144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脾损伤中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方法,以提高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近年来收治的20例儿童闭合性脾损伤的诊治情况。结果儿童外伤性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20例,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结论儿童外伤性脾损伤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但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肠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近6年,我院共收治小肠破裂患者68例,现将其诊治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光亚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199-3200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外科诊治。方法对我院6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外科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6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外科诊治后,治愈59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8.34%。结论早诊断、早手术在外科治疗外伤性肝破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正>脾脏是闭合性腹部外伤中最常见的受损器官,约占30%~50%。以往外伤性脾损伤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非手术治疗脾损伤及保脾手术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笔者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11年1月36例行非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进一步提高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68例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7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治愈6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合并伤伴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详细了解病史,结合诊断性腹腔穿刺、X线、超声、CT等辅助检查可提高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肠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病。因小肠所处位置使得其在外力作用时易于受损伤。而部分闭合性损伤,因期早期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低阳性率,使得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但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治疗无疑对愈后产生直接影响。困此务必使用一切手段,务必使其早期诊断,此文就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把握,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