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持续高G对豚鼠前庭耳石器的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持续高G作用后是否会造成豚鼠耳石器的损伤,为航空航天活动中与此有关的问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5只豚鼠随机分为A、B、C3组(n=5),A组给予 10Gy5min的刺激后0.5h断头处死取双侧椭圆囊行扫描电镜观察。B组于 10Gy5min的刺激后24h处死取双侧椭圆囊行扫描电镜观察,C组为对照组,处死前观察各组豚鼠的行为及前庭躯体和前庭眼动反射,并记录其持续时间,凡有任何一项症状者记为阳性。扫描电镜主要观察其囊斑表面耳石、毛细胞等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0Gy作用5min后,8只豚鼠出现了耳石器受损的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头位震颤,头位偏斜,身体侧滚,转圈,自发眼震和眼位偏斜等,其中以头位震颤发生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所有阳性症状均在20min内消失,扫描电镜可见A组豚鼠的椭圆囊囊斑表面呈现两种性质的耳石改变;(1)耳石消失,代之以大量新生的耳石前体-球状物;(2)耳石的变化融合,表现为多个耳石失去正常多棱型结构,融合为大的整体,另外,还可见广泛的毛细胞纤毛粘连,倒伏。B组豚鼠的椭圆囊囊斑表现为耳石膜明显增厚,高倍镜下显示表面大量新生的不成熟耳石分布,耳石的形状表现为两端钝圆膨大,呈哑铃型。同样可见广泛的毛细胞纤毛粘连和倒伏,程度比A组的没有更大的改善。左右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豚鼠暴露于高G环境后可造成耳石器损害,但可较快地部分恢复,提示航空航天活动中,人体暴露于持续高G后有耳石器损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验证低G预适应对 Gz应激致心肌损伤的防护效应。方法 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n=14):A( 1Gz)组、B( 10Cz)组和C(低G预适应)组。B组实验条件为: 10Gz峰值暴露30s,5次/d(间隔 1Gz 1min),3(1/wk,共3wk;A组仅受 1Gz作用5min;C组在每日 10Cz暴露前约1h受 2Gz作用5min,其余处理同B组。于末次 Gz实验后次日断头处死大鼠,速取心脏离体观察左室收缩压的变化;另取心肌组织测定其内皮素与前列环素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心肌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心肌内皮素含量显著升高;而低G预适应使 10Gz应激大鼠左室收缩压明显增加,心肌内皮素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低G预适应对重复高G应激大鼠左室功能和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复+Gz暴露是否引起心肌组织儿茶酚胺类物质代谢异常以及低G预适应和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的防护作用. 方法 32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4组(n=8) A组(对照组),仅受到+1 Gz 作用5 min; B组(+Gz应激组), +10 Gz峰值暴露30 s/次,重复5次/d,间隔为+1 Gz 1 min, 3 d/wk, 共3 wk; C组(低G预适应组), +Gz应激条件同B组,但+10 Gz 暴露前1 h 受到+2 Gz 作用5 min;D组(TP防护组),+Gz应激条件同B组,但+10 Gz 暴露前1 h灌胃给予茶多酚200 mg/kg.于末次+Gz暴露的次日上午将各组大鼠断头处死,迅速摘取心脏置液氮冷藏,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结果与A组相比,B组心肌AD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NA,DA,5-HT含量无明显差别.与B组相比,C、D组心肌AD、5-HT含量明显降低,而D组DA水平显著升高.结论重复+10 Gz暴露引起大鼠心肌儿茶酚胺类物质代谢异常,主要是AD水平显著升高;低G预适应和天然抗氧化剂TP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复高+GZ暴露对大鼠心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防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重复高+Gz暴露后大鼠心肌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特点和低G预适应与茶多酚(TP)的防护效果。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10Gz组(B组);低G组仅受+1Gz作用;C组于+10Gz暴露前约1h受+2Gz作用5min;D组于前暴露前约1h灌胃给予TP(200mg/kg),而A、B、C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各组均于末次+Gz作用后次日处死大鼠,速取心脏制成冰冻切片,对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 aa3)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图象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B组ACP和SDH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Cyt aa3有下降趋势,各组间ATPase活性无差异;而低G预适应和TP对重复高+Gz暴露引起的酶活性下降具有保护作用。结论:重复高+Gz暴露可引起心肌溶酶体的标志酶ACP和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SDH活性降低,提示心肌组织氧化代谢功能下降;而低G预适应和天然抗氧化药物TP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G重复暴露对大鼠脑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低G重复暴露的预适应作用,来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以探讨预刺激的适宜强度。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4Gz重复暴露(+4Gz/3min,3次/d)1d、3d和5d组(每组25只),分别于暴露后6h、1d、2d、4d和6d处死取脑,做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实验组+4Gz/3min重复暴露后HSP70在皮层、海马、丘脑和丘脑下部等部位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时相特点。暴露后6h各部位均有轻中度的HSP70阳性反应,暴露后1d表达至峰值,2-3d后开始明显减弱。从表达部位看,HSP70阳性反应在顶叶皮层、梨状皮层和丘脑下部表达较强,丘脑次之,海马较弱。各组HSP70表达峰值呈均在暴露后1d,但暴露1d组2d后强度明显减弱,而暴露3-5d组在2d后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即除海马外,各脑区在暴露后第6天仍有较高的表达,均未恢复至正常对照水平。结论 多天低G重复暴露诱导的HSP70表达较1d重复暴露组的表达更强,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6.
+Gz重复暴露对大鼠脑胶质细胞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Gz重复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5只)、+4Gz锻炼组(15只)、+4Gz锻炼后再暴露于 10Gz组(15只)及单次+10Gz暴露组(5只)。各组暴露后2d处死取脑,做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4Gz/3min暴露1次、3次和5次后(两次之间间隔24h),GFAP阳性细胞数由少至多,以细小型为主;单次+10Gz暴露后,GFAP阳性反应较强,肥大型在梨状皮层和丘脑下部最多,在顶叶皮层和海马较少;+4Gz分别暴露1次、3次和5次后再暴露于+10Gz,肥大型在各脑区逐渐减少,在顶叶皮层和海马逐渐消失,代之以细小型。结论 低G值反复暴露后再暴露于高G值对脑的保护作用,与其能减少肥大、肿胀和损伤的GFAP阳性细胞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Gz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其对+Gz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 Gz重复暴露后,大鼠不同脑区HSP70表达强度和时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正加速度致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2Gz、 4Gz、 6Gz和 10Gz暴露组。分别在暴露后6h,10h,1d,2d,4d和6d处死取脑,观察HSP70和HSP70mRNA在鼠脑不同部位的表达以及脑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低G值( 2Gz)下,HSP70表达强度弱,持续时间短,但范围较广;高G值( 10Gz)下,表达仅局限在下丘脑部位,呈中等强度反应;中等强度G值( 4Gz和 6Gz)下,表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各组表达峰值均在暴露后1d左右,但暴露1次组2d后强度明显减弱,而暴露3-5次组在2d后仍然维持较高水平。不同 Gz暴露后HSP70mRNA的表达在分布上与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其表达高峰提前(10h),持续时间缩短。直接 10Gz/5min暴露后,在皮层、海马、丘脑等部位均可见到变性的神经元。而经过 4Gz/3min3次和5次预暴露再作 10Gz/5min暴露组,变性神经元的数目在顶叶皮层、梨状皮层、海马和丘脑下部等部位明显减少。结论: 4Gz和 6Gz诱导的HSP70表达比 2Gz和 10Gz诱导的HSP70表达强,持续时间也长。 4Gz/5min反复暴露3次和5次,再暴露于 10Gz/5min,其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轻于 10Gz/5min单次暴露。  相似文献   

8.
低+Gz重复暴露后对高+Gz致大鼠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低 Gz重复暴露后对高 Gz致脑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 10Gz/5min单次暴露组(5只)和 4Gz/3min暴露1次、3次和5次组(每组10只,每天暴露1次),分别于暴露后1d和6d再暴露于 10Gz/5min,于 10Gz暴露后3d处死取脑,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4Gz/3min锻炼1-5次,每天1次,大鼠脑组织未见病理性损伤。而 10Gz/5min单次暴露后,在皮层、海马、丘脑等部位均可见到变性的神经元,个别脑区出现神经细胞凝固性坏死。经过 4Gz/3min锻炼3次和5次后再暴露于 10Gz,变性神经元的数目在顶叶皮层、梨状皮层、海马和丘脑下部等部位明显减少。结论: 4Gz/3min反复锻炼3次和5次,再暴露于损伤强度的 10Gz/5min,其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轻于 10Gz/5min单次暴露。 Gz作用下在脑部同样存在缺血耐受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高剂量率照射(FLASH-RT)和常规照射(CONV-RT)对胶质瘤小鼠血浆代谢物的影响。方法胶质瘤模型雄性C57BL/6J小鼠21只, 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健康对照组(3只)、CONV-RT组(9只)和FLASH-RT组(9只)。CONV-RT组以0.4 Gy/s的剂量率对小鼠头部进行单次24 Gy照射, FLASH-RT组以60 Gy/s的剂量率对小鼠头部进行单次24 Gy照射, 健康对照组以相同条件给予0 Gy假照射。两照射组照射后1、3、7 d分别收集小鼠眼内眦静脉血并分离血浆。健康对照组于假照射后7 d收集小鼠眼内眦静脉血并分离血浆。采取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平台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胶质瘤小鼠血浆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胶质瘤小鼠受不同方式照射后, 血浆中代谢物均发生显著变化。FLASH-RT组和CONV-RT组3个时间点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筛选出12和5种差异代谢物, 照后1 d血浆代谢物差异最大, 照后3和7 d血浆代谢物差异减小。FLASH-RT组筛选出的花生四烯酸与异戊酸也存在于CONV-RT组中, 其余10种差异代谢物仅存在FLASH-RT组, 主要涉及能量代谢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 +Gy暴露对小鼠迷宫行为和脑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和营养干预的效果。 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经迷宫训练后分为对照组 (A组 )、+Gy组 (B组 )、+Gy营养干预组 (C组 ) ;A组不予 +Gy暴露 ;B组、C组均给予 + 1 0Gy暴露 8min ,B组暴露前 3h蒸馏水灌胃 ;C组实验前 1d给予强化VitB6 的饮水 ,暴露前 3h混合氨基酸液灌胃 ;3组动物均记录迷宫实验成绩 ,检测血清氨基酸f、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含量和γ 谷氨酰转移酶活性。结果 +Gy暴露后迷宫实验成绩下降 ,并有行为异常 ,脑内NE明显降低 ,其他单胺类递质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表明脑功能受影响 ;营养干预后迷宫行为改善 ,生化指标改变有所缓解。结论高 +Gy暴露会引起中枢递质相关的生化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并影响脑功能 ,营养干预对此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持续高+Gy对豚鼠耳石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持续高G刺激对耳石器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16只豚鼠在+3Gy、+10Gy和+18Gy持续刺激15min后,前庭囊斑感觉上皮细胞中c-fosmRNA和BMP1mRNA表达量的变化,并观察了高G刺激后动物的行为变化。结果三种刺激量均引起豚鼠姿势不稳,出现前庭功能不平衡的症状,并引起中耳腔出血;前庭囊斑感觉上皮中c-fos及BMP1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3Gy以上的高G刺激可引起豚鼠出现前庭功能不平衡症状,改变前庭囊斑感觉上皮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强次声波对豚鼠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强次声波对豚鼠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只豚鼠置于频率8Hz、强度为135dB SPL的次声声次中连续暴露90min。应用正弦摆动试验(SPT)记录技术定量评价强次声波暴露前后豚鼠前庭功能的变化。结果 强次声波暴露后不同时间正弦摆动诱发的豚鼠前庭性眼震的最大慢相速度(SPV)和频率较次声暴露前有轻微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观测终期,眼震SPV及频率(SPV)和频率较次声暴露前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动物前庭适应产生的神经生理基础。方法 采用胃电图波幅值作为观察植神经反应的指标,利用小剂量、多次重复的Coriolis加速度刺激,建立前庭适应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显微相对灰度分析方法,观察动物在产生前庭适应前后,以及前庭适应消退后,脑干前庭传出系统神经元细胞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胃电图波幅值变化的联系。结果 建模成功豚鼠受到运动刺激时,刺激前后的胃电图波幅相近。在前庭适应的豚鼠身上,其脑干前庭传出系统神经元内胆碱乙酰化酶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在前庭适应消退后,这种含量的差别消失。这表明在豚鼠出现适应性时此神经元对于前庭终器感觉细胞的抑制性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脑干前庭传出系统神经元可能通过降低前庭终器感觉细胞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发放的程度,参与了适应性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对顺铂诱导豚鼠耳蜗毛细胞中JNK、c-JUN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凋亡的机制。方法将60只听力正常的健康白毛红目豚鼠按照随机字数表法分为空白组与模型组,空白组豚鼠正常饲养,模型组豚鼠腹腔注射顺铂,诱导药物性耳聋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空白组及模型组分别随机分为两组,即空白对照组、空白+川芎嗪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空白+川芎嗪组、模型+川芎嗪组豚鼠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进行干预,2周后处死豚鼠,采用Western-blot法对各组豚鼠耳蜗组织中c-JUN、JNK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豚鼠耳蜗毛细胞排列整齐、均匀,无缺失及坏死细胞出现;模型组豚鼠耳蜗毛细胞变形明显,排列不均,溶解破坏的毛细胞较多。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川芎嗪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豚鼠耳蜗组织中c-JUN、JNK、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模型+川芎嗪组豚鼠耳蜗组织中c-JUN、JNK、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调控Caspase-3来抑制细胞凋亡途径,进而发挥其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 +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2 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1 0Gz/3min组和 + 1 0Gz/5min组 3组 ,每组 8只。 +Gz暴露大鼠分别进行 + 1 0Gz/3min或 5min暴露 ,记录 +Gz暴露后不同时间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在暴露后即刻、1d、2d、4d及 6d时 + 1 0Gz/5min组大鼠正确率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与 + 1 0Gz/3min组比较 ,在暴露后 1d、2d、4d及 6d时正确率亦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反应时亦均显著延长 (P <0 .0 1 ) ;中央格内停留时间在暴露后即刻较对照组和 + 1 0Gz/3min组显著延长 (P<0 .0 1 ) ;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 2d时较对照组和 + 1 0Gz/3min组显著变差 (P <0 .0 1 ) ;+ 1 0Gz/3min组大鼠反应时仅在暴露后即刻和 2d时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 <0 .0 1 )。结论 + 1 0Gz/3min暴露可引起大鼠暂时性记忆功能障碍和行为的改变 ,而 + 1 0Gz/5min暴露可引起大鼠严重的持续性记忆功能障碍和行为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Gz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 Gz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6Gz组和 10Gz组3组,每组8只。 Gz暴露大鼠分别进行 6Gz/3min和 10Gz/3min暴露,记录 Gz暴露后不同时间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10Gz组大鼠反应时在 Gz暴露后即刻和2d时显著延长(P<0.01),错误次数及错误时间在 Gz暴露后6h时显著增加(P<0.01),中央格内停留时间在 Gz暴露后即刻、6h和ld时显著延长(P<0.01),站立次数和跨格次数则在 Gz暴露后即刻和2d时显著减少(P<0.01);而 6Gz组大鼠仅站立次数在 Gz暴露后即刻和2d时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0Gz/3min暴露可引起暂时性大鼠记忆功能降低和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类神经生长因子β基因(human beta-nerve growth factor,hNGFβ)转染联合强化铁营养(fortified iron nutrition,FIN)防治豚鼠爆震性聋的可能性.方法 制作强脉冲噪声(172 dBSPL)致聋豚鼠模型35只,爆震后第7天,10只豚鼠经耳蜗底周鼓阶骨壁钻孔向外淋巴腔内导入腺病毒携带hNGFβ基因(adenovirus-mediated hNGFβ,Ad-hNGFβ)为基因组,10只豚鼠导入hNGFβ基因并进行强化铁营养为联合组,10只豚鼠经耳蜗底周鼓阶骨壁钻孔向外淋巴腔内导入人工外淋巴液(artificialperilymphatic fluid,APF)为APF组.5只豚鼠作正常对照组,不经暴露噪声,也不用药物治疗.测定爆震前及基因转染后豚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阈值.取材时间:基因导入后第1周及第4周实验组各取5只动物进行耳蜗取材,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检测Ad-hNGFβ蛋白表达并进行螺旋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 基因导入后第1周,可见Ad-hNGFβ在耳蜗内成功转染.耳蜗各回均有表达,强度基本相等;联合组豚鼠ABR反应阈恢复较基因组快,较APF组明显快;4周后,联合组豚鼠ABR反应阈完全恢复正常,基因组基本恢复正常,APF组未能恢复;联合组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数目多于基因组,两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细胞形态与正常相近.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hNGFβ基因联合强化铁营养能协同作用防治豚鼠爆震性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比格犬急性放射性肠病的损伤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犬急性放射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5只比格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0 Gy单独照射组(B组)、12 Gy单独照射组(C组)、14 Gy单独照射组(D组)、10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E组)、12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F组)及14 Gy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组(G组),每组5只。对比格犬腹部进行X线调强照射,观察单独照射、照射后干细胞治疗的比格犬的临床特点、肠镜表现、生存时间,并采用组织病理学评分对放射造成的肠损伤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比格犬肠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呈正相关。E、F组干细胞治疗后肠损伤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格犬生存时间与放射剂量呈负相关。F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E组与B组、G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放射剂量增大,比格犬急性放射性肠病加重,生存时间缩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12 Gy剂量的急性放射性肠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