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庆馀 《现代养生》2006,(11):17-18
“一阳初动即玄关,不必生疑不必难,正好临炉依口诀,自然有路透泥丸”。产药活子时至的一阳初动——阴跷跳动、玄关露象时的功象,紫阳真人曾有生动的描述:“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痒生毫窍,肢体如绵,心觉恍惚,阳物勃举,阳气通天,时至气化,药产(内药)神知。此乃真景,非譬喻也。”崔真人《入药镜)):“先天(之先天)气,后天(之先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相似文献   

2.
中医小知识     
卫气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它的运行.内而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既能温养脏腑,又有温润肌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重要功能。因为这种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特点.故叫“卫气”。  相似文献   

3.
何谓阴阳     
中医学的“阴”和“阳”代表着事物互相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就人体而言,背为阳,腹为阴!腰以上为阳,腰以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脏腑为阴;以组织结构对功能而言,则功能为阳,组织结构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机能活动为阳,营养物质为阴……等。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耳司听觉,主平衡”,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灵枢·口问篇》中说:“耳者宗脉之所聚”。由于全身各大脉络聚会于耳,使耳与全身各部及脏腑均有密切的联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常循经脉反映于耳;相反,耳发生病变,亦会循经脉波及所属脏腑。  相似文献   

5.
《长寿》2009,(9):13-13
中医认为.生命肌体内的“气”是保障肌体健康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中医中的“气”,就是生命肌体内存在的“能量”。当人体“能量”相对富足则散发.表现为“阳”之状态:“能量”相对亏欠则聚敛,表现为“阴”之状态。中医理论讲究阴阳平衡,人体就“气调血顺”,百病自祛。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由肺、脾、肾三脏气虚加之外邪侵犯鼻窍,肺失宣肃所致。肺主皮毛,肺气虚则体表不固,易受花粉等外邪异气侵袭;脾气虚则清阳不升,故鼻塞不利,加之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故鼻黏膜苍白、水肿而流清涕;肾气化功能失调,纳气不足,故喷嚏连连。  相似文献   

7.
中医小知识     
七损八益 《索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着重论述男女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生理过程,并以此与预防早衰相联系。历代注家对此解说不一。如:①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②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  相似文献   

8.
《长寿》2009,(6)
中医认为.生命机体内的“气”是保障机体健康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中医中的“气”,就是生命机体内存在的“能量”。当人体“能量”相对富足则散发,表现为“阳”之状态:“能量”相对亏欠则聚敛,表现为“阴”之状态。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平衡就“气调血顺”,百病自祛。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所讲的“风温”,简称温病,是指感受风热之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他所著《温热论》中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此症初起时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咽痛、口渴,皆为肺卫之证。如热邪不解、灼烧津液、痰热互结,能进而痰热壅肺,出现吐血、衄血、阴液枯竭、虚阳上脱症状。故“在表之初,用辛凉轻剂,务先安未受邪犯之地。”  双黄连方剂由金银花(双花)、连翘、黄芩三味中药组方,重用连翘作为君药。《本草经》称此药“气芳烈而性清凉,故凡气分之郁热,皆能己之”,有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清…  相似文献   

10.
东方 《药物与人》2009,(7):10-12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规律。夏季,天地之气使万物的生命充满了生长的动力,所以说,夏季养“长”(成长)。大家都知道,四季都可以养生,但其实质是不同的。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天养“生”不好,提供给夏天的条件差,夏“长”也会不足,夏天就容易发生寒性病变。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就是培养生命的动力和生命的热力。  相似文献   

11.
魏茂祥 《工企医刊》2014,27(4):950-951
笔者采用温胆汤加天麻、白术、泽泻、生龙牡水煎服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属于中医学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的眩晕63例,证见突发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苔白腻,脉弦滑者。其中治愈37例,好转26例。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一种十分痛苦的病症,属中医学中的“少阳头痛”和“头风证”的范畴。多由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而致清阳不升,或浊邪上犯,清窍失养,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疼痛部位多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闭目等症状,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相似文献   

13.
正立夏过后,温度渐升,雷雨增多。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认为,春夏交季,草木吐绿,天地气交,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的升高,人体阳气渐浮于表,腠理开而泄汗,若有起居不慎,吹风受凉,又易受风寒之邪的侵袭而使阳气遏阻不通。因此,春夏交季养生调理应以养阳气、健脾胃、祛湿浊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而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祖国医学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并指出“人客观存在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也就是说,要延年益寿,必须遵守客观规律的变化,而绝不应超越自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医诊治幼儿疾患,都认为小儿“肝常有余”,“心常有余”,和“脾常不足”、“阴常不足”之论,它对指导当今育儿保健和防治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谈起。从小儿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年龄越小越显著。阳常有余表现为生机旺盛,蒸蒸日上,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阳稚阴。这里的稚是幼弱的意思;阳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阴是反映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机能活动。稚阴稚阳就是说小儿无论在机体上还是机能方面都是稚弱幼小的,因此在病理上不仅发病容易,而且  相似文献   

16.
晓飞 《健康大视野》2009,(5):124-126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因而人的各种生理活动,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相适应。祖国医学非常注意环境、季节、气候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并指出“人客观存在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也就是说,要延年益寿,必须遵守客观规律的变化,而绝不应超越自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头痛是自我感觉到的一种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盖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脏腑经络气血皆上会于头,故无论外感或内伤都可通过经络气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头部。头痛一症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发于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8.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日,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别本作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日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相似文献   

19.
徐红 《大众医学》2014,(10):67-67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即“养阴培元”之效。中医睡眠是指:阴气盛则寐(入眼),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亥时(21点~23点)上床,争取在子时(23点~1点)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相似文献   

20.
核心提示 要利用夏季进行养生,养阳敛阴,顺应自然,避暑防寒,清暑化湿。 《内经》:“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人与天地相应”。夏季养生.也必然与夏季的气候特点和人体变化规律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