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探讨中药祛毒散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4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用祛毒散合rHuEPO治疗,对照组46例只用祛毒散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得到有效的改善,血肌酐和尿素氮降低。  相似文献   

2.
探讨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关系。检测3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SOD、血清LPO变化。结果: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及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RFER)均明显降低(P均<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及红细胞免疫抑制率(RFIR)则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LPO则明显升高(P<0.01)。RC3bRR与RFER及SOD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RFIR及LPO则呈显著负相关(P<0.01)。作者认为:重型颅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应用SOD等药对提高治愈率、促进康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犬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采用连续HFJV基础上间歇叠加深吸气(HFJV+DI)的新通气方法,以期为ARDS的治疗寻找一种新途径。用油酸复制犬ARDS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HFJV+DI组(n=10):在连续HFJV基础上每隔10分钟加入1次深吸气;常规机械通气组(CMV,n=10),给予0.785kPa(1kPa=10.20cmH2O)呼气末正压(PEEP)治疗;对照组(n=10),未予通气治疗。每隔1小时测定1次氧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共观察5小时。注射油酸后,动脉氧分压(PaO2)由12.400kPa(1kPa=7.5mmHg)降至6.560kPa(P<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未见明显变化。通气治疗后,CMV和HFJV+DI均使PaO2明显升高,PaCO2无明显变化(P>0.05),HFJV+DI的氧释放指数(DO2I)明显高于CMV组(P>0.05),心脏指数(CI)在CMV组及HFJV+DI组均明显减低(P<0.05)。提示:HFJV+DI时PaO2的提高大于CI下降所致的不利影响,在改善组织缺氧方面明显优于CMV时加用PEEP  相似文献   

4.
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黄芪及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相同西药治疗。结果:51例CRF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单克隆抗体OKT3、OKT4及OKT8均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OKT8降低,OKT4/OKT8升高,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而对CRF患者的体液免疫无影响。结论:黄芪具有调整CRF患者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镇心痛口服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4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口服镇心痛口服液治疗30天。用电脑超声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液流变学观察全血高、低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EF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CO、CI升高(P均<0.05),LVESV、LVEDV降低(P均<0.05);全血高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均非常显著下降(P均<0.01),全血低切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镇心痛口服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方法:应用川芎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42例(治疗组),与应用常规西药强心利尿方法治疗的40例(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4.76%,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率为32.50%,总有效率为77.5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后PaO2和PaCO2均得到改善(P<0.05~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1秒率(FEV1%)和最大换气量(MVV)均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本疗法明显优于西药组,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PaO2、FEV1%、MVV,降低PaCO2等作用(P<0.05~0.01),有救治率高、起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九龙丹和日本心丹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将35例SMI患者分为①九龙丹组(A组,18例):口服九龙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②日本心丹组(B组,17例):口服日本心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治疗前后检测:①心率、血压乘积(RPP);②心电图ST段压低总导联数(NST)、心电图ST段压低总和(ΣST);③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④血浆载脂蛋白(apoA1、apoB);⑤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NST、ΣST、RPP均降低(P<0.05或P<0.01),SV、CO、EF均升高(P<0.05或P<0.01),其中A组ΣST、RPP降低和SV、EF升高均较B组明显(P均<0.05);2组患者apoA1、apoA1/apoB升高(P均<0.05),apoB、ηb、ηp和F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A组ηp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服九龙丹治疗SMI在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肌缺血和降低心肌耗氧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油酸诱发ARDS后,9只在机械通气基础上经气道滴入猪PS(100mg/kg,为PS组),另外9只给于单纯机械通气作为对照组,均观察4小时。于动物实验的基础状态、治疗前及治疗后1小时、2小时、4小时测定肺功能残气量(FRC)、动脉血气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实验结束时观察肺病理形态并测定肺泡容积密度(VV)。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RC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浓度(FiO2)比值(OI)呈下降趋势,而PS组FRC和OI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或P<0.01),P(A-a)O2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或P<0.01)。病理形态观察见对照组广泛性肺不张、肺泡和间质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PS组上述改变较轻,VV增加(P<0.01)。结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兔油酸型ARDS模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透析患者,分别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治疗后E.C3bR.R升高,E.IC.R下降,提示:rHuEPO可改善2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宓  徐学明 《临床荟萃》1999,14(24):1108-111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悸肾衰竭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9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分为3组:A组(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液透析),B组(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C组(不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非血液透析组)。用地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脂流动性。结果:我们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提高CRF患者的红细胞C3bR%和RFER%(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茶多酚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1例CRF患者(治疗组)用海南省茶多酚(TP)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变化。另以未经TP治疗的20例CRF患者为对照组,并与89例健康成人的SOD、GSH和MDA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CRF患者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成人(P均<0.01),MDA及GSH高于健康成人(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SOD活性明显升高,MDA、TC、TG、BUN和SCr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均<0.05)。肾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前者为67.74%,后者为30.00%。结论:CRF患者确实存在SOD活性降低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海南省茶多酚能有效对抗脂质过氧化,提高氧化酶SOD活性,改善CRF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吸入一氧化氮对犬烟雾吸入性损伤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犬烟雾吸入性损伤吸入一氧化氮(NO)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7只犬随机分二组,烟雾吸入后,对照组(n=8)单纯吸氧(FiO2,045),治疗组(n=9)吸氧(FiO2,045)+00045%NO,连续监测血液流变学有关参数,数据行多个样本均数间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RBC数和RBC压积(Hct)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RBC聚集指数(EAI)比对照组降低而RBC刚性指数(ERI)则升高(P<005~001);低切全血粘度(Lηb)、全血还原粘度(Lηh)和血浆粘度(ηP),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001);治疗组NO含量升高与EAI、Lηh和ηP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94,-095,-093,P均<001)。结论吸入性损伤后血液粘度也有不同程度升高,吸入NO有不同程度降低吸入性损伤血液的高凝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心脑健对28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1)其降脂作用在CRF组中以降胆固醇(CH)为主(P<0.05);在NS及GN 组以降甘油三酯(TG)为主(P<0.05);NS组有升高HDL作用(P<0.01);GN和CRF组降LDL效果明显(P<0.05)。(2)其血液流变学在NS、GN组Fbg明显降低(P<0.01,P<0.05);GN、CRF组血小板聚焦率下降(P<0.05);三组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用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氧浓度(FiO2)相关图指导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氧疗的效果。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PaO2与FiO2相关图对38例慢性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ⅡRF)患者进行氧疗(治疗组),与42例慢性肺心病ⅡRF常规氧疗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气变化的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氧疗6小时后PaO2比氧疗前上升〔(8.12±1.98)kPa(1kPa=7.5mmHg)与(4.71±2.64)kPa,P<0.01〕,对照组氧疗6小时后比氧疗前血气值均无显著变化。治疗6小时后2组患者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HCO-3均明显上升(P均<0.01)。结论:按PaO2与FiO2相关图选择FiO2能迅速提高患者的PaO2;HCO-3的升高可能与基础数值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复方红景天和参芪花粉合剂防治高原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藏药复方红景天(RCO)和复方参芪花粉合剂(ACO)对高原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兔和12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CG)、盲肠结扎穿孔(CLP)致伤组(IG),ACO防治组(ACOG)、RCO防治组(RCOG)。致伤前后按时测定体、肺血流动力学,血气和血、组织匀浆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各指标参数。结果: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致伤前已出现差异,RCOG和NCG及IG比较,P均<0.05。术后4小时、8小时各组PaO2、TXB2、6ketoPGF1α变化更明显,ACOG、RCOG与NCG及IG比较,P<0.05或P<0.01。术后12小时,ACOG和RCOG的平均体动脉压(MAP)仍保持NCG水平,与IG比较,P均<0.01。结论:藏药RCO和ACO在防治高原ALI中可能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30例冠心病患者口服硫氮卓酮缓释剂(合心爽90SR)90mg,一日2次,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VE/VA由0.82±0.32至1.03±0.41(p<0.01),PFR由1.51±0.68至1.83±0.52(p<0.01),1/3FR由0.86±0.28至1.15±0.61(p<0.05)舒张功能明显改善。LAD/AOD由1.24±0.2s至0.23±0.23(p>0.05),EDC由3.51±1.68至3.12±1.24(p>0.05)均无明显变化。代表收缩功能的EF,PER及FS均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B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A组在B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静滴川芎嗪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88.89%,B组73.33%,差异十分显著(P<0.01)。对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和残气量占肺总量比值(RV/TLC)的改善,A组均明显优于B组(P均<0.05)。A组能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B组治疗后比较,P均<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肺微循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肺泡通气与换气,提高心肌、膈肌收缩力,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脑梗塞(ACI)及糖尿病(DM)患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德国FM4红细胞过滤仪,检测AMI、ACI及DM患者的RCD。结果:AMI、ACI及DM3组患者的RCD的最小余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斜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发病24小时内的RCD最小余量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的RCD的最小余量(P<0.01)。AMI组RCD最小余量与5.75s-1切变率的粘度呈正相关(r=0.350,P<0.05),与230s-1切变率的粘度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01)。结论:直接检测RCD的变化,对估测活动期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轻重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34MOF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测定,结果显示:MOF患者血清T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E2无明显变化,FSH及PRL高于对照组P<0.01。T含量随PaO2降低而减少,P<0.05-0.01,E2/T随PaO2降低而增大P<0.01。死亡组T含量低于存活组P<0.01,而E2,PRL含量及E2/T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器官衰竭引起机体死亡的多发顺序为:肾,胃肠,肺,心血管,脑,肝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脑血流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脑血流量(CBF)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75例正常人的BAEP及用133Xe吸入法测定CBF。结果:脑出血患者BAEP和CBF异常率分别为69.9%和63.9%,病情愈重则异常率愈高,脑出血量大者BAEP和CBF异常率高于出血量少者,P<0.05~0.01。脑出血患者BAEP主波潜伏期和波间期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0.01;BAEP异常患者CBF明显低于BAEP正常患者,P<0.05~0.01。结论:BAEP是评估脑出血患者脑干功能和脑血流量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