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1985~1998年,共收治经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预防失败的破伤风7例。男5例,女2例。其中新生儿6例,3例老法接生,3例在农村卫生室接生。生后24h内均给TAT1500肌注。发病时间6天1例,7天4例,9天1例。另一例为3岁小儿,因脚外伤清创后当即组TAT肌注,于第8天发病。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症状如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及刺激引发痉挛,结合创伤史及发病时间,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77年1月~1983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破伤风56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56例中男47例,女9例;年龄5~82岁,一般外伤48例,冻伤4例,痣手术后1例,产后1例,烧伤2例;伤后距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27天,多数在5~18天;临床分型:轻型16例,中型23例,重型17例。治疗方法1.伤口的处理:彻底清创,开放伤口用双氧水纱条湿敷引流,每日换药一次,直至伤口愈合。2.破伤风抗毒血清(TAT)的应用:(1)TAT5~  相似文献   

3.
TAT是从动物 (牛或马 )血清中提炼而成的异种蛋白 ,对人体有抗原性 ,可导致过敏反应。一般外伤后都需常规注射TAT ,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但均没有关于注射破伤风后应留院观察多长时间的规定 ,病人经注射完毕全就马上离开。自 2 0 0 0 0 3~2 0 0 1 11,我院发现了 3例皮试阴性后 ,注射TAT 3 0min内发生过敏反应。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例 ,女 1例 ,年龄 2 .5~ 5岁 ,均为局部外伤 ,按外科常规处置伤口后 ,来注射室准备注射TAT。皮试后 2 0min观察皮丘无改变、无红晕、无伪足、无自觉症状、无局部痒感 ,判断过敏试…  相似文献   

4.
各种原因引起的开放性、出血性损伤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此类患者均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来进行预防和治疗破伤风。2016年1~2016年10月在我院急诊科行破伤风皮试患者368例,其中护士判定阳性296例,阳性率比照以前大幅度提高,故总结出现阳性率升高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笔者 1997年以来 ,以自拟解痉液配合西药治疗 4 0例破伤风患者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0例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天~ 6 8岁 ;病程 3天~ 1个月。其中小儿脐风 15例 ,成人破伤风 2 5例。治疗方法伤口处理 :双氧水冲洗伤口 (或脐部 ) ,局部消毒 ,伤口采用暴露疗法。中药 :入院后 ,口服或鼻饲我院自制解痉液 10 ml,每日 3次 (婴儿量酌减 1/ 3~ 1/ 2 ) ,直至出院。西药 :入院前 3天给予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10万单位、青霉素 80 0万单位加入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2 50 ml~ 50 0 ml静脉滴注 ,并对症给予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与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的使用比较。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急诊外科收治的开放性损伤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抽样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分成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注射组和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过敏反应的情况。结果:TIG注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于TAT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TAT的患者有较大几率出现不良反应,而采用TIG注射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极少,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更少之又少,对于患者的安全性非常有优势,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HumanTetanusImmunoglobulin ,HTI)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新制剂。我院急诊科 2 0 0 1年 3月— 2 0 0 4年 2月共临床使用 10 0 0例 ,并与同期使用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TAT) 30 0例比较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HTI组 10 0 0例 ,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我们在施行破伤风抗毒素 (简称TAT)过敏试验过程中 ,发现既往接受过TAT注射的病人的阳性率明显升高 ,有的甚至会发生全身反应。为此 ,我们对 68例注射TAT的病人作了具体的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本组 68例均为外伤后 1 2小时以内的患者。年龄均为 1 3~ 34岁之间 ,男 46例 ,女 2 2例 ;初次受试者 ,男 45例 ,女 2 3例 ,两次受试间隔时间为 5~ 1 8个月 ,伤情以刀割伤、挤压伤多见。2 .试验方法将 68例病人按初次和第二次受试分为两组 ,第一组为初次受试者 ,第二组为第二次受试者 ,两组皮试方法及判断标准完全相同 ,并在对…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应用TAT(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中,引起了1例过敏性休克,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儿,女,6岁,因摔倒,面部皮肤损伤来我院门诊治疗。医嘱为清创、TAT1500IU肌注,即刻皮试。患儿既往未用过TAT,给患儿做皮试后2分钟患儿诉脐周疼痛,立即出现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皮肤湿冷,意识丧失。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大小不等,大的有核桃大,小的有黄豆大,高出皮肤,边缘不清,压之退色,皮疹与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诊断为变态性休克、药疹。立即给患儿肌注0.1%盐酸肾上腺素0.5mL,并且吸氧,给予胸外心脏按摩及地塞米松5mg、非那根12.5mg肌…  相似文献   

10.
<正> 凡外伤病例,为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肌肉注射。TAT临床应用机会很多,但过敏反应发生率不高,致过敏性休克者更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TAT脱敏注射法致重度过敏休克病例。 患者,男,19岁,因手腕部摔伤于1995年8月16日下午2时来本院注射室肌注TAT1500~U,护士在未做皮试的情况下,即用脱敏注射法进行注射。注射完毕,患者未感不适。约10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慌、气急、胸闷、耳鸣,继而呕吐,意识丧失。被其父背回注射室,患者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口唇青紫,问话不答,测得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 138例中,男性97例,女性41例。年龄4~15天,发病最长者15天,最短4天。诊断标准:依据诸福常等主编的第四版《实用儿科学》新生儿破伤风临床表现,凡病史有旧法接生,消毒不严,患儿表现有哭吵不安,口不能张,吮乳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或发绀;刺激时有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等作为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1)止痉:安定开始为10mg 肌肉注射,每6小时1次。若仍不能止痉,临时再加用安定、苯巴比妥钠或氯丙嗪等药物。痉挛减轻后再逐渐减量,或改为口服。(2)破伤风抗毒素 TAT 2~3万 u,1次静脉滴注。(3)青霉素20万 u 肌肉注射,每  相似文献   

12.
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外伤病例常肌肉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TAT过敏反应较少,注射后立即引起高热者更少,本文报告1例。1病例介绍患者,男,9岁。因手指外伤于1996年7月12日中午来本院注射T、A、T。皮试阴性,注射后患儿感觉正常,约10分钟后患儿出现寒战高热,患儿面色潮红,浑身发烫.测体温达40.5℃,血压12/7kPa,考虑为TAT所致,给予物理降温,肌肉注射安痛定2ml、氟美松5mg,并留院观察,1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患儿无任何不适,2小时后无反应离院。2讨论T、A、T属动物血清制品,当进入人体可引起:①血…  相似文献   

13.
王坤 《新中医》2005,37(2):94-94
吴某,男,62岁,2004年10月10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因劳作不慎将竹条刺伤右手拇指,伤口未作处理。5天后突感恶寒,头痛,咀嚼困难。2天后牙关紧闭,面呈苦笑表情,稍有刺激即可诱发阵发性抽搐。急送上级某医院诊治,诊断为破伤风。经静滴破伤风血清抗毒素(TAT)、抗生素、镇静、抗惊厥药,补充能量及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症状仍未缓解,后行气管切开插管、胃插管鼻饲、导尿等综合治疗,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经10余天治疗,病情仍危重,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又名脐风 ,是破伤风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以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角弓反张为特征。笔者从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2 1例 ,疗效满意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2 8例作对比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2 1例中 ,男 18例 ,女 3例 ;年龄 :出生后 4天者 3例 ,5天者 1例 ,6天者 8例 ,7天者 7例 ,8天者1例 ,17天者 1例。对照组 2 8例中 ,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出生后 4天者 6例 ,5天者 4例 ,6天者 7例 ,7天者 8例 ,8天者 2例 ,10天者 1例。两组患儿均系旧法接生 ,其…  相似文献   

15.
我科1985~1995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患者63例;对63例患者全部进行小剂量TAT和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情况及体会简述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39例,女27例,年龄最小3天,最大26天,旧法接生56例,乡村接生员接生7例。潜伏期最短2天,最长25天,平均10.5天,2~10天者最多,共57例,占90.5%。苦笑貌55例,牙关紧闭53例,拒奶47例,面色发绀21例,烦躁哭闹45例,呼吸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阳性率较高,通过分析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阳性率的因素,为临床提供有效预防依据。方法:对182例急诊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同时使用3种剂量的皮试液进行观察。结果:原液组与稀释组TAT皮试液皮试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TAT皮试结果阳性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液组和稀释组TAT皮试结果患者有无注射史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避免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因素有利于降低皮试结果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多数医院门、急诊对开放性创伤的的处理,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已成为一项常规。2004年我科1例患者在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时发生了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皮肤消毒方法的改进对皮试判断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门、急诊需要行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的患者进行分组,总共3组,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教材上的方法使用75%酒精对皮试区域皮肤进行消毒后皮试。实验组1:使用75%酒精消毒皮肤后,用0.9%生理盐水再次擦拭皮肤表面后皮试。实验组2:直接用0.9%生理盐水擦拭皮肤表面后皮试。结果:对照组:皮试阳性例64例,阳性率32%,实验组1:阳性例26例,阳性率13%,实验组2:阳性例13例,阳性率6.5%,3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三种方法消毒后皮肤表面细菌培养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1TAT皮试结果受酒精影响,阳性率较高,而实验组2阳性率低,且操作更简单,无一例出现感染,能降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避免脱敏注射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及麻烦,显著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1989年5月~2000年6月,我院收治破伤风18例,其中重型10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有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5~61岁,平均36.8岁.都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下肢外伤3例,上肢外伤5例,颜面部外伤2例;都未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潜伏期3天者9例,5天者1例;7例症状于3天达高峰,3例4天达高峰;临床表现均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吞咽困难、呼吸窒息感、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高热多汗和心动过速等. 2治疗方法 伤口处理: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异物、碎骨等以祛除厌氧环境,但都必须在镇静剂、肌松剂、抗毒素、抗生素应用1~2小时后进行.抗毒素皮试阴性后,用10万u一次性静脉滴入,以后每隔6小时1500u肌注;对抗毒素过敏者用国产TIG3000Iu在3个不同部位肌注.  相似文献   

20.
自198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23例破伤风患者,经采用以中药为王适当配用西药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3例除一例属家庭病床外,其余均住院治疗.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11天1例,1~5岁5例,5~8岁4例,9~15岁6例,16~25岁3例,26岁以上4例。潜伏期7~10天5例,10~15天14例,16天以上4例;因中耳炎流脓引起1例,产后发病2例;小儿脐风2例;久疮引起1例,余皆因外伤。住院天数最长者32天,最短者12天。二、诊断标准:①有外伤史或感染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