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一侧髂动脉闭塞合并下肢动脉长段闭塞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一侧髂动脉同时合并下肢动脉长段闭塞的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间歇跛行距离小于50m或有静息痛者采用髂动脉支架或联合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2例.结果 行髂动脉病变段球囊扩张及内置支架术29例36枚支架,3例髂动脉介入治疗失败,行股浅动脉病变段支架置入3例,行股-腘动脉膝上血管旁路术13例,行膝下血管旁路术2例,3例髂动脉支架治疗失败者2例行股-股动脉耻骨上旁路术,1例放弃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随访3~36个月,3例患者因肿瘤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例股浅动脉支架1个月后闭塞,后因肢体严重缺血截肢.3例股-腘旁路血管闭塞,1例接受取栓手术好转,1例截肢,1例无静息痛间歇跛行距离大于50m应用药物治疗.结论 支架置入或联合血管旁路术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24条患肢)。24条患肢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其中12条患肢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14条患肢加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0.63 ±0.18与术前0.24±0.13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平均随访13个月(1~23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仅4例残余有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300~500m),其中3例术后3个月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跛行距离加大(>1 000m)。结论:髂动脉腔内介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手术方式灵活,尤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46例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及闭塞程度,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及杂交手术(血管腔内介入加内膜剥脱或取栓术及血管腔内治疗加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了解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杂交治疗组在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踝肱指数及通畅率等方面与传统外科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交手术治疗下肢多动脉硬化闭塞症,根据病变部位及程度,采用个体化治疗,手术并发症少,术后畅通率高。  相似文献   

4.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内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 d 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联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7例(19条肢体),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6±0.13),术前常规行血管彩超及CTA检查评价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19条,股深动脉成形11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2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3条,均获得成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ABI(0.64±0.17)(P<0.05,t检验),随访期间,4例残余间歇性跛行,3例术后3个月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多方法联合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股深动脉的病变范围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术前正确评价股深动脉的通畅程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复杂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多节段复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ASO多节段病变患者22例,行股总动脉切开动脉内膜切除或Fogarty导管取栓+PTA+STENT(逆行)+股腘旁路或股股旁路10例,切开股总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或动脉内膜切除术+PTA+STENT(顺行)7例,切开股总动脉行动脉内膜切除术同时逆行、顺行PTA+STENT5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静息踝肱指数由术前0.38升高0.61(P〈0.0001);运动后踝肱指数由术前0.30升至0.60(P〈0.0001)。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进行临床评估及彩超检查,1例11个月死于重症肺炎,2例再狭窄,1年通畅率90.5%(19/21)。结论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病变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安全、创伤小、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及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31例(36条患肢),行髂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33条患肢;股总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3条患肢,23条患肢行股一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12条患肢行股深动脉成形术,6条行原位的大隐静脉动脉化。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0.65±0.18)与术前(0.25±0.11)相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平均随访14个月(2~24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跛行距离加大(〉1000m)。结论:下肢动脉腔内介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大隐静脉动脉化等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65岁以上的人群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约为2%,病变多为长段,多节段及溃疡型斑块性病变[1].由于病变类型复杂多变,目前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于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应用手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多节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5例(36条患肢),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均获治疗成功,术后切口处皮下血肿2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远端栓塞及急性血栓形成病例的发生,随访2-12个月,出现再狭窄病例1例,经再次血管腔内治疗后好转。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甚为棘手。如何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是对血管外科医师的考验。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体会。1定义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意指非糖尿病或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严重的多节段、多平面的阻塞病变;踝收缩压≤667kPa或趾收缩压≤40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