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家庭健康》2012,(8):1-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慢性病确诊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的占居民总死亡构成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70%。由此,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  相似文献   

3.
1背景1.1慢性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宁波市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据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死亡的3.7万人中,肿瘤、循环系统病(主要为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成为慢性病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到总死亡的82%。宁波市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型期的膳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挑战和机遇并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周北凡 《营养学报》2004,26(4):241-24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2001年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和某些肿瘤等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5650万例死亡的60%,占全球疾病负担的46%。估计到2020年,慢性病负担将增加到57%。慢性病死亡的一半归因于心血管病,肥胖和糖尿病也呈增加趋势。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仅是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述4大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国内外流行现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对策略.方法 检索中外数据库,对4大慢性病的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与相关应对策略进行综述探讨.结果 2012全球总死亡人数5600万,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了全球总死亡人数的68%,4大类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55.7%,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3大死因,占总死亡的79.4%,远高于全球水平.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防治重点.应重视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照料,实现医养结合,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的慢性病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病已经对全世界人群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对 1998年全球疾病负担的估计 ,4 3%归结为慢性病所致 ,而中国已经达到了 6 0 %。慢性病是中国人群的主要死因 ,慢性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 82 .4 % 〔1〕。因此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应向慢性病防治做战略重点转移。1 农村慢性病防治必须以健康教育为重要手段1.1 慢性病是生活行为方式病 慢性病又称“富裕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肿瘤等 ,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主要包括吸烟、酗酒、静坐生活方式、高脂、高盐饮食、超重和肥胖等。预防慢性…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慢性病患病情况日趋严重,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其疾病负担约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1]),慢性病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当前的健康寿命(即没有疾病和残疾困扰的健康年数)仅为66岁,比二十国集团一些主要成员国少10岁。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主要死亡杀手,占疾病负担的70%。每年全国死亡总人数约1030万,其中超过80%由慢性病所致。中国的四种主要慢性病为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和死因构成正在发生改变,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正日益严重地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1慢性病的流行现状近40年我国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持续上升。其中脑卒中死亡率位于世界第二位,胃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1996年全国死因统计城市人群主要慢性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癌、心脏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的60.31%,农村达44.53%[1…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已成人类沉重的负担我们国家现在慢性病的患病发病状况已经非常严重。按照卫生部2008年的统计,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0%,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3%。这个数据应该是有很大水分的,因为这个数据的来源是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1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我国老年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疾病负担,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政策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具有全国和省级代表性的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我国≥ 60岁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群慢性病疾病负担。结果 我国≥ 60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58.3%、19.4%和10.5%,75.8%的居民患≥ 1种慢性病,女性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增加。≥ 70岁居民伤残调整寿命年构成中,心脑血管疾病(39.11%)、癌症(15.40%)、COPD(10.48%)占前3位。结论 老年人群主要慢性病患病率高,3/4的人患≥ 1种慢性病,慢性病疾病负担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2.
空气污染导致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在内的健康风险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加速,空气污染物排放增加,与慢性病关联已成为研究热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病是我国主要的慢性病,其导致的死亡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86.6%,慢性病的防控特别是病因预防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综述了近期室内外空气污染与总死亡以及4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和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提出降低空气污染所致慢性病负担的建议,为我国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疾病。在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迅速上升。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1998年,全世界约60%的死亡和45%的疾病负担是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估计到2020年,因慢性病死亡将占全部死亡的75%。慢性病在当前主要是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心理疾病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通常为终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昆山市慢性病的流行现状与疾病负担,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昆山市1999年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与生命统计资料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对慢性病死亡情况进行PYLL及DALY分析。结果:该市城乡高血压患病分别高达28.93%和22.40%,是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死亡构成占全死因的71.79%;1~70岁人群慢性病死亡造成19329个PYLL损失,占全死因PYLL的79.09%;推测慢性病死亡和伤残造成的DALY损失为6.6万个健康生命年。结论:慢性病造成了较为沉重的疾病负担,积极开展社区综合防治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报告称,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首要健康威胁,占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0%,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到68.6%。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持续上升,已占据死亡构成的首位,成为疾病负担和医疗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四川省现行慢性病防治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进行回顾和收集并分析它们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和促进,这将为制定四川省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常见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江苏省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针对全省慢性病高流行、高负担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省卫健委(原省卫生厅)及时调整疾病预防控  相似文献   

18.
<正>1健康教育在一级预防控制措施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慢性病是一种多因多果的综合性疾病,范围较广,涉及环境、食品、经济等多个领域,多个层次;患病数多,占国内人群全部死因的85%以上;花费多,占总疾病负担的63%以上。慢性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让广大群众了解慢性病的相关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保护环境,缓解精神压力,不仅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将为慢性病防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慢性病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侵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传染病的危险依然存在。与此同时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不能掉以轻心。艾滋病或性传播性疾病的教训已够深刻。因此 ,要保持对疾病谱组成的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继续加强对慢性病社区防制措施的研究。1 慢性病的形势简叙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趋增加 ,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已是目前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1] ,2 0 0 2年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死亡率的 5 8.5 %,共有 330 8万例死亡 ,其中 7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城乡心血…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支持下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第五届学术会议于 10月 15日在昆明召开。中华预防医学会张家喜副秘书长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处孔灵芝处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支持本届学术会议的召开。孔处长并为会议作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趋势及防治策略》的报告 ,报告综述了国内外最新资料和研究发展动向 ,说明全球慢性病流行呈发展趋势 ,特别在我国发展尤为迅速 ,2 0世纪 70年代中已成为我国城乡的主要健康问题 ,疾病负担愈来愈重 ,是今后我国主要疾病负担(2 0 2 0年可占疾病率的 5 8% )。 2 0 0 1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