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讲秋季肺当令,意思是五脏中秋天主要由肺来负责。而燥是秋天的主气.秋天的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湿润,常常出现干燥气候,使人易患秋燥等多种疾病,肺脏首当其冲。《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段话可谓道出了秋天护肺的原则、原理和方法。其中不仅说明为什么秋天要护肺,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基本意思是说,秋  相似文献   

2.
孙洪文 《长寿》2006,(8):7-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就是说,在秋季三个月,秋风清肃,万物收藏,人的起居调摄应与气候相适应,才能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  相似文献   

3.
<正>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4.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李福章荐中国传统养生格言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7日立秋。立秋节气标志着气候将逐渐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立秋之后,人体代谢也会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养生方面,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根据中医理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相似文献   

7.
秋天,从阴历的7月立秋到9月立冬,阳历为9月至11月.这段时间里,我们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凉爽,天气秋高气爽.正如《黄帝内经》里描述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天带着肃杀之气,草木皆枯.此时,借着秋天渐长的阴气,就应该收心、安平内心,以顺应、减缓天肃杀收敛之象,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相似文献   

8.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黄帝内经》 俗语云:“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天的湿热积累了湿浊、毒素,使人抵抗力下降,秋气渐盛之际,接踵而至的冷空气,使一些胃肠道、呼吸道和以脑血管等疾病高发。为了安度秋季、以健康的身体迎接冬天,秋季养生被提上重要日程,“春捂秋冻”、“贴秋膘”、“滋阴补肺”……健康养生,这样做对吗?看看专家怎么说。  相似文献   

9.
正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相似文献   

10.
正秋季是一个由暑热转为寒凉的季节,气候多变,乍寒乍热。《内经》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中医学认为,燥为秋令主气,内应于肺,燥邪最易灼伤肺津,引起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等证,日久还可以化火耗阴,肺失滋润,可引起人悲忧的情绪变化,即常说的悲秋。那么秋季应如何养肺呢?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养肺的方法。1.食疗润肺:中医认为,秋季干燥易伤津损肺,耗伤  相似文献   

11.
<正>秋季气候多变,其本质在一个"凉"字。正是这种气温渐低的凉,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例如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病症。而且,秋天的气候常使人容易情绪波动,表现为忧郁乏力、失眠头晕、易激动等,所以才有"多事之秋"一说。养阴为首要任务《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秋季的三个月,阳气渐渐消退,阴气慢慢生长,属于阳消阴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白露起,秋渐凉,又闻芋头香. 夹起一块芋头放入嘴里,粉粉糯糯,让人"芋"罢不能. 秋补宜"食白",芋头当选 白露天,吃点白色的食品,正合中医四时养生之道—— 肺在五行中属金,与秋气相通,而白色入肺,秋日多食,可养肺气.  相似文献   

13.
李家柱 《长寿》2006,(8):10
传统医学认为,肺属金,主气司呼吸,与秋气相应。进入秋天之后,尤其要注意养肺。养肺有如下方法:喝水益肺秋季养肺的最简便一招是积极补充水分。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要及时补足这些损失,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吸汽湿  相似文献   

14.
秋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金黄色的田野,红黄绿相间的果国,漫山的红叶,碧绿的河水映照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入秋之后,天气逐渐凉爽干燥,一方面使人有"秋高气爽"的舒适感觉,一方面干燥的气候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生气",所以秋季养生的重点是保养肺脏和注意防护"燥邪"对人体的侵害。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肺气与秋天相通应。肺气在秋季最旺盛,此时肺的制约和收敛功效也最强盛,因此秋天是最宜养肺的季节。养护肺气可以从以下六方面进行。以气养肺: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清气和浊气在肺内进行交换,吸入气体的质量对肺的功能有很大影响。要想使肺保持清灵,首先要戒烟,避免  相似文献   

16.
季杰 《健康世界》2008,(8):54-56
秋三月,炎暑渐消,金风送爽,气候偏于干燥,且肺气当令,故在饮食方面多选择甘润性平的食物,以生津养肺,润燥护肤为主。另外,秋季人体肠胃内虚,抵抗力较弱,是胃肠疾病的多发季节,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虽然天气尚有余热,也不可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  相似文献   

17.
秋天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也会有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从饮食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哦。秋季饮食应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肝,使肝气郁结。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应当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银耳等。下面就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秋季美食吧!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医十分重视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调节生活规律,适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能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四时调摄包括饮食、起居、精神以及气功引导、药物按摩等多方面。一年四季,气候不同,饮食也需有所差异。《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之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金匮要略》也指出:“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其依据就是四时气候对人体脏腑  相似文献   

19.
唐诗云:“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千树落英,万花凋谢,紧接着就是严寒的冬天。要是在秋天能注意养生的话,不仅能够精神饱满地度过严寒的冬天,而且对健身防病也是大有裨益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天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这时天气已凉,风声劲急,地气清肃,众生收杀。应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此时还需收敛神气,使自己的身体与秋气相和平。不要让  相似文献   

20.
陈秀雯 《健康天地》2010,(11):54-55
<正>秋冬养生以肺为先中医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冬季就医时患者听到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咳,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于秋之后尤为常见,喉、咽也分别是肺的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袭击,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